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窩堡湖周圍,白鹭、灰鶴等鳥類悠閑地覓食。自2017年起,柴窩堡湖成為大量鳥類的栖息地,可觀測到的就有上千隻。 (圖片由達坂城區委宣傳部提供)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賈夢妍)宋朝詩人徐元傑有詩雲:花開紅樹亂莺啼,草長平湖白鹭飛。以此來形容春季的柴窩堡湖一點不為過。
據監測,柴窩堡湖湖水面積已達19.15平方公裡,同比增加了2.49平方公裡,引來成百上千隻鳥類栖息。
徜徉在濕地,貫穿于湖内及沿河兩岸的木棧道,蜿蜒曲折,延伸至遠方;風吹過蘆葦蕩,波光閃閃的湖面上,成群的白鹭時而碧波漫步、戲水嬉戲,時而展翅翺翔。
柴窩堡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夏琳淋說,生态環境逐步恢複後,柴窩堡湖迎來了灰鶴、白鹭、黑翅長腳鹬、反嘴鹬、鳳頭麥雞、白鹡鸰等大量鳥類的回歸。尤其是春季,雪水融化,湖面寬闊,每天觀測到的鳥類達上千隻。
“這幾天,我僅肉眼就能看到上百隻的灰鶴和白鹭。”夏琳淋說,從2017年起,紅嘴鷗、綠頭鴨等鳥類便開始大量回歸,它們都喜歡栖息于開闊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淺水塘和沼澤地帶。
資料顯示,柴窩堡湖流域是烏魯木齊市五大流域之一,曾是我市周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首府涵養水源和生态調控之“腎”。上世紀90年代初,柴窩堡湖面積約30平方公裡,湖内有鯉魚、鲫魚等13種水産品。湖邊濕地近百平方公裡,栖息了多種野生動物,包括北山羊、黑鹳、大鸨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随着烏魯木齊城市用水量和湖區上遊農業灌溉用水的增加,柴窩堡湖補給水量銳減,湖面不斷萎縮,2014年降至0.2平方公裡。從2014年起,我市本着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通過采取限制采用地下水、退耕還濕、關停農用機井等措施,為柴窩堡湖讓出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夏琳淋說,保護柴窩堡湖是一項需要堅持不懈的工作,以保護為重點,豐富濕地公園生物物種多樣性和保持生态系統的平衡。
濕地被譽為“天然物種庫”,是水資源的“貯存庫”和“淨化器”,重要的“儲碳庫”和“吸碳器”,也是孕育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據新疆第二次濕地調查結果顯示,新疆濕地面積達394.82萬公頃,位居全國第五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