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21日清晨的美國首都華盛頓,雨後涼爽怡人。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内通往熊貓館的路口,安然端坐着一座口嚼青竹的大熊貓雕像,頭戴小小藍色生日冠,颏下紅色“圍兜”上寫着:“‘小奇迹’8月21日滿一周歲,生日快樂!”
大熊貓母子享“周歲宴”
一年前的今日,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時,旅美大熊貓美香以當時22歲高齡,經人工授精順産生下雄性大熊貓“小奇迹”。這個使用中文拼音讀寫的名字,是世界各地十幾萬大熊貓粉絲通過網絡投票選出的。園方說,“小奇迹”的出生,給疫情中的世界帶來了歡樂。
8月21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小奇迹”(右)和媽媽“美香”一起享用水果冰蛋糕。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為給“小奇迹”慶祝一周歲生日,動物園營養科學部特地準備了水果冰蛋糕。給“小奇迹”特制的大蛋糕上面插着一根紅色蠟燭形狀的“1”,是葡萄蘋果汁稀釋後冰凍而成的,蛋糕上點綴着紅薯、蘋果、胡蘿蔔、梨、甘蔗和香蕉,還插了幾竿青翠鮮嫩的竹枝。相隔數米遠,離圈舍更近處,還有個略小一點的蛋糕,上面插着一個碩大的心形蘋果汁冰塊,是為“小奇迹”的媽媽美香準備的。
8月21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小奇迹”(前)和媽媽“美香”享用水果冰蛋糕,這個蛋糕上面插着一個碩大的心形蘋果汁冰塊,是為“小奇迹”的媽媽“美香”準備的。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小奇迹”剛出生時,體重介于85克至142克之間。12個月後,它已經長成一個肉滾滾、圓乎乎的小家夥,體重足有27.2公斤,健康又活潑,還不愛睡懶覺,大清早就跟随媽媽美香走出圈舍覓食。母子倆圍着生日蛋糕,專心緻志地大吃特吃。吃着吃着,媽媽美香忽然用嘴拱了拱兒子,“小奇迹”連打幾個滾,露出軟軟的肚皮。它渾身毛茸茸的,黑白分明,一舉一動憨态可掬。
8月21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小奇迹”(左)和媽媽“美香”享用水果冰蛋糕。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駐美大使視頻送祝福
新任中國駐美大使秦剛21日一大早就在線為“小奇迹”送去生日祝福。秦剛在祝福視頻中說,“小奇迹”在疫情中出生并茁壯成長,在艱難的時期給大家帶來驚喜和希望,為中美人民之間的交往又添了一抹亮色。他祝願“小奇迹”能夠“健康快樂成長,不斷續寫奇迹!”
動物園代理園長布蘭迪·史密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她看到了中國大使的祝福視頻,中美圍繞大熊貓項目展開合作,共同努力拯救這一曾經瀕危的物種,即便在疫情期間也不曾中斷。她介紹說,疫情期間,圍繞大熊貓繁育和照顧“小奇迹”等事宜,中美大熊貓團隊通過電子郵件、視頻電話等保持着密切交流。
美國遊客專程來慶生
動物園8時開園,專程來看“小奇迹”過生日的遊客立刻擠滿了熊貓館。他們有的身穿繪有大熊貓的T恤衫,有的戴着繪有大熊貓全家福的口罩,手裡舉着寫有“小奇迹生日快樂”字樣的團扇,孩子們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小奇迹”吃生日蛋糕的憨憨模樣,沉浸在驚喜和快樂中。
8月21日,遊客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拍攝大熊貓“小奇迹”。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在弗吉尼亞州一家私人企業工作的約蘭達·雷耶斯女士告訴新華社記者,她是旅美大熊貓的“鐵粉”,除了“小奇迹”,還見證過它的三位哥哥姐姐——已經回到中國的大熊貓泰山、寶寶和貝貝的出生與成長。她愛大熊貓的天真和頑皮,也因此對中國有一種特别的情感,期望将來有一天能到大熊貓的故鄉看一看。
從1972年開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就成為中國大熊貓的全球旅居地之一。據園方介紹,大熊貓館一直是動物園最受歡迎的館舍,而“小奇迹”出生後,也立刻成為動物園最耀眼的網絡明星。從它出生到現在,已有超過330萬網民收看了動物園的大熊貓網絡直播。
“小奇迹”周歲成長全紀錄
奇迹般的降生
當地時間2020年8月21日傍晚6時35分,大熊貓寶寶“小奇迹”在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出生。它是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成功繁育的第四隻大熊貓幼崽。生它時,大熊貓美香已經22歲高齡,人工授精成功的概率很小,美香因此成為中國以外年齡最大的大熊貓“産婦”。“小奇迹”降生時,正值新冠疫情肆虐,動物園也面臨防疫難題。因此,“小奇迹”的出生,在很多方面都被認為是一個令人心情振奮的“奇迹”,這也是為什麼動物園為它網絡票選名字時,“小奇迹”這一名字得票最高。
這張2020年8月21日拍攝的視頻截圖顯示的是旅美大熊貓“美香”與剛出生的幼崽在一起。新華社發(美國國家動物園供圖)
“小奇迹”剛落地,就被媽媽美香緊緊抱在懷裡。随着它一天天長大,飼養員為它寫下周記、月記,進行網絡直播。從它的第一聲啼叫,到身體上的黑白斑紋開始浮現,再到第一次邁出“腳步”和第一次見到天空飄落的雪花,“小奇迹”很多懵懵懂懂的“第一次”都帶給人們快樂。
滿月前初體檢:查健康,辨雌雄
沒錯,大熊貓也會做體檢。2020年9月19日,動物園的獸醫為“小奇迹”進行了第一次體檢,當時它離滿月還差幾天。獸醫們聆聽“小奇迹”的心髒和肺,觸摸它的胃,測試它的吸吮反射,挪動它的四肢以評估肌肉骨骼發育情況,還對“小奇迹”的臉頰進行快速DNA取樣,以分析确定它的性别。
原來,初生的大熊貓雄性和雌性幼崽看起來很相似,基因測試是鑒定其性别的最準确方法。這次體檢和DNA分析結果是:“小奇迹”是一隻健康又強壯的雄性大熊貓幼崽。
三個月蹒跚學步
四個月用嘴探索
九個月初見遊客
“小奇迹”邁出“第一步”,是在3個月零5天大的時候。當時,它在戶外栖息地玩耍,媽媽美香在圈舍裡睡覺。“小奇迹”忽然把四隻腳都放在身子下,搖搖晃晃地朝媽媽“走”去,雖然沒幾步就摔倒了,但這可是“小奇迹”邁出的珍貴的“第一步”!
這是2020年11月在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拍攝的大熊貓雄性幼崽“小奇迹”。新華社發(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供圖)
滿4個月的時候,小奇迹開始好奇地探索自己的栖息地,尤其喜歡用嘴來“探險”,從玩具到媽媽美香的耳朵,都會用嘴巴不太使勁地咬一咬。比如飼養員事先放置好一個小紅蛋和一個空的喂食器。“小奇迹”“偶然發現”後,便會停頓幾分鐘,用爪子把它們撿起來,咬上幾口。動物園說,這些玩具既能讓大熊貓增加活動量,還能讓它保持思維敏捷,并且有機會“自主”選擇如何消磨時間。
這是5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拍攝的雄性大熊貓幼崽“小奇迹”。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9個月大的時候,“小奇迹”第一次與動物園的遊客見面。它就像往常一樣,早晨爬到它最喜歡的那棵樹上打盹,中午過後在圈舍裡陪媽媽美香休息。所以,要想和“小奇迹”打招呼,就得和它一樣早睡早起!
愛吃紅薯的一家人
5個月大的時候,“小奇迹”生平第一次吃到了紅薯。飼養員用一小塊竹片當勺子,把煮熟的紅薯刮在竹片上,然後遞給“小奇迹”。小奇迹把竹片叼在嘴裡,停了一會兒,品嘗着全新的味道,然後躺下來舔舐竹片上剩下的紅薯,飼養員不停地給,它就不停地吃!
這是5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拍攝的雄性大熊貓幼崽“小奇迹”(左)和大熊貓“美香”。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動物園說,“小奇迹”愛吃紅薯有家族傳統,它的爸爸添添和媽媽美香都喜歡吃紅薯。除了竹子和紅薯,華盛頓動物園的大熊貓們還經常吃營養豐富的纖維餅幹、胡蘿蔔、梨和蘋果,這些食物共同組成大熊貓的“均衡食譜”。“小奇迹”長到8個月時,吃的食物就幾乎完全和父母一樣了。
學會“瞄準”和“站立”
“小奇迹”長到8個月時,飼養員開始訓練他學習新動作。首先學習的動作是“瞄準”——飼養員給了“小奇迹”一個帶有浮标的棍子,每次它用鼻子碰到浮标時,飼養員都會說“幹得好”,并獎勵它一頓美食——通常是紅薯、蘋果或梨。
10個月大的時候,“小奇迹”學會了按照提示站立,這對它可是“一個全新的行為”。為了訓練它站起來,飼養員将一隻手放在“小奇迹”臉前,食指指向天空,然後慢慢擡起,“小奇迹”第二次就掌握了這個動作,跟随飼養員的手指提示用後腿站了起來。動物園說,“小奇迹”和它的父母一樣,記東西學東西都很快。
别小看這些新動作,動物園說,這些都能幫助飼養員和獸醫對“小奇迹”進行健康護理。特别是按提示站立,能讓他們近距離觀察它的軀幹和四肢,及時檢查任何可能需要醫療護理的腫塊、擦傷或其它傷害。如果“小奇迹”學不會這個動作,身體很多部位就難以被及時觀察到。
8月21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小奇迹”享用水果冰蛋糕。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近期,動物園還開始訓練“小奇迹”學習主動接受抽血。按照動物園的形容,一周歲的“小奇迹”已經長成一隻聰明、好奇、善于觀察而又個性憨憨的大熊貓幼崽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