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打春牛時間

打春牛時間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6 09:22:28

文|飛魚說史

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刍之,凡賓客之事,共其牢禮、積膳之牛,飨食、賓射,共其膳羞之牛,軍事,共其槁牛,喪事,共其奠牛。——《周禮·地官司徒》

說起“牛”,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對于“牛”的起源,不少人卻知之甚少。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可以證明普通牛的起源是原牛,在舊石器時代已經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被馴化,原牛的骨化石在歐洲,西亞、北非都有被發現,不過牛最初被馴化的地方,卻并不确切。

但多數學者認為,中亞地區最早馴化了牛,後來慢慢發展到了歐洲,亞洲和中國,而說到中國牛,其曆史也是相當久遠的。

打春牛時間(從民俗打春牛說起)1

木刻牛

現今在大同博物館就陳列着原牛頭骨,經相關專家鑒定距今已有7萬年的曆史了。

我國古代先人對于牛也是相當鐘愛,盡管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商朝,也隻有在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才會以牛作為祭品。

到了周朝,牛的地位更加重要,如開篇引用《周禮·地官司徒》中的記載,不僅說明了周朝時期已經有了專門負責飼養牛的官員,而且牛,已經成為了“周禮”的一部分,後來官府為了保護牛,甚至還一度出台了“禁屠令”。

不過說到牛的發展史,還必須要說說我國的民俗——打春牛,本篇飛魚就從民俗”打春牛“說起,聊聊人類與牛的”不解情緣“。

民俗“打春牛”的興起和發展。

(天子)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征鳥厲疾。——《禮記·月令》

打春牛,是中國古老的一種民俗,在西周時已經出現,冬月過去之後,周天子會帶領官府的官員,去郊外迎春,然後命令官員制作”土牛“,用來送走寒氣,《事物記原》中亦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

後來,這就慢慢發展成為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習俗,曆代沿襲,到了唐宋時期,最為盛行,此後也慢慢地也衍生出了”打春牛“習俗。

打春牛時間(從民俗打春牛說起)2

立春——“打春牛”活動

《國朝會要》記載:令立春前五日,都邑并造土牛耕夫犁具于大門外之東,是日黎明,有司為壇以祭先農,官吏各具彩杖,環擊牛者三,所以示勸耕之意。

意思是說,立春前五日,掌管農事的官員就把耕種用的工具搬出來,然後祭祀先人,官員在拿着彩杖,圍繞土牛轉圈并且擊打土牛三次,以此來鼓勵民衆要勤耕。

此外,土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後來就慢慢發展成為了”紙牛“,然後裡面放上五谷,用鞭子抽打,使谷物流出來,意味着來年”五谷豐登“,所以人們把立春之日,又習慣稱之為”打春“。

春秋戰國時期發展起來的中原”牛耕文化“。

百姓飽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惰者,豈為鳥獸哉?——《新序·刺奢》

根據上述引用可知,春秋末期開始出現了”牛耕“,這意味着耕作方式出現了重大變革,當然也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了當時的生産力,可以說正是牛耕和鐵農具的出現,促使了奴隸制度的崩盤。

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作為耕地的牛,其作用已經逐漸了脫離了“周禮”,而更加實用,根據《鹽鐵論·刑德》記載:(商鞅變法規定)盜馬者死,盜牛者加,這也就意味着牛的地位上升,已經成為了耕地必不可少的“主動力”。

打春牛時間(從民俗打春牛說起)3

牛耕田

到了漢朝,牛耕技術已經被普遍運用,與牛耕相關的農具也在不斷的發展改革,到了我國建國之後,實行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耕牛也是農戶家中的主要勞動力,直到大型器械的發展和應用,才慢慢取代了“牛”,不過牛耕在我國并沒有完全消失,一些地方至今還有牛耕。

牛耕自從出現一直到20世紀末的淡出,其曆史在中國農村延續了2000餘年,可以說“牛耕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牛,亦是我國農業曆史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少數民族的“牛文化”。

親死,選牛一頭或數頭,親戚朋友攜雞來祭,即繞牛而奠之,奠畢,屠牛分食而散。——《黔中苗乘》

牛耕是中原的“牛文化”,而少數民族亦有着自己的“牛文化”,正如上述《黔中苗乘》記載,則表明了牛依然是布依族的“民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春牛時間(從民俗打春牛說起)4

剪紙——牛耕田

此外,布依族依然保持着慰問耕牛的習俗,後來慢慢發展為固定的節日,也就是在農曆四月初八這天為牛賀歲,俗稱“獻牛王”,當然并不是隻有這一個少數民族有關于牛的節日,仡佬族有自己的“牛神節”,侗族也有自己的“洗牛節”。

兩河流域上的“牛文化”。

說完了中國的牛文化,我們不妨再把目光轉向兩河流域,兩河流域在人類文化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孕育了西方很大大帝國,兩河之間的平原又被古希臘人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這裡的古老文化,就和“牛”無法分割。

打春牛時間(從民俗打春牛說起)5

曾經亞述帝國的保護神——人頭牛身的“拉瑪蘇”

蘇美爾人很崇拜牛,史詩裡的英雄潔尓伽美什,就被比喻成一頭“高尚的野牛”,牛的形象在蘇美爾人的藝術品裡也是屢見不鮮,到了亞述帝國崛起之後,牛已經被神化了,成為了亞述人的保護神,随着古希臘文明的間斷,西方牛文化也出現過斷層,不過這并不影響西方牛文化的發展。

飛魚說:

從民俗“打春牛”說起,聊聊人類與牛的“不解情緣”,可以說牛是人類社會逐漸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不僅我國有着深厚的“牛文化”,在西方國家中,“牛”亦占據着相當重要的地位。

現在我們雖然很少看到牛的蹤影,但是關于牛的産品卻與我們息息相關,從牛奶到牛肉,從日常用品再到工藝用品,此外,牛還是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二的屬相,姓”牛“的人群亦不在少數,可以說,牛已經成為了現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春牛時間(從民俗打春牛說起)6

“牛”氣沖天

現在成語中,帶有”牛“的更是很多,比如說”牛氣沖天“,”目無全牛“、“九牛一毛”等等,當然還有一個“對牛彈琴”。

《理惑論》記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現在常用來比喻對不能理解的人白費口舌、力氣,由此可見,牛并不隻是一種牲畜那麼簡單,它背後代表的是一種濃厚的“文化”。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周禮》、《禮記》、《事物記原》、《新序》、《鹽鐵論》、《黔中苗乘》、《理惑論》等。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