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1、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2、如果你因為發現人類社會是如此的不盡如意,而感到自己更加适合遁入孤獨,那麼你就是一個不能長期忍受孤獨的沉悶壓抑的人,尤其在你年輕的時候。對此,我建議你養成這樣的習慣:把部分孤獨帶入社會交往中,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不要立即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過在意别人所說的話;勿對别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是道德還是才智上;對于他人的看法,應加強鍛煉自己無動于衷的冷漠态度和感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品質的一個最切實可靠的方法。假如,你做到了這些,那麼即使你生活在衆人當中,也不會與他人有過多的聯系和交往:你和他們的關系将是純粹客觀的。這一預防措施将使你與社會保持必要的距離,不至于離得太近,而且也能保護你與社會保持必要的距離。
3、孤獨是困苦的;但可不要變得庸俗;因為這樣,你就會發現到處都是一片沙漠。
4、人生如棋,我們走棋的路線取決于對手的走向。
《人生的智慧》
1、我們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聲亦複如此。
2、人們最終所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的事物,隻不過是一些在本質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罷了。
3、一個具有深遠和高貴思想的人不應該允許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瑣事和低級煩惱所占據,以緻無法進行深遠、高貴的思考,因為這樣做确實是“為了生活而毀壞了生活的目的”。·我們關心的隻是如何使一個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質所允許的方式發揮他的本性,既不應該希望改變、也不可以幹脆譴責别人的本性。·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築在孤獨的高處。
4、閑暇是人生的精華,除此之外,人的整個一生就隻是辛苦和勞作而已。……凡夫俗子隻關心如何打發時間,而略具才華的人卻考慮如何利用時間。頭腦思想狹隘的人容易受到無聊的侵襲,其原因就是他們的智力純粹服務于他們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5、人,就像寒冬裡的刺猬,靠得太近會痛,離得太遠會冷。
6、朋友都說自己是真誠的,其實,敵人才是真誠的。所以,我們應該把敵人的抨擊、指責作為苦口良藥,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難之交真的那麼稀有嗎?恰恰相反,我們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開始患難了,就向我們借錢了。
7、我們無論要做或者不做什麼事情,我們首要考慮的幾乎就是别人的看法。隻要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我們所經曆過的擔憂和害怕,半數以上來自這方面的憂慮。它是我們那容易受傷的自尊心——因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虛榮、自負、炫耀、排場的基礎。
8、“不愛也不恨”包含了全部世俗智慧的一半;“不要說話也不要相信”則包含了另一半的人生智慧。
9、一個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就是一個做事從來不會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動的人。
10、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們就像月亮和駝背人————總是露出其中的一面。
11、一個愉快的人總有他高興愉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誰經常笑,誰就是幸福的;誰經常哭,誰就是痛苦不幸的。我們的幸福取決于我們的愉快情緒,而愉快情緒又取決于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
12、檢驗一個人是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除了某些需要得到他的确切幫助和作出一定犧牲的情形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他聽到你剛發生不幸時所表現的狀态。在這一刹那,他的臉上要麼顯示出一種真心的、不含雜質的悲哀,要麼就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或者,他會流露出某種别樣的神情,後兩者都證實了拉勞士福古的那句名言“哪怕是最好的朋友發生的不幸,我們也總會找到令我們高興的某些東西。”在類似這種時候,一般我們稱之為朋友的人甚至掩飾不住臉上的一絲滿意的笑容。沒有什麼比告訴别人我們剛剛遭受了一樁巨大的不幸,或者向别人毫無保留地透露出自己的某些弱點,更能确切地使别人心情愉快了。人性在此得到了多好的诠釋啊
13、如果不想痛苦,最可靠的方法是對幸福不抱期望。
《叔本華人生哲學》
1、炫耀自己的才華,賣弄自己的精明,隻不過旁敲側擊地嘲笑别人愚鈍和無能。
2、如果一個年輕人很早就洞察人事,擅長于與人應接、打交道,這可是一個糟糕的迹象,它預示這個人屬于平庸之輩。
3、對自己适時的小小約束會在以後的日子裡避免了許多外在的桎梏。自我約束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與此相比,來自外在的約束卻是嚴峻和殘忍的,沒有絲毫的憐憫之情。
4、人性中最壞的特點是對别人的不幸遭遇幸災樂禍,這是一種非常接近殘忍的感情。幸災樂禍所帶來的笑罵,簡直是來自地獄的笑聲。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2、想一個自己從未深入思考的問題是危險的,我們讀書是别人替我們思考,我們不過是在重複作者的精神過程而已。所以一個人如果整日讀書,他将逐漸失去思考能力。
《美學随筆》
1、能否獨立地思考,并不是由我們的意願所決定的。我們可以随時坐下來閱讀,但卻不可以随時坐下來思考。也就是說,思想就像客人一樣:我們并不可以随心所欲傳喚他們,而隻能靜候他們的光臨。當外在的機會、内在的情緒和精神的集中程度巧妙、和諧地結合在一起以後,對某一事物的思考才能自動展開。
微課推薦
01 20位哲學家醍醐灌頂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學習哲學,并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将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裡士多德、叔本華、尼采、加缪、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學史的智慧課程
這門課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書式的哲學導論直接扔給你,而是精心地把艱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動的故事和輕松的講述,用一整年的時間,通過104堂課程,帶你一點點了解漫長的哲學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講人會為你解析《存在與時間》《理想國》《沉思錄》《會飲篇》等20本經典哲學著作的精華内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哲學、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德意志古典哲學、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内容。
03 100 部文藝作品的哲思與啟示
每堂課程開始,主講人都會以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或一首樂曲切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從鮮活的感情經驗和體悟出發,再上升到哲學性的疑問和反思,讓聽衆更輕松地打開哲學思考大門。
另一方面,好的文藝作品除了娛樂的功能,背後還包含着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藝作品背後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