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10:05:19

之前我們有介紹過“刀”和“戈”這兩種古代兵器,并且知道了“戈”這種武器是中國所獨有的一種冷兵器。今天,我們繼續講關于中國冷兵器的漢字。

今日漢字主角:矛、盾

矛也是一件很古老的武器。矛的特點跟戈不太一樣,它就是一個長尖,我們今天叫長矛,也叫槍或長槍。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日解字矛盾)1

“矛”字的古音并不念“máo”,而念“miáo”,火苗、嫩苗的苗同音。長矛在山西方言裡就叫“長苗、苗子”,強調了頭上的尖。

在古文字中,其甲骨文沒有找到,金文就是一個長杆,強調了上頭的尖,似乎還綁有紅纓。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日解字矛盾)2

這紅纓子很有用,它雖不能殺敵但能迷惑敵人,起到輔助擊殺的效果。人的眼睛對有顔色的物體有注意力,且還不斷在眼前晃動,能有效幹擾敵人。

小篆時,上為矛頭,中間的一個橫折(乛)實際是紅纓纓,下面是槍杆的部分。那麼杆的部分為什麼還要加一大撇“丿”?這大概與“戈”字下面的一撇是一樣的道理。

木頭槍把的一邊插上了槍頭,另一邊為防止劈裂,就插有槍鐏或镦。這個槍鐏(zūn)或镦(duī)是必要的,刺槍回手時還可以當武器來頂撞對方。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日解字矛盾)3

隸書時書寫成“子字頭”,依舊強調了矛頭的尖,紅纓部分更擴大,下面是槍杆與槍鐏。

今天的楷體字由隸書而來,上部是一個“子頭部”,而且依然強調了紅纓,這就是長矛的“矛”字。

中國有一個成語故事叫“自相矛盾”,出自于古代典籍《韓非子》。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日解字矛盾)4

故事講的是: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不管是用什麼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不管是什麼盾都戳得穿。

于是有個圍觀的人就問了:“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會怎麼樣?”,此人無以對答,衆人也不禁嘲笑他。

世界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能刺破所有盾的長矛所以“自相矛盾”一詞就比喻一個人言行自相抵觸,也提醒着我們不要在言語上過分和片面地誇大事物本身的作用。

那麼“”又是什麼呢?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日解字矛盾)5

“盾”指“盾牌”,是防禦敵人刀槍箭矢的一種手持裝備

有人認為它就畫了一個盾牌的樣子,但古文字中最早用于防禦的裝備不是盾,而是“幹”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日解字矛盾)6

此時的“幹”可不是個簡化字,但它的甲骨文也不簡單,後在金文和小篆時不斷簡化為今天的幹。

“盾”字在小篆時出現,從字形淵源上看它并不是象形的文,而是組合的字。

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日解字矛盾)7

小篆字形明顯的一個“目”字,以頭首最為重要故先遮蔽頭目,使身形隐于“厈”後以求安全。

後來幹作他用,盾則專稱于武器裝備。這就是“矛、盾”二字。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歡迎轉發,感謝支持!

本文作者:白雙法老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