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第11卦,地天泰:泰。小往大來,吉,亨。
古語雲:否(pǐ)極泰來。這是芸芸衆生對生活的殘酷寄予的一種非常美好的希望。人生三災六難起起落落雖然看似是很平常的事。但是落在具體人的身上,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所謂,有一種痛叫别人無法理解的痛。
世間萬事,真的都能否極泰來麼?答案是未必!其實真正否極泰來的是事情是少數的,大多數的狀态是否極泰不來,最後郁郁而終。
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會相信否極泰來呢?那是因為凡是否極泰來的事情都會被人廣為傳頌,而“否極泰不來”的事情卻沒有人提起的。
這是統計學裡面的“樣本陷阱”,我們所掌握的樣本都是否極泰來,那麼按照邏輯思維,我們自然就得出否極泰來的結論。其實正常現象是如果否到極處,就滅亡了。大家看看那些消失的物種以及曆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就知道了。比如華南虎,比如匈奴。
所有留下了的事物都是沒有否到極處還有本錢翻身的事物。真的否到一無所有,唯一的命運就是消亡湮滅。
否極泰來是小概率事件,但是與之相反的“泰極必反”、“泰極否來”卻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易經》泰卦的卦辭很簡單:小的逐漸消失,大的逐漸來到。又吉祥又亨通。爽啊!泰卦真是太好了,小小的努力就能換來大大的收獲。《易經》中幾乎沒有如此好的卦了。
但是,處于泰卦之中我們真的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麼?答案是NO。
泰卦的确非常好,陰者衰而往,陽者盛而來,既吉祥又順利。乾剛健而情願居下,坤柔順而尊奉在上。這是作為高高在上的乾天的謙虛,願意下沉來溝通坤地的心意。
乾為天,可以理解為高高在上的國君,坤為地,可以理解為普普通通的百姓。國君心甘情願的來到百姓當中溝通和傾聽民意的時候,一切就“泰”了。
泰卦三陽爻在下,一路向上,氣勢恢宏,三陰爻在上,有逐漸會被三陽爻取締的勢頭,因此,《彖傳》說: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就是說君子得作風在成長,小人的作風在消退,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可是泰卦發展到最後一爻上六的時候,這一切就突然急轉直下了。
泰卦上六爻辭:城覆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象曰:城覆于隍,其命亂也。
我們先看看爻辭是什麼意思:城牆已經傾覆在幹涸的護城河裡了,不能再出兵作戰了。從自己的封地傳來命令,災禍正在發生。
泰卦前五爻都非常吉利,可是到了上六,泰卦要走完了,泰極必反,泰極否來了。
這說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曲線的,泰卦的巅峰是六五爻,從初九到泰極的六五一共經曆了五步,而由泰轉否隻用了上六一步。這說明一個道理,就是小往大來。
泰卦中的小往大來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小的努力可以獲得大的收獲;另外一個是小的細節積累到一定程度,能引發大的事件。
在泰卦格局中,往往因為太過順利,人們都會忽略小的征兆,而不再謹慎處世。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唐玄宗的開元盛世。
唐玄宗文治武功,一手打造了唐朝最輝煌的開元盛世,但是,也正因為太過輝煌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從廟堂到市井,都沉迷于享樂,軍備也跟着就荒廢了。
當安祿山率領6萬人馬發動叛亂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想到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居然有人會造反。所有人都驚慌失措了,幾乎沒有人去抵抗,就紛紛繳械投降了。
而且,連英明神武的唐玄宗剛剛聽到這件事的時候也是不相信的。一直到安祿山快打到長安了,唐玄宗才确信是安祿山造反了。
因為沒有抗擊的精兵良将,唐玄宗無奈倉皇逃出長安,一路跑向成都,希望用“難于上青天”的蜀道擋住安祿山的虎狼之師。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安祿山稱帝,建立大燕政權,從此輝煌的唐朝一落千丈,再也沒有雄起。
這是泰極必反的結果啊!
那麼處于泰卦格局,一定會出現泰極必反的現象,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避免呢?答案是無法完全避免,因為人性使然。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反省,不得意忘形,居安思危,還是能夠延長“泰”的時間,讓“否”晚一點來到。
我是劍寒,網文作家,詩人。每天和我一起讀點《易經》,你的人生将不再迷茫。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評論收藏關注轉發,您的每一個小小的支持,劍寒都深感榮幸。再次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