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一件今年的重大事件,對于英語教師而言,無非是《英語課程标準(2022年版)》的正式頒布。我們知道,課标是學科教學的重要指導文件,不管是課程目标、課程内容、課程實施等等都有明确的要求、範圍和建議。有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有育人指向的課堂實施才是現代化課堂的标志,教師想要設計出符合現代化學生學習經曆、新時代學科教學發展的英語課,想要不同于隻着眼于語言規則的傳統教學,想要有新的教學設計思路、方法和行為,就需要重新認識這些随着時代變遷思維方式發生變化的學生、重新定義課程标準對學科教學發揮的作用。“重新認識、重新定義”隻是第一步,最重要的還是在教師對課标、學生有了解之後,能從發展語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識、提升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能力來考慮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
自新課标頒布,不僅是上海,全國各地的英語教師都開始自己閱讀課标中的相關要求、建議。這些要求需要怎麼來達成?這些建議可以怎麼實施?對教師而言都是問題。将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挂起鈎、将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挂起鈎才是我們“讀新課标”的目的,為達成這一目的,需要我們解鎖“讀新課标”的新方式。将課标作為我們的研究重點,用課标來看現在的學生、用課标來看不同的教材、用課标來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用課标來評價單元教學過程……
繼暑期訓練營對“新課标”的初步解讀,對“學習活動觀”的初步解析,我們“走近新課标”,而走向新課程不隻是“近距離接觸課标”,還需要“走進新課标”。所以,這個秋冬對于#新課标實踐演析——落實學習活動觀的課堂過程設計與實施#的培訓安排,朱浦老師為我們助力,将理念化解到結構,從設計和實施的角度将帶着我們分析“學習活動設計”,單元規劃後把活動目标、學習内容、學習方式、活動資源拿捏住,将“素養導向,指向育人”的課程核心植入每一個單元、不同的課堂當中。
“課程标準是什麼?我認為從最高位的教學理念的認識層面到最基層的課堂教學的落實層面,過程可以有四個方面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第一是将素養育人作為課程核心的理念層面,第二是将理念表述出來、具有指導性作用的結構層面,第三是将結構拆解到教材單元上的設計層面,第四是将設計塑造成一個個集目标、任務、主題、内容于一體有實踐和體驗的課堂實施層面。
落實課程标準,對教師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去解讀,從理念到結構,而是怎麼将理念的意識、結構的文件轉換成實際的教學行動。教師每天都要教學設計、都要課堂設施,有效的教師培訓和落實英語課程标準的實際的行為方式都應該依據結構層面,重點引進‘從設計層面到實施層面’的學習和研讨。”
在教師與課标的關系裡,教師需要是主動的一方,需要以課标為教學指導,了解逐步結構化的課程目标和内容。國家英語課程标準修訂的曆程,經曆了2011年國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标準》提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2017年國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标準》提出學科核心素養、2022年國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标準》依據核心素養的要求,指出進一步結構化和内容化。2022年國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标準》将“素養導向,指向育人”的理念結構化,指出了課程目标包含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發展、文化意識培育、思維品質提升、學習能力提高;怎麼達成課程目标即以課程内容為載體,通過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來發展核心素養。
“以課标為教學指導,了解逐步結構化的課程目标和内容”的過程,教師是如何“讀新課标”的呢?還需要“讀課标”裡的哪些内容呢?解鎖“讀新課标”的新方式,教師與課标的關系不再是個謎!這個秋冬的最搭培訓對象,就屬于我們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