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成語,一般指長期使用的、簡潔定型的短語或者小句。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語言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究其來源一般有:(1)曆史故事概括,如卧薪嘗膽;(2)寓言故事總結,如刻舟求劍;(3)古人或者古書名句,如外強中幹、舉一反三,等等,還有的則是近現代出現的詞彙,如百花齊放。
成語言簡而意赅,讀來朗朗上口,齒頰生香,運用得當,為文章增色不少。但其中很多由于年代久遠,雖然在用,但有時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孟子有言“知人論世”,我們學習運用成語,除了明了基本的用法,也應當對其出處及演化有所了解,以便誤用而贻笑大方。
正是基于此,近年來筆者工作之餘,以《左傳》《史記》等為藍本,陸陸續續寫了100多個成語故事,名之為《國學成語故事》,今天以專欄形式推出,以飨讀者。
需要一提的是,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而筆者隻淺嘗辄止,加之才疏學淺,謬誤難免,請各位讀者朋友海涵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謝謝啦。
國學成語故事(1)最會“罵人”的孔夫子之春秋筆法
國學成語,濃縮曆史精華;曲徑通幽,遇見不一樣的“中國”。
一直以來,在筆者個人制作的無名榜單上,從古至今最會“罵”人的有兩位先生,一位是“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的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另一位是“喜怒笑罵皆成文章”的魯迅先生。
鑒于相比較而言,魯迅先生的影響沒有孔老夫子大,而且其人性情有些古怪,有紹興師爺遺傳下的“刀筆吏”式的無情與刻薄,與儒家倡導的“溫良恭儉讓”有一定差距,所以我把他排在了第二位。當然啦,孔老夫子發火的時候,也頗有山東人的耿直,甚至會爆粗口。比如,他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當即罵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您瞧瞧,一個為人師表的老師竟然罵自己的學生為爛木頭、髒泥巴牆什麼的。這要在當下,估計宰予的父母早跑到學校找校長掐架了,說不定孔老師得下崗,學校得賠錢。
問題是,就是這樣傷人自尊的話,因為出自孔老師之口,也被後學恭恭敬敬刻進了儒家經典《論語》中。千百年來被無數的人一遍遍地誦讀、注釋,這就是能力,這就是水平,誰不服還真不行。
當然,如果孔老先生的水平僅止于此,恐怕就沒有後來世界級的影響力了。咱們這裡就以《春秋》為例說道說道。
日常生活中,我們誇人嘴巴厲害,叫“罵人不帶髒字”。我想,這一技巧的發明權非孔老夫子莫屬,其集大成的代表作,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到的傳世史書——《春秋》。
衆所周知,《春秋》一書用于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詞句都暗含褒貶之意,這就是後人所說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這方面的例子,在《春秋》中比比皆是,筆者這裡先賣個關子,留待後續的章節舉例說明。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和史家考證,孔子有感于當時周王朝式微,禮崩樂壞、諸侯争霸和生靈塗炭,為推行“仁政”之術,于是從55歲起,帶着弟子們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以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夙願。不料,這一走就是13年。其間,由于遭遇戰亂和權臣排擠等原因,老夫子不僅有饑寒交迫的經曆(《孔子家語•在厄》: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有幾次甚至差點喪命。而最令孔夫子傷心的是自己的政治主張得不到施行,年看自己年事已高,孔子歎口氣,終于走向回家的路。我想他此刻的心情,用費翔的一曲《故鄉的雲》可以準确描述,“我已是滿懷疲憊,眼裡是酸楚的淚……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
難能可貴的是,回家之後的孔子并沒有一蹶不振,為了避免自己政治理念等在後世湮沒無聞,孔夫子開始著書立說。
《史記•孔子世家》:“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從魯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寫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十二公。該書以魯國為記叙的中心,尊周王室為正統,參照了殷商的舊制,推而上承三代的法統(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言簡意赅)……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成語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醜日,73歲的孔子以布衣卒。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喪三年。
孔子死後,越來越多的君王逐漸發現了孔子及其思想的價值,以至于後來發展到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治階級在看到儒家思想在統禦萬民中的重要作用後,開始對孔子及其後人不吝封賞,孔家乃至有“富貴無頂,文章通天”之說。孔府楹聯:
上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富”少第一筆的“點”)
下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章”最後一筆上下貫通)
另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當年司馬遷為了收集第一手資料,曾經親身前往孔子的老家曲阜,參觀供奉孔老夫子的廟堂裡的車服禮器,親眼看到當地的儒生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司馬遷不由地流連忘返,久久不願意離去。
換句話說,早在司馬遷所在的西漢王朝,孔夫子的思想就已經被主流社會慢慢認可,不僅“學者宗之”,連天子王侯說“六藝”也以孔子為标準,孔子慢慢有了“聖人”的名号(“可謂至聖矣”)。
然而,所謂一人難趁百人意。在中國長期的曆史發展進程中,孔子及其所倡導的“仁政”等儒家思想也曾不止一次遭遇诋毀和批判等“厄運”。
當然,還有政治理念等不同而引起的批評。據史書記載,當年,齊景公一度被孔子的治國理政“方略”吸引,打算重用孔子,但被晏子一番話打消了念頭,緻使孔子不得不離開齊國。
晏子對景公說:“儒生能說會道,不能用律法來約束;倨傲且自以為是,不能任用為臣下;重視喪事,竭盡哀情,為了葬禮隆重甚至不惜傾家蕩産,到處遊說乞求官祿,不能用來治理國家。如今聖賢相繼下世,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也很久了。但孔子講究儀容服飾和詳定繁瑣的禮節,甚至刻意于快步行走等規矩,這些繁文缛節,幾代人學不完,一輩子也搞不清楚……恐怕并不是改變齊國風俗、引導百姓的好辦法”。
國學經典欣賞: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于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史記•孔子世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