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原創,轉載名校資訊)已經正式開學了,在群裡跟家長們聊天,不少家長都說,孩子學習努力,還特别累,但成績就是不上反降,既心疼又着急。恨不得把知識都裝進孩子腦子裡。
學習不僅勤奮努力,還要注重方法!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助力孩子高效率學習,可以嘗試一下!
1、間歇性學習
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成績中等的孩子,是不太注意分階段複習的。例如考試前一個月就花很多時間複習,希望一次性都搞定,可等到快要考試的時候,就忘得差不多了,但時間又來不及重新複習了。從而使得成績不理想的情況!
現在所說的間歇性學習,就是孩子對新的知識點已經吸收并記憶比較清楚的時候,可不用花太多時間去學!而是說感覺記憶有模糊,怕要忘記的時候,再拿出來複習,重新鞏固該知識點,效果會更好!
2、交替學習
要學習的科目那麼多,如果孩子在一門科目一次學習的實際久了,會産生疲勞,思維慢的現象。所以可以讓孩子交替學習,例如說數學題做了1小時,覺得很累很枯燥,可以換下學習語文,背幾首古詩或者閱讀,半小時後再來學習數學。
交替性的學習可以暫緩孩子的學習壓力,思維還能更加活躍,不過于糾結,之前不懂的問題,重新做的時候或許就有了思路。
也不是說所有孩子都适合如此,可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3、多種學習環境
一直呆在一個環境裡學習,會出現煩悶的心理。孩子可以選擇的學習環境可有很多種,除了教室,還有圖書館、書店、安靜的咖啡廳、家裡等等。
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很深,例如周末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你會發現平常孩子吵吵鬧鬧,在圖書館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安安靜靜看書,孩子也會選個角落安安靜靜的看她喜歡的書。
孩子受到外界周圍人的影響,自己自然而然的也會安靜下來,不影響他人。所以說如果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可以給他換一下環境,感受其他的學習氛圍,更能有效的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狀态,享受學習的樂趣。
4、調整不同的狀态
孩子學習壓力大,時常一學習一個姿勢就是坐很久,會導緻身體僵硬,疲憊,眼睛疲勞,困想睡覺等不良狀态。
此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看不進書,或者疲憊感強的時候要站起來走走,起身去喝點水,或者下樓走兩圈,适當放松一下。再回來學習,重新集中注意力,效果更佳。
或者就伸伸懶腰,做做眼保健操,拉拉身等都可以,眼睛得到放松後,看書更清晰,頭腦也更清楚。這讓小墨想起高中的時候,有次上課,正好是夏天,大家都很困乏,昏昏欲睡。當時老師就特意花了10分鐘時間,讓大家分享點有趣的事,或者是講笑話,讓氣氛輕松了,趕走大家的困意
放松的狀态之後,更能打起精神,聚中精神聽老師講課。
5、分享知識
小墨在之前的文章也都有分享過,會分享知識的同學,成績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學以緻用,你學會了,并教給同學,你印象更深刻,知識點掌握更牢固。
每一次的分享都是你深入解剖知識點的過程,在你分享跟同學讨論的同時,還會發現新的問題,新的觀點,這個學習過程更是受益良多。
分享知識,互相進步,學習更有意義。
6、玩跟學習分不開
經常說勞逸結合,不管學習還是工作,效果都更好。當然也要分,怎麼玩,怎麼學!
大多孩子一聽學習,就覺得是辛苦的事,一聽玩耍,就是放松的事情。聽到兩者的反應,截然不同!
學習不僅僅是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才是學習,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不懂,沒見識過的東西,都值得深究學習。
模糊孩子玩跟學習的一個界限,可以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記得初中美術課,老師帶我們到教室外采風。可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畫下來,形式不限。那時候同學們畫的畫,真的很豐富,有蝴蝶,有操場,有榕樹,甚至還有一個正在施工的叔叔,都活靈活現。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下,更具有想象力!
小墨還記得小學時,有次下雨,還有冰雹。老師就幹脆不上課了,讓我們去玩,讓我們自己伸手去感覺冰雹(海南很少見到)。這時候老師問我們為什麼會下冰雹呢,有想過嗎?有知道的同學嗎?
就是這樣的引導思考,讓我們主動去找答案,這樣我們也不會覺得辛苦,還覺得非常有趣。
7、充足的睡眠
每次說學習,都會提到睡眠這一點。
睡眠不足會讓人記憶力減退,昏昏欲睡,如何能集中精神學習!
所以很多熬夜學習的孩子,成績不上,反而下降,就是這個原因!
身體是所有的基礎,革命的本錢。家長約束孩子,每天保證8小時以上的睡眠。晚上做作業不要太磨蹭,以至于很晚才做完,影響了睡眠時間!
把握好學習時間,不影響睡眠,提高學習效率才是王道!
所有的知識通過有效的學習方法,高效學習的人,才能成為更好的人才!對孩子不管現在,還是将來的發展來說,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對終身的影響才是最受益的!
除了以上看法,大家可以留言讨論分享,互相學習,不止孩子需要進步,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一起進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