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眼瞅着天氣越來越暖和,減肥大業又雙叒該提上日程了!
沙拉代餐健身卡,絕食暴汗刮油茶,為了減肥,很多人用盡了各種招數。
但是,你對你的體重真的了解麼?人的體重達到多少斤才算是肥胖?肥胖僅僅是吃得太多的問題?今天,小九來聊一聊。
肥胖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有科學數據量化的,判斷是否肥胖,有以下2個指标:
(1)BMI指數
BMI,即身體質量指數,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具體計算公式:
體質指數(BMI)= 體重(kg)/ 身高(m)²
比如,一個人體重60kg,身高1.7m。BMI=60/(1.7*1.7)=20.76
對于中國成人,BMI的參考範圍是:
BMI<18.5,體型消瘦;
18.5≤BMI<23.9,體型正常;
24≤BMI<27.9,體型超重;
BMI>28,體型肥胖。
按此标準,對于身高150cm的女性,她的體重在41.6kg~53.7kg之間就算正常;而身高170cm的女性,體重在53.4kg~69.0kg之間就算正常。當然,同樣适用于男性。
(2)腰圍WC指數
除了BMI指數,腰圍WC指數也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标準之一。WC指腰部周徑的長度,具體标準:
如果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則屬于腹型肥胖人群。
腰圍WC指數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積程度的最簡單、最實用的指标,而腹部脂肪的堆積程度與肥胖相關性的疾病有更強的關聯。
肥胖不僅影響體态和活動,更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内分泌失調、脂代謝紊亂等20多種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
人為什麼會肥胖?對于肥胖,我們常常調侃是由于"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營養過剩"等原因,但為何你辛辛苦苦節食,堅持運動,卻依然瘦不下來?
其實,此類肥胖者出現的肥胖實際上和進食多少沒有關系,而是體内"毒素"堆積過多卻無法排出所緻。
中醫認為,人體五髒之内都可能留存毒素,當毒素積累過多時就會影響身體健康,而肥胖病正是由于"痰濕"之毒存留體内,造成代謝緩慢,身體肥胖乏力。
中醫上有雲:肥人多痰濕。中醫理論認為肥胖的病機主要是陽氣虛衰,痰濕偏盛,即多痰和少氣。脾氣虛弱則運化轉輸無力,水谷精微失于輸布,化為膏脂和水濕,留滞體内而緻肥胖;腎陽虛衰,則血液鼓動無力,水液失于蒸騰汽化,緻血行遲緩,水濕内停,而成肥胖。
通俗地說,就是正常情況下脾髒運作可以将體内濕邪垃圾和毒素等排出體外,但是當脾髒生病了,毒素無法排出并堆積在體内形成脂肪,導緻肥胖。
排毒、調補,減肥更輕松根據肥胖的中醫病機,曆代醫家多用運脾祛濕除痰、化瘀消積導滞為治療肥胖的根本大法。然腎為先天之本,髒腑之根,即肥胖病位在脾,根源在腎。因此,治療肥胖在調理脾胃的同時,亦要補腎陽。
在中醫中,減肥雖為"減",但也講究做加法。在排毒的基礎上,還要進行調補。倘若隻排不補,體内髒腑功能得不到恢複,毒素很快會再次存留,最後導緻惡性循環。
基于此,中醫推薦以下幾味中藥組成的組方,用于排毒祛濕、調補養生。
大黃:
《神農本草經》謂:大黃可"蕩滌胃腸,推陳緻新,調中化食,安和五髒"。即大黃能蕩滌胃腸實熱積滞,調理脾胃功能,增強吸收轉化;亦可活血祛瘀,通行十二經絡,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祛腐生新,使氣血流暢,糟粕外排。
西洋參:
大黃在排的過程中容易耗氣傷陰,配以益氣養陰的西洋參,則無傷正之慮。西洋參補益正氣,氣行則血行,又可以幫助大黃活血祛瘀。二者排補結合,排不緻虛、補不留邪。
青陽參、小紅參:
青陽參具有益腎強筋,健脾和胃,解毒殺蟲之功,既可助西洋參以扶助正氣,又可助大黃以排毒;
小紅參具有補血活血,祛風除濕,通經絡、行氣血、祛痰生新之效,輔助大黃以通達表裡内外,打通全身排毒管道。
白術、肉苁蓉
白術補脾益氣,潤腸通便;肉苁蓉補腎陽,益精血。此二味一補後天之本——脾;一補先天之本——腎,配合益氣之西洋參,以輔助正氣,增強五髒的動力之源,使氣血旺盛,毒素得以外排。且二味的溫性可佐制大黃的苦寒之性,以免寒涼傷胃之弊。
荷葉:
升發脾胃清陽之氣,并與降胃氣之大黃相伍以達升清降濁、調理氣機之功,使氣機升降正常,毒素得以外排,精微得以布散全身。
因此,要治療肥胖,可以用以上中藥組方配合調理,排補兼顧,升降同調,氣血同補。或者選擇基于以上幾味中藥研制而成的排毒養顔膠囊,具有益氣活血,通便排毒的功效。
中醫治病不僅是治症,而是整個身體的調補。身體調節順暢了,血脈通暢了,體重自然也就下來了。當然,還要在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的基礎上,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減肥。
參考資料:
1.如何根據個人差異計算标準體重?如何判斷體型?.人衛健康.2016-05-28
2.王毅.中醫論治肥胖症[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2:13-13.
3.姜良铎.排毒與養生[M].雲南: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0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