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8:10:12

潘朝晖/文

研究古漢字,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東西叫作shu/su。

一、五穀有三shu/su一一黍粟菽

關于五穀,有多個版本,但“黍、粟、菽”位列先秦五穀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

特别說明三點:

一是個人認為“黍,水禾也”,也就是“水稻”。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3

二是個人認為“菽”是植物的地下可食部分,包括薯類、花生、蓮藕等。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4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5

“水生植物的土裡可食部分”用“淑”表意,所以采蓮女叫“淑女”,并被賦予了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行。

後來,“植物的地下可食部分”用“疏/蔬”來表意,“叔”則常用于“伯仲叔”的排序,“菽”則被誤為“豆類(大豆)”一一應該是“花生(古稱土豆)”引起的誤會。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6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7

三是“粟”是先秦的“稷”,即黃河流域的第一主糧。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8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9

二、漁獵和采集皆有shu/su一一樹鼠蘇

在人類早期直至原始農業時期,甚至說在種植業和養殖業不發達情況下,人們會依靠漁獵和采集來獲取或補充食物。

一是采集的食物:“尌”。

“尌”是“樹(樹)”的古字初文,表意的是“采摘植物的花葉放炊食器裡加工食用”。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0

後來,“采摘植物的花葉”的表意由“菜”來承擔了,而“尌(樹)”則變成了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樹木了。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1

二是狩獵的食物:“鼠”。

“鼠”,在甲骨文中已出現,其表意的是齧齒類動物和穴居動物。

許慎就認為是“鼠,穴蟲之總名”。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2

在生産力低下、勞動工具落後的情況下,先民們狩獵的對象不可能是大型或兇猛動物,隻能将目光投向田鼠、松鼠、野兔、黃鼠狼、獾、穿山甲、豪豬等穴居小動物。

甲骨文“鼠”中的幾個點表示的是木屑或土粒等。所以,甲骨文“鼠”并不是現在所理解的老鼠,而是泛指會打洞的穴居小動物。

也正是因為“鼠”是上古時期人類最重要的肉食來源,所以“鼠”才坐上了十二生肖的第一把交椅。而随着農業的發展,耕牛成了農耕文明的先民們最倚重的動物,所以“牛”坐上了十二生肖的第二把交椅。

三是漁獲的食物:“蘇”。

關于“蘇(蘇)”,現在主要有三個意思:

地名一一江蘇、蘇州等;

姓氏,蘇姓;

複活,蘇醒,所以“甦”是其異體字。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3

其實,“蘇”最遲見于春秋早期金文,從“草”從“魚”(注意:甲金文中有些象“木”的其實也是“草”),本是“草魚”,後來異訛化成了“草禾魚”。

“蘇”的本義就是“草魚”,但不是現在認知的草魚,而是泛指“底栖的草食性魚類”(當然也包括現在所指的草魚)。

因為很多底栖魚在幹旱缺水或水溫較低的情況下會進入休眠或半休眠狀态,時間或長或短,等時機到了又會“複活”一一這就是“蘇醒”的由來。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4

可惜,現在的“蘇”好象和“魚”沒有一點關系了。

三、烹煮食物也叫shu/su一一熟書庶

一是“孰(熟)”。

“孰”是“一個人伸手在操作着炊具食器(享)”,後來底下加“灬(火)”強調了用火烹煮食物。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5

二是“書(書)”。

“書”最遲見于西周中期的金文,從“聿”從“者”。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6

“者”在商代晚期金文中已出現,是“煮”的古字初文,表意“炊具裡的食物”。到底是什麼食物?個人感覺不出來,應該是“大雜燴”。後來在“者”下添把“灬(火)”強調“烹煮”。

而“聿”在甲骨文中已出現,是“手持棍”之形。

所以,“書(書)”的本義并非“書寫”,而是“手持棍狀物攪拌烹煮中的食物”。

三是“庶”。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7

“庶”在甲骨文中已出現,從“石”從“火”。

“庶”有兩個讀音:zhu4和shu4。

于省吾先生将甲骨文“庶”釋為“煮”的古字,這值得商榷,因為“者”在商代晚期金文中已出現。

甲骨文“庶”中的“石”是無口的,其表意的是“穴居之所燒着火堆”,火在早期人類眼中是非常神聖的,照明、取暖、驅獸、熟食……所以,通常在群居的洞穴中一直燒着火。

甲骨文“庶”應是“住”的古字初文,念zhu4。一個洞穴往往群居着很多人,甚至可能是一個氏族,所以“庶”引申出“衆多”之意,後來又進一步引申為“民衆、百姓”,此時的“庶”已隐含有“普通(身份平凡甚至低賤)”,這應是“庶人”、“庶子”的内涵。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8

而到了金文“庶”,“石”已帶口,整個看起來确實象“在居所内架鍋燒火煮飯”。此時應該念shu4。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19

四、嬰兒的食物仍是shu/su一一蜀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0

“蜀”在甲骨文中已出現。

傳統觀點認為甲骨文“蜀”的字形像有大眼睛的蟲子,本義指蛾蝶類的幼蟲,是“蠋”的古字。

許慎認為“蜀,葵中蠶”,《爾雅》釋“葵,桑也”。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1

個人認為是大錯特錯。華夏先民在取族名或地名時,幾乎都與“生存”有關,特别是生殖繁衍、生殖崇拜。

在甲金文中有不少“乳”被誤認為“目”的現象。

比如:“相”。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2

再比如:“瞏/睘”。

衣中不可能包裹着目和口,隻可能包裹着乳和厶。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3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4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5

正是基于同樣理由,我大膽斷定“蜀”中之“目”應該是“乳”。

甲骨文“蜀”是從“見”從“蟲”。

“蜀”中之“見”是以“乳”為頭的人。“見”是典型的誤“乳”為“目”發展到今天的,其實它是搶了“頁”的位置。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6

舉個例子一一“親”,從“辛”從“見”,很多人并不明白怎麼“辛 見”就親密無間了?

因為“辛”是女人分娩,“見”是有乳的女人,所以“親”的本義是“一奶同胞”,能不親近?

(注意:是“辛 見”,不是“親 見”)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7

而“蜀”中之“蟲”是嬰兒。軟綿綿的襁褓嬰兒是不是很有蟲樣?而且在華夏先民眼中人就是“蟲”一一“倮蟲”。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8

所以,甲骨文“蜀”是“嬰兒吃奶”之範式,也是“女人哺乳”之形象。這應該更符合華夏先民取“族名”的初衷一一與生殖繁衍有關。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29

另外舉個相關字佐證一一“屬(屬)”。

“屬”的古字是“屬”,從“屍(人)”從“蜀”,本義應該是“一奶同胞的人”,後來擴展引申為“同一家族的人”一一親屬,甚至“同一單位的人”一一部屬。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30

這是今天的閑扯。

感謝道友留言,學習了

遠古的古蜀先民吃什麼(華夏先民很喜歡将與吃相關的叫作shu)31

圖片均自網絡,侵删,特别感謝《漢典》

本文原創,歡迎轉載注明:渣渣灰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