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樹才有鳳來栖?湘潭在線6月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陽 通訊員 楊安)打造人才發展平台,激發全民創新創業,是湘潭市适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态,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必由之路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栽下梧桐樹才有鳳來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湘潭在線6月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陽 通訊員 楊安)打造人才發展平台,激發全民創新創業,是湘潭市适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态,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必由之路。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年來,湘潭市持之以恒推進人才發展平台建設,為人才成長成才創造空間。為進一步建優建強人才發展平台,讓優秀人才“引得進、幹得好、留得下”,近日出台的《蓮城人才行動計劃》以空前力度扶持人才創業平台、科技創新平台、金融服務、引才引智平台建設。
培育創新沃土
日前,泰富重裝集團有限公司于起峰院士專家工作站成功入選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截至目前,湘潭市擁有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4家、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8家。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院士工作站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其團隊資源為核心,以産學研合作為紐帶,以科技成果轉化及産業化和科技人才培養為目的,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高層次産學研合作的有效載體,培養高層次人才和創新人才的重要引擎。
為加快建設院士工作站,《蓮城人才行動計劃》明确對新建國家級、省級示範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站單位,分别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配套獎勵;新設立的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每個給予50萬元獎勵。
“院士是中國最頂尖科學家的代表,資源稀缺。政策的出台将更加有利于湘潭市彙集高層次人才、活躍科技創新。”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
創新驅動,重在高端引領。新政還“重磅”推出,積極推進“雙一流”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外知名研究機構、世界500強企業等在湘潭市布局設點,建立獨立創新機構、重點實驗室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啟動資金資助。
“這一政策在全省屬于首創,領先全國。通過大力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其他人才引進。”市委組織部人才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新政還明确,對新設立的國家級博士後工作(流動)站、新設立的省級博士後工作站協作研發中心,新建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省市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市屬高校院所、醫院新建成省級以上一流學科和臨床重點專科的,企業新建成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台的,新認定的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新建的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給予大力支持。
搭建創業大舞台
與世界萬物生長一樣,企業的成長也離不開陽光和雨露。孵化器就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廠房和基礎設施,提供一系列優質服務支持。
目前,湘潭市有11個科技孵化器、加速器,23個衆創空間,旨在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
今後,湘潭市将進一步加大孵化機構引進力度,使其在創新創業活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起到更大的作用。人才新政明确,對新引進的孵化機構,由園區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提供最多1000平方米的3年免租創業場所,或給予相應租金補貼。屬于國内外知名孵化機構,并能為湘潭市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制定專門扶持政策。
同時對新建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孵化器(衆創空間、衆創聯盟)等新型服務平台,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别給予大力支持。
衆所周知,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這也是長期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原因。為有效緩解這一難題,湘潭市加快推進人才創業金融服務平台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對人才創辦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放寬人才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建立健全覆蓋全市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體系。
拓寬引才渠道
與以往不同,此次出台的人才新政,首次明确了對人才中介組織的扶持政策,“鼓勵國内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潭設立分支機構,給予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建立引才中介獎勵機制,為湘潭市全職引進A、B、C類人才的中介組織,分别給予每人次(團隊)50萬元、20萬元、5萬元的引才獎勵。”這在全省屬首創,領先全國。
“中介組織有其獨到的資源優勢,能夠以市場化方式引進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各地非常看重中介組織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的作用,紛紛出台了相關獎勵政策。
為進一步激發引才融智活力,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優質引才服務,湘潭市加大非政府組織參與高層次人才引進獎勵力度。如鼓勵投資機構“以投帶招”,推薦的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落地5年内,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5000萬元、1000萬元的,分别給予投資機構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對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在技術研發、産品升級、項目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按其所付薪酬的20%,給予用人單位單人最高20萬元獎勵,同一單位每年最高獎勵50萬元。同時,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舉辦組團式引才活動,探索推進依托駐外機構開展引才工作站建設,根據引才成效每年給予最高100萬元工作經費,實現高層次人才引進由“政府主導”一元模式向“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多元模式的轉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