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
來源産地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及根。夏秋采集,切段,鮮用或曬幹用。 一般栽培10個月左右,即在夏末秋初7-8月采收全草及根,洗淨,陰幹。鮮用可随采随用。 生于田野、路邊、水溝邊草叢中或山坡濕草地。分布于全國各地(西藏除外)。别名水茛、毛建、毛建草、猴蒜、天灸、毛堇、自灸、鶴膝草、瞌睡草、老虎草、犬腳迹、老虎腳迹草、火筒青、野芹菜、辣子草、辣辣草、爛肺草、、三腳虎、 水芹 菜、撲地棕、翳子藥、一包針。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微苦,溫。有毒。利濕,消腫,止痛,退翳,截瘧,殺蟲。用于胃痛,黃疸,瘧疾,淋巴結結核,翼狀胬肉、角膜雲翳,滅蛆、殺孑孓。
《中藥大辭典》
味辛,溫,有毒。治瘧疾,黃疸,偏頭痛,胃痛,風濕關節痛,鶴膝風,癰腫,惡瘡,疥癬,牙痛,火眼。
《中華本草》
辛;溫;有毒。退黃;定喘;截瘧;鎮痛;消翳。主主治黃疸;哮喘;瘧疾;偏頭痛;牙痛;鶴膝風;風濕關節痛;目生翳膜;瘰疬;癰瘡腫毒
【歸經】肝;膽;心;胃經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搗敷患處或穴位,使局部發赤起泡時取去;或煎水洗。
胃痛 :
鮮品搗爛敷 胃 俞、腎俞等穴位,局部有灼熱感時棄去;
黃疸 :
外敷手臂三角肌下;
瘧疾 :
于發作前6小時敷大椎穴,局部有灼熱感時棄去,如發生水泡用 消毒 紗布覆蓋; 淋巴結結核 :敷局部;
翼狀胬肉、角膜雲翳 :
敷手腕脈門處,左眼敷右,右眼敷左,雙眼敷雙手,至起水泡止,然後挑破水泡,外敷 消炎 藥防止感染。
【注意】
本品有毒,一般不作内服。皮膚有破損及過敏者禁用,孕婦慎用。
【運用】①治黃疸:
鮮毛茛搗爛,團成丸(如黃豆大),縛臂上,夜即起泡,用針刺破,放出黃水。
②治偏頭痛:
毛茛鮮根,和食鹽少許杵爛,敷于患側太陽穴。敷法:将銅錢一個(或用厚紙剪成錢形亦可),隔住好肉,然後将藥放在錢孔上,外以布條紮護,約敷一小時左右,候起泡,即須取去,不可久敷,以免發生大水泡。
③治鶴膝風:
鮮毛茛根杵爛,如黃豆大一團,敷于膝眼(膝蓋下兩邊有窩陷處),待發生水泡,以消毒針刺破,放出黃水,再以清潔紗布覆之。
④治牙痛;
按照外治偏頭痛的方法,敷于經渠穴,右邊牙痛敷左手,左邊牙痛敷右手。又可以毛茛少許,含牙痛處。
⑤治眼生翳膜:毛茛鮮根揉碎,紗布包裹,塞鼻孔内,左眼塞右鼻,右眼塞左鼻。
⑥治火眼、紅眼睛:
毛茛一至二棵。取根加食鹽十餘粒,搗爛敷于手上内關穴。敷時先墊一銅錢,病右眼敷左手,病左眼敷右手,敷後用布包妥,待感灼痛起泡則去掉。水泡勿弄破,以消毒紗布覆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