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歐拉新款黑貓

歐拉新款黑貓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6-26 19:13:34

本内容來源于@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永遠的打工戰士

購買理由

很久以來都覺得缺一輛車了,家裡事情多,一輛車多少有點薅不轉。在疫情防控期間,沒有車寸步難行,好在那時候隻有我一人外出上班。但恢複正常後,這種需求又開始增加。最近單位搬了地方,離原來的地方多了一段城區堵車路,加劇了交通工具的稀缺度。再加上現在加班多,一加班就占着一個車,一占一整天接一整天。綜上考慮,一年多以前就在考察第二輛車的候選方案。因為在用的主力車是一輛30多萬的福特銳界7座四驅頂配,所以感覺花太多錢在這個第二輛車上并無太大必要。出于省錢的考慮,我一度考慮過買一輛汽油手動擋,我來開,把銳界讓給老婆開,但最後還是放棄了這種方案。

最後的候選條件為:1、自動擋;2、帶坡起輔助;3、價格不(太)貴在此期間,考慮過的車包括不限于以下:汽油車:polo、威馳、緻炫、飛度、長安cs35、科魯澤、福特福克斯、翼博新能源:歐拉黑貓(R1)、白貓、好貓、寶駿E100/300、五菱宏光miniev、零跑T03、哪吒V5選汽油車有以下好處:1、較為成熟;2、賣二手殘值率高;3、使用方便,直接加油,停車的地方也不必考慮充電;壞處:1、環保大形勢,導緻各種限制;2、使用成本,後期成本;3、有購置稅,在這個價位的車中間,幾千近萬的購置稅,足矣影響車子的落地代價和性價比。選電車有以下好處:1、用起來超級便宜,後期保養省心;2、國家各種政策支持引導,不限号、購置稅減免等壞處:1、買起來略貴;2、很多品牌是新生的,不知活得了多久;3、充電樁的普及問題,自己安裝的麻煩,外出充電的補能速度,續航焦慮。綜合考慮後,主要是覺得長城的家大業大,不像其他造車新勢力那樣不靠譜,再加上本地有4S店,比較傾向于歐拉,但價格就一直不怎麼談得下來,談到後面反而比9月份試駕時優惠少了。11月7日下手搶到一張2000元優惠券,在本地4S下手了一輛歐拉黑貓351KM豪華版(珊瑚橙色)。豪華版官價79800,拼色要加1000就是80800。我本來對它随車的3.3kw充電機不怎麼滿意,想換成6.6kw的,再加1000,但現車難得等。那天問到有現車,我跑過去就拿下了。最後付款是80800-6000(官方優惠)-2000(雙11優惠券)=72800。如果買301km的最低配,則是69800-6000(官方優惠)-2000(雙11優惠券)-5000(國家下鄉補貼)=56800,又要便宜不少。考慮到安全性配置等因素,也有顔值、輪胎之類考慮,選了高配。

外觀展示

此處特别diss一下華為手機的自動P圖功能——我這mate30pro也不算差的機子了,多數時候自動P圖出來是比較讨人喜歡的,雖然明知道是照騙。但是這個手機拍我這個顔色的黑貓時,必然嚴重偏紅,光看照片會覺得這是個紅色的車子!實際上顔色與本文圖頭,和下面第一張比較符合,特此聲明。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

這是拿到手之後第二天照的吧,難得有太陽,顔色還比較正一些。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

11月7日走進4S店時拍的,都是剛到的新車,我提了左邊這輛。此圖看起來完全是個紅車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3

設為頭圖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4

辦手續時照的,我侄兒開車。其實這是一輛試駕車,跟我的車顔色一樣。此車外面看着小,内部空間着實大,很有幾個人進來看了後排後都爆粗口“靠,怎麼這麼寬”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5

儀表台……很簡單,主要功能都在那個平闆上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6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7

這個屁股一般吧,左邊的歐拉R1字樣說明了黑貓就是R1,改了個名字而已。裡面空間可以豎放2個20寸箱子。開口這麼高據說是為了提升小車身的安全性,否則被追尾了很糟糕。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8

因為是一隻身軀極短的小貓咪,所以在停車場堆滿的時候停在别的車面前也不太擋路……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9

買來後第一次充電,找到一個露天特來電充電站,發現充電的貨車蠻多的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0

很快上了綠牌,小區裡加買了一個車位,靠柱子,為裝充電樁做準備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1

前機艙,藍色的線是我新加的蝸牛喇叭線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2

再來一張機艙正面。中間寫着歐拉字樣的不是發動機……這是個充電機,類似于手機的快充頭。旁邊有個小電瓶,輸出12V的,吉祥物級存在,畢竟下面有33度的動力電池。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3

儀表盤,600km時照的。這個儀表盤很簡單,沒多少可看的。能看到電壓、電流、正反饋(用電還是充電)、裡程、能量輸出等級,沒了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4

這個平闆才是主要功能的集成處。包括空調都是在這裡開。這樣的雞賊之處是少了很多工業設計和走線的麻煩。用也還可以用吧,啟動的時候稍慢點。這是大概1000公裡的時候拍的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5

有奇怪的東西混了進來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6

箱子是自己買的,車友推薦某寶購買,圖案是老婆畫了發給商家噴的。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7

其實我這個地庫條件比戶外好得多,裸裝充電樁也沒啥(其實充電樁都防水,本身就可以露天裝,戶外也沒啥),但擔心鄰居手賤觸電……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8

裝好充電樁後第一次充電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19

鼻子按開就是充電口,左邊大口是國标直流快充,右邊是家用交流慢充。家裡用的充電樁都是慢充,除了蔚來和特斯拉有些特殊路線

使用感受

【關于充電】

把這個放在最前面說吧,這個對電車來說太重要了。再重複一遍:現階段而言,沒有家用充電樁的電車是不完整的,車主是造孽的。

先貼一段知識點:

一般人能安裝的(電動汽車)私人充電樁,都是220V市電低壓,32A電流,7kw功率以内,不需要額外注意什麼的。供電局那邊 也不會怎麼特殊對待。7kw充電樁的報裝對他們來說是太司空見慣的了,一般也不會有其他特殊的。黑貓這個車子的車載充電機則更是隻有3.3kw,也就是說拿7kw的充電樁都隻用得上一半的能力,理論上直接用一個16A空調插座都能對付。如果家裡有院子、一樓、老小區不怎麼管之類的,實際上拉一根16A延長線出來都可以搞定。380V和更高電流的比較罕見,好像特斯拉有更高功率的。這裡有個概念是車載充電機,可以這樣理解:普通手機(筆記本)配的快充,不是都要專門的快充頭麼?市電——快充頭——轉換成5V/9V/12V直流進入手機電池充電,功率從5W到100W不等。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則大得多,車載會有兩塊(部分)電池,一個小電池就象汽油車的電瓶一樣,供基本電路使用,額定電壓12V,所以電動汽車上也有12V點煙器輸出;還有一塊大的動力電池(組),那個一般滿載電壓達到380V。注意,這裡面無論是手機電池,還是電動汽車的大電瓶、小電瓶,裡面都是直流電。車載充電機,就相當于把一個“快充頭”模塊内置在了車上。當你外接交流慢充樁(家庭常用)時,它會把220V交流電轉化為車載動力電池能夠接受的電壓,這個電壓根據電量不同在變的,低的時候不到300V,高的時候超過380V——轉換過去充進車載動力電池組裡。這時候它起到的就是上面說的手機筆記本的快充頭作用,它的能力(功率)就相當于快充頭的快充能力,它基本上決定了充電的速度。當然,也受制于充電樁,但家用充電樁更多的是一個搭配、配合的關系。或者說,家用充電樁其實就是個帶一定智能控制功能的提供交流電的插座、通道,它根本不負責充電!而如果把車子弄到特來電、國家電網之類的公共收費快充樁那裡去,那個樁就跟家庭樁不是一回事了。家庭樁一般價格在800-2000元左右,就是個簡單的交流電插座 控制系統,功率一般7kw以内;而那些直流快充樁本身帶變電裝置,功率大得驚人,我身邊常見的用過的樁,支持從200V到750V,52kw到105kw功率,電流輕輕松松超過100A。據說比亞迪等還在開發1000V以上的更高标準。這種快充樁的價格一般在數萬元以上,也要占一定地方,更屬于高壓配電設備,不是誰都有資格有場地有條件建的。而且它輸出的是高壓直流電,它輸出的電就直接跟車載充電控制系統BMS通信,需要多少給多少,車載充電機就不去變它的了。以黑貓來說,交流慢充一般是220V,16A跑滿,3.3kw,在車上你能看到是330V、10A左右的充電狀态;而同樣這個車,跑到特來電的樁上插起,一定時期(跟溫度、電量什麼有關)能跑出380V、100A以上, 一個廣東車友提供過41kw的充電功率報告,我見過的最高穩定的是30kw。跟家用交流慢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

剛剛提到車的時候,我還有些三心二意,并沒有完全奠定裝個人充電樁的決心。因為總覺得麻煩——裝充電樁要相對固定,那就得再買車位——最後我還是又買了,好在本小區還比較便宜,車位比這個車便宜……汽油車在這一點就要簡單多了,随便停,租一個就是了。

開始也有過妄想,覺得可能安充電樁挺快,說不定在第一箱電(理論上續航351km)以内我就把充電樁安上了呢?結果自然是完全不行,跑外面充了20天,前後遇到了很多事,真是一言難盡。

一句話結論:黑貓這種帶快充的車,是具備“不裝私人充電樁也能混”的屬性的。但是混得不夠爽,有些時候想罵娘,但是的詳情後面再說。

黑貓(351km版)自帶33度電的動力電池,很容易算,标稱電耗不到10度/百公裡,所以算出來續航351km。依我在提車的時候的試驗,在城市運行狀态,這個續航水分不大,如果你能忍受慢悠悠的節奏甚至可以超過。冬天下面另說。

充電的時候呢,一般不會跑到0才去充,假設跑到20%去充,此時車身自帶電約7度,充26度電就滿了。如果按照35kw(我多次見到)的充電功率,理論上45分鐘充滿;如果按照41kw(廣東車友報告)的功率,38分鐘充滿。怎麼樣,感覺還可以接受吧?

但是,誰告訴你會一直按照這個功率充了?

稍微玩過手機充電的玩家就知道,不是這麼回事,又快有慢,最餓的時候都還不一定是最快的!其實電車本質上跟手機差别也不大,都是給锂電池充電,所以他們的充電特性什麼的,很多很相似。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0

這裡是我第一次在外充電的記錄。可見,剛開始功率不高,但在很短的時間内跑到了33-35kw的功率(已經讓我挺滿意了),充了10分鐘後又抽風掉了5分鐘功率,然後又回到較高功率充了一會,大概電量超過80%後,逐次出現功率斷崖式下降,繼續充滿的時間變得遙遙無期,于是果斷停止充電走人。

測過手機充電的,或者看過手機充電評測曲線的,會發現驚人地一緻。因此,在效率、安全各方面綜合考慮下,目前電動車的充電策略和宣傳口徑都是“半個小時到80%”。是的,半個小時它能給你保證到80%,因為前面充得快,但後面就不好講了。

而我發出來的這個充電圖,是我第一次充電,時間是11月9日下午,那個時候氣溫大約20度不到,很舒服的溫度,所以充電也挺舒服。後面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後面再講。簡單點總結就是:不是不能在外面的商業快充樁解決問題,但充電功率起伏不定時絕對讓人想打人,而且絕對不是你想象的走過去就是30kw頂級功率伺候起,看到7-10kw時你絕對目眦盡裂。有時原計劃沖20分鐘走人,會發現40分鐘都充不出個啥名堂來……總之,要想輕松惬意,老老實實裝自己的充電樁吧。隻有這樣才能在家休閑時,它給你默默補電,不浪費你的時間精力。同時,費用也會更低。

【安裝私人充電樁】

黑貓的低配301km是28.5度電(可能有出入,記憶中的),中高配351km是33度電,還有401km的版本是38度多,但很少見,這裡不多說了。

因為車載電量并不多(相比之下,很多20萬左右性能車是往50-70度電去的,蔚來甚至提供了100度電池),所以歐拉給出了2種私人充電樁配置方式:

1、随車快速充電器,直接插16A插頭。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1

就是地上這一坨了。因為買車的時候家裡沒充電樁,在辦買車手續的時候争分奪秒充到滿

直接插在家用空調挂機用的那個16A插座即可。實際電流還跑不滿16A,據人測試這個随車充的功率大概是2.8kw。我買車的4S店整天沒事幹就把這玩意插上,很簡單。如果家裡有院子,或者在一樓有門面、廠房、工地什麼的,這種解決方式是最簡單最沒成本的,任何稍微懂點電的人都能接。4平方甚至2.5平方的線都能打發,但一定要接地,不接地充不進去。實在不肯接地,某寶上還有接地寶這種玩意賣。這也是外出時的應急充電方式之一,有的人會随車配一根10-20米的16A延長線。不過話說回來,因為它充得太慢,隻适合晚上睡覺等情況下慢悠悠地充,外出還是盡量找快充樁吧……

2、交流充電樁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2

千呼萬喚終于裝到的充電樁。充電樁是歐拉送的,箱子是自己買的

歐拉送的充電樁是比較普遍的7kw的,理論上是220V32A,所以我配的是6平方線。但車載充電機隻有3.3kw輸入能力,導緻用交流慢充時,隻能用到充電樁一半能力。如果有比亞迪之類的車主到我的樁來充,就能充到7kw的功率,我這個黑貓隻吃得到一半。

理論上,買車之前我可以選擇加1000換成6.6kw的充電機。但現在已經買了,也沒看人換。當然,對家充來說,5小時充滿和10小時充滿區别不大。何況不會到真的油盡燈枯才去充,假如剩30%時去充,理論上充23度電進去就滿了。3.3kw需要7小時,6.6kw需要3個半小時,區别更小。黑貓之所以采用3.3kw的充電機,除了壓縮成本之外,估計也是根據攜帶電量,覺得用不着上到6-7kw充電機吧。如果是帶50kwh電池的車,就不一樣了。續航405的黑貓就用的6.6kw充電機,因為電池更大,同時也是個拉檔次的配置。

充電樁的安裝心得:

第一,國網充電樁的安裝流程,挺繁瑣的,不要錢。但可能正因為不要錢,所以又繁瑣又慢。根據我的經驗,國網充電樁的安裝大概要分5個環節,其中3個要上門。1、提交安裝申請。這個可以在網上國網app裡申請,我是直接到供電局交的資料。然後等,等了4天有人回話,又過了2天才進入第二步。2、上門踏勘安裝位置。這個曆時5分鐘左右,拉着物業打開相應強電箱就行了。3、上門安裝電表箱,從主幹線路裡分出線。這個又是另一波人來幹,也是拉着物業打開強電箱ok,幹了15分鐘左右。其實照我看,我一個人10分鐘内也能幹好。不就是打個電錘裝個箱子再接幾根線的事麼。4、上門安裝電表!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3/4這兩步不能合成一步來做,甚至2/3/4這三步合并都是完全沒問題的。這個環節的人還沒來,預報是下周。5、測試、通電、開卡(相當于獨立開一個用電戶頭,我們這裡電動汽車的戶頭是0.54元/度,不分時段)上述5個步驟,供電局差不多拖了我近2周時間……他們反正不着急,一批又一批地來,我有什麼辦法……

至此供電局就撒手不管了,下面怎麼安到自己車位上,怎麼接充電樁,自己想法。我目測了一下電表安裝位置到我的車位,拉飛線倒是容易,但如果要很規範地穿牆過路,大概要走50米……媽的……其實6平方的線也不怎麼貴,我看了下京東上15元/米也差不多是比較正的牌子了(六平方三芯軟線,如果50米也就700多,一般牌子四五百也行),但找人來安這個爬坡上坎的……其實安這個難度不在于接電,而在于走線。歐拉本身要送這個充電樁,但是不包安裝。各地政策都不一樣,我這裡的4S店提供安裝服務,1600元包30米線,超出部分40元一米。最後我還是找物業幫我拉的線。一是便宜得多,二是免去了物業可能的幹擾。在最後100米方面,物業起到的阻礙作用可不少,大家随時可以看到。

11月7日提車,11月30日終于把充電樁裝好,從此過上了悠閑充電的生活~~~家裡充不快,但對電池比較好,而且可以有效利用車輛停放不用的時間。這個時間在小區裡可沒人給你加油。

安充電樁的過程麻煩,但我感覺有點像我最早安adsl那個時代,電信局一點不稀罕,眼睛擡得多高,說要1980的初裝費。過了幾年跪着求着叫你安。我估計在過幾年這方面需求和任務一大,我的另一個車位他們都要求着我安。當然,電力設備有容量、安全性等問題,沒有電信弱電那麼簡單,但我對這個是持樂觀發展看法的。BTW,物管給我裝充電樁時安到了柱子背面,說是怕安在正面比較招搖的話有人手賤。

我覺得箱子還罷了,鎖着也沒人能怎麼樣,但第一次充電的時候愣是跑來一個小孩摸我的充電槍。旁邊的大人根本不管,根本不管!那時候外面正在下中雨,車子身上包括充電槍上是有不少水滴的,雖然按理說不會觸電,但是……反正這個人的意識,不行。

【費用】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3

報一個數據。關于耗電量的。11月7日提的車,11月30日才把自己的充電樁裝好,才開始吃飽飯。到12月8日,正好一個月時間,開了1345公裡,充電105.95元,折合每公裡7.88分錢。前20天都在外面充,雖然有各種打折,但電價比較貴。後20天,雖然有一半時間有0.54元的自家充電樁支持,但天氣又冷了,開了暖氣後續航下降,耗電上升。總的來講這個電費支出實在是沒啥可說的了。銳界在城裡開1345公裡怎麼也得花1000元出去吧。

說到這裡,前兩天有一個黑電動車的帖子挺出名的,轉一下:

冬天,我在電動汽車裡哆哆嗦嗦

裡面提到了很多電動車主在冬天裡的悲慘境地。我下面還要專門講冬天表現,這裡主要是涉及到費用問題,扯到裡面一個隐含的知識點,是油車和電車運行費用的一個巨大差異點,其實也是生活所迫。當然,如果生活不是那麼窘迫,買油車或電車本來就不是一個問題,嫌充電麻煩?自有供暖車庫,有專人伺候,需要操什麼心。

為什麼晚上11點開始有那麼車主跑去充電?以至于會耽誤睡覺的時間?之前幹什麼去了?目前國内私人充電樁的情況各不相同,四川是沒有階梯之分的,什麼時候都是0.54元/度,上海是有的,晚上是0.31元/度,這差别就不小了。你想象一下,你自己加5.4元/升的汽油,你的朋友就能加到3.1元/升的汽油,還會那麼淡定嗎?同樣是汽油,一點差别也沒的(實際上不同油站的汽油肯定有差别,但電這玩意嘛……)私人充電樁都有這麼大的差别,商業快充樁呢?那差别就大得海了去了。商業充電樁分兩塊收費,一是電費,二是服務費。電費好理解,有的地方是有階梯的,服務費是給充電樁企業的費用,很多時候是固定的。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4

以本地特來電的市政府充電樁為例,這個樁基本上是我看到價格最優惠的地方之一了。每晚23點到第二天早晨7點是最低價,0.91元/度,早晨上班那段時間和晚上19時以後那段(比較有空)的時間,為1.44元/度,差距不可謂不大。事實上還有不少樁比這個貴得多,我見過1.8元/度,全天統一價的,超過2元的也看到。我單位附近就有全天統一1.46元/度的,覺得貴所以從來沒去過。加油這種事,除了國家大調價之外,就隻有個别的站點優惠。我見過限時優惠1元/升的,很少,現在身邊一般是晚上優惠0.2-0.3元/升,相比5-6元/升的油價,變化不過是5%而已。當然加油站的這個時段優惠一般沒那麼死,基本上都是晚上6點或者8點就開始了,加優惠油的時間自由得多。即使如此,在出現國家大幅度調高油價的時候,你們去看,22-24點的時候加油站也排長龍,大家心裡都有把算盤。但總的來說,在絕大多數時候,油價是多少就是多少,車主能夠幹預的地方很少,隻能接受。但電價的時段階梯性卻非常明顯,從我上面貼的這個例子可看出,23點之後的價格,是傍晚峰時價格的63.2%,是下午平時價格的78%。你什麼時候加油能夠随便湊到這麼大的優惠?日積月累下來,這可不是一個小的數字。還有一個因素,電車比油車的運行費用是要低很多很多的,但這個“很多很多”也建立在電費的低廉上。如果你總是不管不顧地跑到電費最高(也是人最方便的時候)去充,那麼這種運行費用的“低”就會變得有限,對于有些耗電高的車型來說,說不定都會變得沒有意義。你想啊,私人充電樁差不多5毛錢一度(且不說3毛錢一度的階梯電),外面的商業樁低的時候9毛(接近2倍),高的時候2元(接近4倍)。以我的車為例,百公裡10度電的典型電耗,對應不同費用的充電價格,運行費用就從0.05元/公裡到0.2元/公裡不等,差别十分之大。這也是之前某人寫的評測裡認為油車隻比電車每公裡多花3毛錢的原因——此人并不擁有電車,隻是看着數據胡掰,拿比較低油耗的油車與較高電耗且較高電價的電車相比,自然非常沒有說服力。但這也說明,電車的運行費用随車主的使用、充電習慣,浮動是比較大的。本來在電車和油車的優劣之間徘徊的車主,自然心理上也會更傾向于選擇更便宜的電來充,以顯得當初自己愛得并不糊塗。我現在家裡裝了充電樁,等閑是不會到外面去充了。而且價格是全天統一,沒有階梯,所以什麼時候充費用上都一樣。對我來說,最方便的是下班的時候,下午6點或者8點(加班),回家就把充電槍插上,第二天去拔。但最近好像電力供應比較緊張,我這個時候為自己方便充呢,就會把負荷壓到高峰段上。雖然我個把車影響不大,但我還是決定自覺一點調峰,晚上11點再插上吧。

【駕駛感】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歐拉黑貓這款車,是一個A00級小車(内部空間大一些),适合城市通勤,絕非什麼性能車。它在性能、價格、續航幾方面的平衡是做得比較精确的。33度電要跑351km,在節能方面想了不少辦法,因此它絕對不是什麼性能車。跟那些百公裡4.7s的車比起來有很大差距。

但是,它依然是個電動車,所以在城市道路起步階段,動力表現依然比較令我滿意,而且絕對無極變速,平順得不能再平順,這一點比我的銳界表現還要輕盈和遊刃有餘得多。黑貓的輸出功率最高35kw……有時急加速時看到接近100A的輸出,那就是極限了。确實不是性能車,沒200多kw那種事,好在車子小,城市起步還行,好過大部分車。高速超過80之後動力是沒有油車那樣源源不斷的,當然也有軟件限制的緣故,速度超過80km/h後,表現開始不那麼好,因為耗電厲害了,廠家做了限制。合格證上寫着極速是102km/h,實際上能跑到106到107,然後就高不上去了。很多人看了後會想當然地覺得它不能跑高速,實際上不是的, 我最近跑過的很多地方,能穩定跑到120km的基本就沒有,107km隻能說差強人意,不是不能用。相比之下,高速度的耗電才是個更麻煩的問題。到了這種速度,續航裡程基本上會1:2的掉,跑100km,續航能掉200km。351km的續航,極限基本上就隻能跑170km。理論上如果開這個車去較遠的地方,路途中間每2個小時在服務區停下充電肯定是免不了的,其續航能力也注定了它決不适合1000km以上的長途自駕。但300-500km左右的生活圈,我覺得還是可以保證的,畢竟現在每個高速服務區都有充電樁,當然,會比油車操心很多。

因為電車的電池都在底盤上,所以它的表現也比較穩定。我買的這一款算是高配了,有主動刹車功能,中間預警了不少次,完全介入的目前還沒遇到。總的來說,駕駛感覺上讓人比較滿意,再加上使用費用幾乎等于不要錢,目前在城區代步,隻出一個車時已經成功讓原來的主力車銳界吃灰去了。

刹車略水,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續航和成本等控制,原車配的輪胎窄。301km的低配是165的胎,351km的是175的胎。有人換了185甚至205的胎,據說付出了續航下降的代價;二是電車要能量回收啊,為了續航,它刹車的時候優先用電動機反轉發電充能,回收動能的,以至于有車友發現跑了一兩萬公裡,刹車片還跟新的一樣。隻有急刹車的時候才主動介入刹車片,因此它的刹車表現不如銳界。我開慣了黑貓去開銳界,一刹車就點頭。

再說駕駛模式,這個車預制了标準和節能兩種駕駛模式,能量回收分了弱、中、強三個等級,還配了個單踏闆模式。單踏闆模式據說很高級,踩就走,松就刹(可以刹停),肯定從能量回收來說也是最經濟的,但我用了不習慣。目前長期使用的是标準模式 弱回收,這樣的話使用感覺基本上跟油車沒多少區别,而且堵車的時候還帶蠕動功能,就是刹車一擡就很低速地跟車走,這個功能居然好多電車沒有。雖然我這種選擇會更費電點,但反正就是5分錢跟7分錢的區别,不計較了。

【空間】

空間就不多說了,标準4座小車。但因為是原始電車設計,在有限的軸距下内部空間較為……驚人。這個靠嘴說真的沒法說的,有興趣的跑4S店找到車後排坐下一看就知。這車的空間表現,是接近很多軸距2.5-2.6的小型車、緊湊型車的。但後備箱就别想太多了,前機艙也短,畢竟沒發動機。

【冬季】

冬季是個很大的問題,在買車的時候,我沒想到會這麼糟糕。

上面轉帖的那篇黑電動車的文章,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認真看看。我看後的感覺是:大緻基本屬實,細節略有誇張,問題全部存在,角度和解決方案有多種。其中充電槍被别人拔了插在其他車子上……按照道理公用樁是拔不動的,真拔得動,拔了也不存在偷電的問題,拔了就斷電了,得重刷app。現階段,電動汽車确實必須有家充才安全和惬意。當然,如果單位有較好的停車條件和公用快充,沒有家充也差不多……有了家充還舍不得開暖風硬挺裡程的,都是傻缺吧。的确有那麼一些人,硬挺着裡程表活受罪的,我是受不了那樣。不外是每公裡5分錢和1毛錢的區别而已。

坦率說說個人的冬天感受。我這個車是三元锂電池的,按理說比磷酸鐵锂電池受氣溫影響要小得多。但從11月下旬降溫以來,表現真是……各方面都下降。這個問題對汽油車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因為汽油車随時都在浪費大量熱能,至少2/3,随便截一點浪費的熱能就把供暖保了,但電車要憑空燒。但在夏季,電車的空調表現是比油車好的,大概跟效率有關。油車得開着發動機在大量浪費的情況下保持發電和壓縮機運轉,電車就是直接供電,而且沒有廢熱。

一是續航掉得厲害,現在基本上是1:1.6左右的掉,既有電池活性下降的鍋,也有開空調熱風的鍋,因此這個351km續航的車,目前實際上在四川氣溫3-8度的情況下,極限續航最多到210km,掉了很多下來。理論上,使得我必須從過去的10天一充變成7天一充,差别也不太大。錢是要多花些,也多不了多少。

二是在外充電時間呈數倍且不可控地加長。低溫對沒有充電樁的車主來說,傷害就是成倍的!因為它會造成充電的速度也大幅度地下降!你原來指望10倍于慢充的功率,1/10于慢充的時間,結果變成跟慢充差不多,絕對會崩潰的。

不知有人遇到過我類似的情況沒。去年我入手一個ipad mini,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插上充電線充不進電去,明明顯示有充電符号,充了20個小時還幾乎是0。好在我家裡有usb電流表,接上後發現充電電流接近于0。後來找了好一陣解決方案,最後的方案是:把ipad放進被窩,開電熱毯烘10分鐘,好了。

北方的朋友可能會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梗可能隻有南方人,家裡沒有開空調習慣經常會處于10度以下,說話冒白氣的才會感受到。

前面說了,電動汽車和手機/ipad在充電方面沒有本質區别,它也怕冷。冷的時候充電功率會大減,我在降溫的途中跑特來電去充電,結果前面充得慢死,直到40分鐘蝸牛功率之後可能電池熱了一點,充電功率才起來了一些,也才15-20kw左右,比天暖和的時候差很多很多。這樣的話,在外面充電就要花更多更多的時間了,非常耽誤事。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5

這是比較冷的一次去充電的經曆,長時間處于7kw左右的慢充功率,到中間功率起來了也才15-20kw,比剛買車時差的多

因此,唯一的終極解決方案就是裝自己的充電樁,有效利用自己的空餘、垃圾、睡覺時間來充,别以跑到快充樁去充為日常解決方案,時間精力花費真受不了。從我目前的經曆看,在10度左右的地下停車場裡,慢充3.3kw的充電功率似乎沒有受到影響。

【與同類競品的比較】

買這車的定位很清楚:家庭第二輛車,不想多花錢,不需要走遠路,不需要多裝人。因此就在A00級小車裡選了。

奇瑞小螞蟻:單位有兩三輛,老婆嫌醜。我覺得太小。從車有群的反映看,好像覺得它的配置還可以。

五菱宏光miniev:我也考慮過幾次,老婆堅決嫌醜。還有就是拿到車後的感受,它那個120km、最高不超過170km的續航,還不能慢充,實在使得這個車被約束得太厲害了。縣級市以下好些,地級市以上,再加上溫度、行駛風格方面的折損……不一定夠一天用的!一旦遇到1:2掉續航的激烈駕駛,miniev就意味着可能隻能開50km(這還得是滿電狀态),而且開了這一段之後還要馬上有慢充可充,充10個小時以上才能補回來……這就把人捆死在家庭附近20-30km的半徑裡了,限制還是太大。

miniev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使用限制條件——基本上随時要插上電充滿,保持滿電狀态。一旦半電,真不知會是什麼結果。除非确定隻走幾公裡來回的接送娃買菜。以我現在上下班30km的狀況,都不敢用miniev。

後來還關注了一下冬季miniev表現,隻能說更加慘不忍睹吧。它那120-170km的續航打了折扣後是怎樣。而且170km續航的實際上已經比黑貓301km續航的便宜不了多少了,配置還差一大截,沒有快充簡直是太精準的操蛋産品定位了。

零跑T03:這玩意的中低配版都可以不看,高配版從配置來看比黑貓好不少,除了短一點。讓我比較欣賞的有三點:一是有個天窗(不能開),二是後排窗子可以升降,三是電池帶液冷控制,理論上冬天夏天都能更好滴處理溫度。但對這個牌子的信任程度不足,本地沒有4S店,最終沒選。

對了,這玩意号稱2020年9月份OTA下發L2級自動駕駛,我看車的時候很期待了一番。但從前兩天零跑車主的曬單看,目前都還在跳票沒有下發。

長安奔奔ev:車友群裡看到評價還不錯,說價格配置各方面不錯,但本地一輛都沒看到,不知為什麼。

【改裝(改色)】這個本沒必要專門拿出來說,不過我覺得長城現在也算找到了一條有意思的特色發展之路。既然科技什麼的追不到最先,那我就搞外觀嘛。什麼大狗、炮、坦克、貓咪……搞了一連串亂七八糟的動物家族車。從目前情況看,歐拉這個車系在蠢萌路線上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歐拉原來出了兩款車,一個是R1(現在的黑貓),第二個是IQ,是個高大長一些的轎車(接近suv),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葛優想買的就是IQ。但實際上IQ表現非常糟糕,基本上賣不出去,沒賣點啊!反而是R1(黑貓)銷量很高,R2(白貓)實在太需要審美水平了,對上眼的也覺得不錯。最近出的好貓漂亮很多,但貴了不少。總的來說,不求配置,隻求外形打動家庭話事者就行了。它的熱銷也證明了中國男性地位的可悲。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6

配圖一張

黑貓這個車被改裝、改色得特别多。廠家原生有一些顔色,很多人也不是太喜歡,拿來就改了。我開始也準備改,後來嫌麻煩,而且提了珊瑚橙的特别色,感覺還可以,目前就還沒改。

這裡直接貼一些改色成品吧,有網上的有我看見的: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7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8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29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30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31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32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33

歐拉新款黑貓(入手第一輛電動爹)34

總結

1、歐拉黑貓是一款不算太便宜,但綜合起來還可以的,家庭有第一輛油車後準備添置第二輛車時,10萬元以内小電車的不錯選擇。

2、空間不錯,駕駛起來也還不錯,使用費用極為低廉。配上個人充電樁後在城市裡所向披靡,絕對讓第一輛油車吃灰。

3、配色改裝空間巨大。

4、不足之處:廠家不一樣原罪。一是長城比較不一樣,早期版本完全不給遙控鑰匙,就叫你用手機裝app,藍牙控制開車鎖車發動車,但那個藍牙鑰匙要網絡和服務器都給力才好用,在沒網的地方,或者長城服務器抽風……現在新的21版是給了一把遙控鑰匙,一把機械鑰匙。我現在随身帶機械鑰匙,一般用手機解鎖,但也有忘記開app走到沒網的地下室裡抓瞎的時候。二是電動升窗鍵,設置在中央手刹前面!!!!以至于我和我老婆都在行車過程中誤拉(電子)手刹一次!三是後排窗戶不能全開,隻能打開個縫,負壓窗,但因為空調給力,再加上坐的人沒那麼多,目前還沒覺得第三個問題比較嚴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