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不相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一個成語,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幹。但這個成語字面上的“風馬牛”到底是什麼意思,估計沒有幾個人知道。
最近讀《古文觀止》,讀到了《左傳》中的一篇文章-齊桓公伐楚盟屈完,文章開頭寫道: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這段話中的“風馬牛不相及”是這個成語的最早記載了,我們不妨通過這段話來揣測這個成語的意思。
首先看一下春秋各國的地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齊國和夢國都是比較大的國家,中間隔了n個小國,距離足夠遠。對于齊國的入侵,楚國表示不可理解,于是派使者去問齊軍:“你們住北海,我們住南海,風馬牛不相及啊,你們怎麼跑到我們的國土上來了?”
我對“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的意思很不理解,于是查了很多資料,想知道楚使說的這個詞在這篇文章裡到底是什麼意思。網上對這個成語的解釋有多種,引過來一一分析:
1、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的解釋是:“‘風’與‘放’通,此指兩國相去極遠,絕不相幹,雖牛馬放逸,也無從相及。”就是說把牛馬放養,讓它們愛到哪到哪,它們也不可能從楚國跑到齊國。《成語熟語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中解釋說:“齊楚相隔遼遠, 即使馬牛走失,也不能互入境内”。也認為“風”是“放”的意思。我比較傾向于這種說法,古代牛馬還是比較重要的,也很常見,用牛馬走失也到不了對方國家來形容兩國距離遠不相幹也是合情合理。
2、第二解釋認為:“獸類雌雄相誘叫做‘風,比如《辭海》裡解釋說:“獸類雌雄相誘叫做‘風,馬與牛不同類,不緻相誘。後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幹。”;東漢的服虔或賈奎認為風馬牛不相及意謂齊楚兩國相隔遙遠,縱使馬和牛因牝牡互相引誘而追逐奔跑,也不會跑入對方境内;《漢語成語詞典》的解釋是:“風:牲畜公母相追逐;及:到,碰頭。雙方相距很遠,馬、牛發情也不會碰到。”對這種解釋我個人覺得不靠譜,一個大國的使者,講話應該很有分寸,不至于講出牛馬發情這種輕浮的話。
3、第三種解釋我覺得更不靠譜了,比如[清]吳楚材《古文觀止》中認為牛和馬遇到風就會開心地走起來,牛喜歡順風走,這樣耕地省力;馬喜歡逆風走,這樣跑起來鬃毛飛揚,十分酷炫。因此同樣的一陣風吹來,兩獸會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