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甚至可以說是下肢損傷中最常見的損傷,好發于運動人群,如果你是籃球愛好者大約有40%幾率會崴腳,而足球運動大約有20%的幾率發生崴腳,就連日常的跑步,如果你身體運動功能普通,平衡功能較差也可能有高達20%的幾率崴腳。
據統計,有70%的人群在一生中都經曆過崴腳的折磨,而在這其中,“崴腳”的大多數人都經曆的是外側踝關節扭傷。那麼對于外側踝關節扭傷這樣一個高發的疾病來說我們該怎麼診斷及治療呢?俗話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接下來我們将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中心的專家解讀的一篇來源于《英國運動醫學》(影響因子=11.645,2018年全球運動醫學領域第一)的急性踝關節扭傷指南,接下來讓我們跟随專家一層層的揭開踝關節扭傷的神秘面紗!
一、什麼是急性外側踝關節扭傷
定義:
急性外側踝關節扭傷(LAS)是足部内旋時,引起足底朝向另一隻腳的一種稱反向扭傷。這類損傷通常導緻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受損韌帶通常包括三條: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跟腓韌帶。
正常的三條外側韌帶
扭傷時易損傷三條韌帶
嚴重者可以引起骨折,如:
撕脫性骨折:踝關節内附着胫骨到足部其中一塊骨的韌帶可能從胫骨上撕下一塊小骨片。
腓骨骨折:踝關節處或有時靠近膝關節處腓骨可能骨折。
還可能合并神經的損傷。
急性外側踝關節扭傷的分級及臨床表現
一般來說,我們根據臨床中患者扭傷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踝關節扭傷分級及臨床表現
分級 |
韌帶損傷 |
臨床症狀 |
康複時間 |
一級 |
輕度撕裂 韌帶拉長,撕裂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 踝關節功能較穩定 |
踝關節疼痛或腫脹不嚴重,一般無淤血和關節不穩。負重或行走沒有困難 |
數小時或者數天 |
二級 |
部分撕裂 産生不同程度的踝關節不穩定。 |
踝關節通常腫脹并淤傷,負重或走路時通常疼痛且困難。 |
4–6 周 |
三級 |
完全撕裂 關節嚴重不穩定,可能同時伴随骨折及神經損傷。 |
整個踝關節可能腫脹并淤血。踝關節不穩定,并且患者不能負重,關節運動功能喪失。 |
6–8周及以上才可愈合 |
二、指南推薦要點
01、危險因素
誘發急性外側踝關節扭傷的危險因素被分為了兩大類,一類稱之為内部因素,另一類為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1)踝背屈活動度受限
(2)姿勢控制/平衡受損
(3)低BMI(較輕的體重)
(4)女性有更高風險
外部因素:
主要為運動的類型。發病率最高的是特技飛行、籃球、 排球、田徑運動和攀岩,而這些運動中起跳後的落地是最為重要的危險因素。其次,女性的愛美也會導緻扭傷,高跟鞋就是關鍵的作祟因素。
02、預後預測因素
以下因素都很大程度上讓急性外側踝關節扭傷的預後變差及轉變為長期的慢性踝關節功能不穩。
(1)扭傷後參與高負荷的體力活動;
(2)首次發生扭傷後 2 周内無法完成跳躍和着地;
(3)動态姿勢控制不穩;
(4)踝關節扭傷8周後仍有關節韌帶松弛不穩定;
(5)髋關節運動學改變。
03、診斷方法
(1)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如果臨床評估延遲了4~5天,可采用前抽屜試驗,靈敏度(84%),特異度(96%)。
(2)推薦應用渥太華原則(Otawa ankle rules, OAR)以判斷是否有踝足部骨折的可能,是否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踝關節扭傷一周内,OAR是項可靠性高的檢查。
OAR具體内容:
1、內踝及以上6cm範圍是否存在骨性壓痛;
2、外踝及以上6cm範圍是否存在骨性壓痛;
3、足舟骨是否存在骨性壓痛;
4、第五跖骨基底是否存在骨性壓痛;
5、是否能負重步行至少四步。
04、治療方法
1、不推薦單獨應用RICE(休息、冰敷、加壓、擡高)原則;應咨詢專業醫生結合運動治療獲得更好的效果。
2、短期内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以減輕疼痛腫脹(<14天),但需要控制劑量,避免影響自然愈合過程,避免過度冰敷。
3、強調使用外部支撐物而非卧床制動休息。若疼痛腫脹明顯必須制動,也應将制動時間控制在10天以内。建議使用功能支持4-6周。踝關節支架(系帶支具,半固定支具)的使用效果最好。
4、結合神經肌肉和本體感覺訓練以改善關節功能,可以減少再次扭傷的風險。
5、手法治療可短期改善踝關節背屈活動度,減輕疼痛;結合運動治療效果更佳。
6、手術治療預後佳,但不作為首選。除非是存在慢性踝關節不穩且保守治療無效;對于職業運動員,可選擇手術治療以确保更快恢複,重返賽場。
三、專家總結
踝關節扭傷在我們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由于這樣目前醫療健康科普的局限,很多患者簡單把它當成了“小毛病”,自己去處理,但治療方式卻僅限于卧床、冰敷和各種市面活絡油等治療,但這樣不科學的方式往往會加劇踝關節損傷程度,本來簡單的“崴腳”漸漸發展為長期反複的踝關節功能不穩定,本來可以挽救的運動功能也被耽誤,昔日的運動健将也不複當年之勇。所以,一旦熱愛運動的你或者家人發生踝關節扭傷,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讓自己的經驗療法成為腳踝殺手!
作者簡介
鄭小飛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
運動醫學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
研究生導師
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廣東醫院最強科室之實力中青年醫生
擅長:
關節鏡下微創治療凍結肩(肩周炎)、肩峰撞擊症、肩袖損仿、肩關節不穩等肩關節疾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前後交叉韌帶斷裂、半月闆損傷、軟骨損傷、髌骨脫位、腘窩囊腫、滑膜炎等膝關節疾病以及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肘關節僵硬、踝關節扭傷及股骨頭壞死、髋關節撞擊綜合征等其他關節疾病。其中全關節鏡下 Latarjet手術、巨大肩袖修複等手術代表關節鏡微創技術已跻身國内一流水平。
課題: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及廣東省科技計劃等基金多項,核心期刊發表論著31篇,其中SCI論著9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參與編寫《肩肘膝運動醫學手術技巧》等專著4本,獲得軍隊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成果4項。
來源:關節之聲
聲明:此文内容及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線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