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其味甘甜,有“百益之果”之稱。
須知,木瓜有番木瓜和宣木瓜之分。
超市裡有售的大都是水果木瓜,也就是番木瓜。原産于熱帶美洲,現多産于福建南部、廣東、台灣等地,因其長于樹上,外形似瓜,故得名“木瓜”。
木瓜
然而,今天我們文章的主角不是番木瓜,而是入藥用的宣木瓜。
明代著名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如是寫道:
《本草綱目》:“木瓜處處有之,而宣城者最佳。”
說的是安徽宣城這個地方盛産木瓜,所以叫宣木瓜。
宣木瓜的種植已有千餘年曆史,曾被定為“貢品” 。
此外,宣木瓜因營養價值,藥用價值極高而被加工成各種食品和飲料,名列于國家首批“藥食同源”名單,被譽為“植物黃金”。
木瓜
那這小小的一味木瓜到底有哪些藥用價值?不妨花個三五分鐘,聽遠志一一細數:
舒經活絡再過幾天,梅雨季就要到來了,每年的梅雨季節,空氣中到處都彌漫着雨水潮濕的味道,如果你居住的城市也是沿海,那你一定深有感觸。
可以說,夏季是一年四季中雨水最多的季節,因此,夏季的濕氣也是一年四季中最重的。
中醫認為,濕性最為沉重,也最為黏膩。
所謂沉重,說的是人體感受濕邪後,多見頭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關節疼痛重着等症狀。這是因為濕邪侵襲肌表,留滞于經絡關節,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礙,營氣和衛氣不能調和的緣故。
所謂黏膩,是說濕邪所引發的病症大都容易反複,綿延難愈。
所以你去看,有些人的關節炎,風濕病總是反複發作,尤其是到了每年的梅雨季節更甚。
這主要是由于外濕協同内濕,濕邪裹同着寒邪,一個善黏膩,一個主收引,我們體内的筋絡就容易受約束而痙攣,是故多見風濕痹痛,筋脈攣急。
這個時候,木瓜就尤為适合了,
木瓜主入肝經,肝在體合筋。但凡是筋膜病變不利,多半和肝經息息相關。
可能有人要問了,什麼是筋?
筋,即筋膜,主要說的是肌肉的堅韌部分。其中,附于骨節者為筋,包于肌腱外者為膜,是聯絡關節、肌肉,主司運動的組織,為肝所主,并賴肝血的滋養。
《素問》:“肝主身之筋膜。”
木瓜入肝經,善于祛除盤踞于筋膜之間的濕邪、寒邪。濕邪、寒邪盡除,經脈得舒,經絡得緩,又何來風濕痹痛?
木瓜
化濕和中濕邪不僅會侵襲我們的筋骨,同樣也會侵犯脾胃。
中醫認為,脾喜燥惡潤。說的是脾喜歡幹燥的環境,而厭惡濕潤的環境。
而外邪就是這樣,我們的五髒六腑越是不喜歡什麼,它們就越喜歡往哪裡鑽。
暑濕侵犯脾胃,不僅是濕邪,還夾帶着暑邪,熱邪往往最先損耗的就是我們體内的津液,将之灼而成痰,與濕邪一同淤堵在脾胃中焦,而中焦本就是交通樞紐之地。中焦擁堵,脾健運的功能大大受到影響。所以,好多人一到夏天,就沒什麼胃口,就是這麼個原因。
非但吃不下,痰濕壅盛嚴重者還多見嘔吐之症。因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将我們體内的精微物質轉運到五髒六腑中去,脾失健運加上中焦擁堵不堪,精微物質難以輸布至五髒六腑,再加上胃氣不降反升,而症見嘔吐。
木瓜又入脾經,善祛除脾胃之中的痰濁、濕邪,同時,又兼可助胃氣下降而奏止嘔之效。實為化濕和中止吐之良藥。
《别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
《食療本草》:"治嘔畹風氣,吐後轉筋,煮汁飲之。"
木瓜
然,木瓜藥效緩和,單味入藥恐藥力難支,多與吳茱萸、半夏等化濕祛痰的藥材同用。
吳茱萸
半夏
消食健胃木瓜不僅可以化脾胃中的濕濁、痰濁,同時也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吃多了,不消化,用點木瓜也不失為首選。
木瓜入脾經,性偏溫,功兼助陽,
一來,可以助脾升清,以轉運五髒六腑需要的營養;
二來,可以給胃提供腐熟消化的動力。
脾胃健運,自然無食積之虞。
《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木瓜
同時,可與山楂、雞内金等健胃消食的藥材同用,療效更佳。
山楂
雞内金
生津止渴除此之外,木瓜還兼具生津之效。
暑夏熱病傷津的問題,我們上文已經講過了。
木瓜味偏酸澀,中醫認為,酸能收能斂。是故,木瓜既能生津液,止消渴,又可收斂固澀住體内的津液,補中有守。
《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木瓜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酌加天花粉、麥冬等滋陰補液的藥材同用。
天花粉
麥冬
木瓜功善祛風除濕,和中健胃,為暑夏必備之良藥。
然,木瓜在入煎劑時不宜使用鐵器煎煮,當用砂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