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6 00:04:19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牛馬經)1

盛夏時節,漫步隆昌大地,草原上特有的馬牛氣息會讓你意外又讓你倍感熟悉,雖然沒有城裡的鳥語花香,但它有一種原始的純正與草原特色的“美”,放眼望去,随處可見的馬、牛、羊,不是在草原上而是在一個個農家院裡,與幹淨美麗的鄉村環境,一種原始的田園風光與現代的農村“庭院經濟”形成一種樸素的美,仿佛讓你走進了陶淵明筆下“溶入了現代元素”的田園生活。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牛馬經)2

村主任張國民家的150頭肉牛養殖場

在巴林左旗隆昌鎮隆昌村史大勇家庭農牧場的養殖場裡,農場主史大勇笑呵呵地講述着他的“牛馬經”生活,“男人一輩子能娶個好妻子,生活選個好路子,那就能幸福一輩子。”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牛馬經)3

史大勇家的養殖場

像史大勇這樣養殖上百家畜的“大戶”在隆昌村有36家,而在隆昌村搞家庭養殖,發展庭院經濟緻富的人家确有360多家,以農養牧,以牧富農,發展綠色、有機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産業是隆昌村黨總支多年以前就定下的“村規”。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牛馬經)4

貧困戶高樹臣在史大勇家的養殖場裡喂馬

在村黨支部全方位的幫扶和引導下,從曾經因病緻貧的貧困戶,到如今年入幾十萬的富裕戶,史大勇的“牛馬經”生活是隆昌村正在走向全面小康的一個縮影。

一條條寬敞的鄉村水泥路縱橫交錯,路燈下的水泥路連接着村裡的“千家萬戶”,一個個養殖戶就坐落在路邊,有牛、有馬、有羊……走進隆昌村,一幅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和諧、有機綠色的新農村畫卷便展現在眼前。

“從做好農牧産業,到過上城裡人的生活,再到過着城裡人都向往的生活。”“農家院,牛馬經”,小産業,大方向。在這裡,“六畜”讓隆昌村的老鄉們耕耘着金土地、結出金元寶、端上金飯碗,種下了“幸福根”。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牛馬經)5

疫情期間隆昌村村主任張國民家結出的“金元寶”

正如所強調的,“産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衆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發展扶貧産業,重在群衆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産業鍊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确保貧困群衆持續穩定增收”,“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産業”,産業扶貧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近年來,隆昌村走出了一條以“牛馬經”産業為引領的緻富路。目前,該村馬存欄2600多匹,牛950多頭,羊7800多隻,豬、雞、鴨、鵝更是遍地開花,養殖技術實現标準化,本土化,生态化, 憑借“牛馬經”産業,全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1萬,較以前收入翻了幾翻,用史大勇父親的話說,“這是以前連地主都不敢想的生活讓我們過上了,不感謝黨我們還能感謝誰”。

從20世紀90年代起,隆昌村黨支部便開始引領村民發展家庭養殖産業。村幹部和黨員率先示範,小範圍養殖,進行示範引領,看到效益後,村民們便自發跟進養殖。

“根據産業需要,村裡還按照專合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老年人及個體工商戶等精準分類設置4個黨支部、5個黨小組。”隆昌村黨總支書記叢國柱說,将支部建在産業上,以紅色基因引領産業發展,堅持“圍繞産業抓好黨建,抓好黨建做強産業”,依托黨支部和黨小組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

在陝西考察期間,曾點贊柞水的“小木耳大産業”;在山西考察期間,再次點贊“小黃花大産業”很有發展前途;在甯夏考察期間,強調“葡萄酒産業大有前景”。發展特色産業成為祖國大地脫貧攻堅戰場上一道靓麗的風景線,而在隆昌村,“牛馬經”同樣也發展成了“大産業”,承載着當地鄉親們的期待,堅實地走向小康生活。

“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好的生活條件與居住環境,一點也不比城裡差,大家都沐浴在黨的懷抱裡,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如今問起隆昌村村民,人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稿源:隆昌鎮隆昌村 孟兆民

編輯:烏伊罕、王美玲

蹄疾步穩打赢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牛馬經)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