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5月22日電 題:關于種子你好奇的這些事兒,我們找到了答案
新華社記者王明玉、嶽冉冉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素有“動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美譽的雲南,記者帶你探訪一座特殊的“博物館”,那裡收藏着“成千上萬”的綠色“财富”——種子。
種子博物館“藏身”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内,是中國首個以野生植物種子為主題的博物館。種子是怎麼找到的?為什麼植物能在“瓶子”裡生長?我們走進這座博物館,尋找答案。
5月18日,種子博物館的亞克力柱種子牆。新華社記者曹夢瑤 攝
一問:這麼多種子咋找到的?
壯觀的種子牆令人眼前一亮。2000多根亞克力柱中有幾千粒形态各異、色彩斑斓的種子,既能看到你熟悉的松樹、銀杏的種子,也有許多珍稀瀕危植物的種子。當然啦,科學家強調,這面牆主要用于展示,并非實際保存種子的方式。據介紹,截至2021年底,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中,已保存野生植物種子10917種87863份。
這麼多種子是怎麼找到的呢?“種子獵人”功不可沒。他們是一支專業采集種子的隊伍,會優先采集保存瀕危的、特有的、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種子,為保證遺傳多樣性,對于同一種植物,還要在不同分布區域進行采集,每種植物采集保存10000粒種子,最少也要2500粒,采集工作相當不易。
5月18日,遊客在種子博物館參觀拍照。新華社記者曹夢瑤 攝
二問:發現了哪些熟悉的種子“朋友”?
五顔六色的種子不僅裝點了我們的生活,還提供着基本物質供給。人類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糧、棉、材,主要的油料、藥品、調味品,以及咖啡、茶等飲品,大多來自植物的果實或種子。
玉米、水稻、小麥的種子養活了全球絕大多數人,而棉花種子的表皮毛制作出的衣物,讓人們穿得暖和。除了溫飽,人類對美味的追求也離不開種子。松子、榛子、核桃等家中常備的零食,它們的種子也出現在了博物館内。香料牆上,八角、胡椒、辣椒等香料種子,讓人想起了媽媽做的香噴噴的紅燒肉,街邊孜然味的羊肉串……
5月18日,種子博物館展示的植物離體材料。新華社記者曹夢瑤 攝
三問:為啥植物能在“瓶子”裡生長?
在博物館裡,“種子方舟”浪漫又神奇,植物竟然能在瓶瓶罐罐中生長甚至開花。科學家介紹,這是一種植物種質資源的保存方式——離體保存,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了2143種野生植物的離體材料。
據了解,保護植物多樣性的方式主要分為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兩種。就地保護即建立保護區、森林公園等,而遷地保護則是通過種質庫、離體庫、種質圃等進行保護。比如,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通過種子庫、DNA庫等方式,使我國的特有種、珍稀瀕危種及具有重要經濟、生态和科學研究價值的物種安全得到保障。
5月18日,工作人員在檢查植物離體材料。新華社記者曹夢瑤 攝
四問:中國最“老”的種子多少歲?
科學家介紹,古蓮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壽命最長的種子。1952年,科學工作者在遼甯省普蘭店一個幹涸池塘的泥炭層裡,挖到古蓮的種子。經測定判斷,它已在地下沉睡了上千年之久。
它為何如此“長壽”?據了解,蓮的果皮堅韌且厚,抗壓性較強,能對種子起到保護作用。此外,在果皮表皮下,還有一層能有效防止水分進入的栅欄組織。幼果果皮氣孔下原本進行氣體交換的氣孔道,在果實完全成熟後,也會縮小并封閉,從而使果實變成一個密封艙,實現有效保護。
5月18日,種子博物館展示的部分植物種子。新華社記者曹夢瑤 攝
五問:收藏種子的意義?
種子,不僅能延續物種,還為我們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及大量工業原料,從而造就了人類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同時,種子精巧完備的内部結構,以及能跨越高山、遠渡重洋的多種散布策略和跨時空的生存方式,使種子植物在進化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此外,利用體積小、能休眠等特點,人們還能通過種子庫的保存方式,延長種子的壽命,從而達到保護植物多樣性的目的。
種子代表生命和希望,保護種子就是保護未來。你甚至可以大膽設想,如果人類未來移居另一個星球,種子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生存,還提醒着我們,何處是故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