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6月19日)上午8時,位于黃河中遊河南孟津境内的小浪底水利樞紐,開啟3個閘門大流量下洩,黃河2022年汛前調水調沙正式啟動。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自6月19日開始,通過聯合調度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3座水庫,實施2022年汛前調水調沙。預計本次調水調沙調度将持續到7月8日結束。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禦局方案技術處處長 任偉:從2002年開始進行黃河首次調水調沙,到現在已經20年了,截至目前,小浪底水庫累計排沙23.9億噸,下遊河道沖刷泥沙30.5億噸,有效減輕了黃河下遊河道防洪壓力。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中上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黃河流經于此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下遊,造成河道淤積,帶來很多安全隐患。
實測數據顯示,1919—2020年黃河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達31千克,中遊潼關站多年平均輸往下遊的泥沙約11億噸。近些年來,黃河輸沙量顯著減少,但是泥沙問題依然是黃河治理的症結所在。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設計院總規劃師 劉繼祥:持續開展黃河調水調沙實驗和生産實踐,對于徹底扭轉黃河下遊淤積的局面,增加河槽行洪排沙能力,減少灘區漫灘幾率和灘區漫灘損失,保護灘區100多萬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黃河幹流最後一段峽谷的末端,是防治黃河下遊水害的重要控制性工程。2001年工程建成後,形成一個總庫容達126.5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通過與三門峽等周邊水庫聯合調度,實現了下遊河道的持續沖刷,有效遏制了下遊河道長期以來的淤積态勢。同時,大大減輕了黃河下遊防洪壓力,基本解除了黃河下遊淩汛威脅。
調水調沙20年 下遊河道主河槽逐步下降
2002以來,通過持續開展黃河調水調沙,黃河下遊河道主河槽不斷萎縮的狀況得到初步遏制,下遊河道主河槽逐步下降。
黃河水少沙多,在流經的下遊平原地區,河道經常變化擺動,泥沙大量淤積,河床不斷擡高,水位相應上升。兩岸大堤也随之不斷加高,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地上“懸河”。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江恩慧:黃河下遊的河床高程一般比黃河大堤以外的地面高出4到米,有的地方高出十幾米,比如開封市,開封河段的河床高程比開封市地面就高出13米。
2002年以來,小浪底水利樞紐作為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骨幹樞紐,每年集中在7月主汛期前進行調水調沙,既能完成汛前騰庫任務,降低了水庫水位,提高蓄洪削峰能力;又充分發揮了河道大流量水流挾沙能力,把水庫排出的泥沙和下遊河床沖起的泥沙送入大海。由此降低了“懸河”的風險,有力保障黃河防汛安全。
院副院長 江恩慧:比如黃河下遊河道主河槽的過流能力,就由2002年汛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了現在的将近5000立方米每秒,河道的主河槽平均下切了2.6米,為黃河下遊中長期洪水的調控,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有利于遊蕩性河道河勢的穩定,對防洪安全是非常有利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