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7 07:05:29

唐代佛教興盛,因此留下了許多文物,在這其中不乏藝術造詣頗高,技巧精湛的藝術作品。

譬如我們熟知的用于供奉釋迦牟尼的八重寶函,武則天根據自己樣貌雕刻的盧舍那大佛等。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1

而在如此衆多的佛像當中,造型最大,氣勢最為恢弘的一座便是位于四川的樂山大佛,而這尊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也留下了不少的傳說與故事。

屹立千年不倒的樂山大佛

南方地區多雨,這一點在四川地區也并不例外。尤其是修建大佛的樂山地區,其受到季風以及梅雨季節的共同影響,水汽容易聚集從而産生較大範圍的降雨。

根據氣象部門公布的相關信息,這一地區年均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濕潤且多雨。

而一直以來,北方地區的幹燥氣候使得石刻雕像不易受到流水侵蝕的影響,因此能夠保存較久的時間。

那麼位于南方多雨地區的樂山大佛有着怎樣的“黑科技”能夠在千年曆史當中屹立不倒,至今仍舊能保持比較完整的形象呢?

在了解這一問題之前,首先需要介紹一下樂山大佛。作為中國境内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真實的名字是嘉州淩雲寺大彌勒佛像。

不過随着曆史的推移,樂山大佛這一名字逐漸取代了其原本的學名,被人們所熟知。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2

樂山大佛高71米,位于四川樂山三江交彙之處。而這尊大佛是一尊彌勒佛佛像,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佑來往船隻的平安航行,有着美好的寓意。

其最早興建于唐開元元年(713年),建造了近九十年直到唐貞元十九年(800年)才完成整個大佛的建造工作,其工程量之大可見一斑。

樂山大佛整個在臨江石壁上開鑿,工程難度在現在看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不要提唐朝時期,現在的我們無法想古人開鑿過程當中遇到了怎樣的困難。但是可以說大佛的開鑿成功,正是當時古人智慧的結晶。

大佛建造之初,一共有兩重保護方式流水侵蝕,風化等不利因素對于大佛本身的侵襲,第一是圍繞大佛建造的木制的保護建築——天甯閣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3

另一則是大佛本身圍繞佛像石刻建造的排水系統,最後還有就是大佛本身建造地點的選擇,這三道“防線”共同鑄就了大佛屹立千年的秘密。

首先就先來說一說這“天甯閣”,1962年,當地考古機構曾經組織過對于大佛的修繕工作。根據當時的修繕參與者回憶,在大佛的胸口正中修建有“藏髒洞”。

根據以往的考古情況來看,其中應當藏有五谷,五金或者是絲織品等。不過随着歲月的變遷,這些東西在樂山大佛藏髒洞當中已經難覓蹤影,隻發現了半部殘損的石碑,而其中記錄的正是宋代重修“天甯閣”的記載

原來唐代樂山大佛最早設計的時候,曾經圍繞大佛建造了木制的保護建築,叫做天甯閣。但是随着後來缺乏維護以及戰火的影響,木制建築腐朽倒塌,大佛才成為了現在這一模樣。而宋代時曾經有人重修天甯閣保護大佛,留下了殘損的石碑,這才被後人所知。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4

而這一說法除了石碑這一證據之外,在大佛的胸部,膝部,膝部以及腿部多處發現了殘存的樁洞,也就是當年修建天甯閣所留存。

雖然随着時光的流逝,原本的木質結構已經消失,但是這些樁洞的存在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木制保護建築的存在,而這也就成為大佛屹立千年的第一道保護措施。

不過顯然,單獨依靠木質結構是沒有辦法支持大佛走過千年歲月的。因為木質結構的保護建築在陰雨天氣當中,如果失去人為維護,那麼就将很快腐朽并倒塌。

同時在幹燥天氣當中也容易因為雷擊等因素被引燃,因此縱然天甯閣對大佛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并非決定性因素。除了外部的保護建築之外,大佛内的建造設計更是令人啧啧稱奇。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5

在巨大的佛像内部其實另有玄機,圍繞大佛的建造,古代工匠設計建造了一整套完備的排水系統。正是因為這樣一套排水系統的構建,才幫助大佛在曆經千年的風雨仍舊屹立不倒。

根據公布的相關資料顯示,大佛設計了數道排水溝渠。

其中部分位于佛像頭部,佛像體内也開鑿了大量的排水孔洞。除了腰腹部地區有一層大概兩米的積水帶之外,整個佛像即便遭遇雨季,也能保證排水系統的正常工作。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古人的智慧,早在大佛建造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較為先進的排水解決方案。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6

大佛能夠屹立千年的最後一點原因,秘密則在于其修建地的選擇。樂山大佛修建于三江交彙之處的崖壁之上,面朝江面。同時值得尤其注意的一點在于,大佛修建的岩壁其材質為砂岩,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修建在河道周邊使得大佛避免成為洩洪道的“犧牲品”,較大程度地避免了流水沖擊的影響。同時,砂岩的材質具有防潮,吸水,不易生長青苔的特性。在降低了大佛受流水侵蝕影響的同時,也避免了植物生長對于大佛的影響。

再加上大佛的修建地位于四川,受戰争影響較小,因此大佛沒有像是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一樣損毀于戰火。同時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從古至今,當地人一直沒有放棄對于大佛的修繕工作。由此來看,大佛能夠保存至今,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7

閉眼掉淚背後的真實原因

有關于樂山大佛有過不少的傳說,其中最為知名的莫過于大佛“閉眼掉淚”的傳說。相傳大佛在遇到大災大難的時候,會閉上眼睛流出淚水以此來表達對于世人的憐憫之心。那麼真實情況真的如同傳說中那樣,大佛“通靈”悲憫世人嗎?

根據記載,樂山大佛建國之後一共出現過四次“落淚”,最近一次是在22年前的2000年,最遠的一次發生于1962年,其餘兩次則分别發生于1963年和1976年。而其中網絡上拍下照片最為廣泛流傳的一次,正是發生在2000年。

于是就有一種說法出現,就是1962和1963年大佛流淚對應的是三年自然災害,1976年對應的是唐山大地震,2000年對應的世紀之交。大佛因為憐憫世人而落淚。這種說法顯然是迷信的産物,在科學角度來看是沒法站得住腳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大佛出現流淚的情況呢?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8

首先要說明的是,大佛流淚憐憫世人寄托了人們對于佛像的美好想象,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去肯定的。但是如果要将其與所謂的災難與憐憫挂鈎,那麼第一是不科學,第二是有些牽強附會,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從氣候條件來看,樂山地區位于南方多雨地區,降水量比較大,且多集中在夏季。根據記載的情況來看,大佛流淚也是出現在這一時間段。由此可以推測,大佛落淚與降雨有着較為密切的關系。

樂山大佛主體為砂岩,而砂岩的主要成分包括矽,鈣以及氧化鐵和部分的黏土。而鈣與酸性物質産生反應會導緻産生類似淚痕的痕迹,而樂山大佛的“流淚”正是基于此。

根據資料查詢我們不難發現,從1960年開始,國内鋼鐵生産産能逐漸增加,同時工業體系建設逐漸完備。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9

四川也承擔了其中的部分任務,而從1975年開始,四川攀枝花鋼鐵廠完成了從産鐵,到産鋼材的華麗轉身,産能逐漸增加,冶金産業導緻了酸雨的産生,最終産生了大佛流淚的結果。

可以說,大佛流淚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其實是由于工業活動導緻的結果。而所謂的大佛“閉眼”其原理也與此類似,1962年國家組織了對于大佛的修繕工作,針對眼睛部分進行了顔料修補,再加上酸雨侵蝕的作用,最終留下了大佛“閉眼”的傳說。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樂山大佛閉眼流淚的傳說是在建國之後才流傳出來。因為在建國之前,大佛整體修繕情況并不好,呈現出較為破敗的境地。因此眼部的顔料并未填補上色,自然也就無從閉眼。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10

酸雨加上大佛本身的砂岩材質,最終導緻了流淚閉眼傳說的産生,而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隻在一些特定年份特定時間才發生這一現象。

因為酸雨産生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這一傳說真的與天災人禍有所聯系,大佛流淚的時間也應當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與關聯性,同時建國前也應當有相關的傳聞,而非像是現在這樣無序。由此來看,樂山大佛比議案流淚的傳說是可以通過科學進行解釋的。

樂山大佛的修繕與保護

建國之前,樂山大佛就曾經在1914年和1932年進行過兩次修補。這其中1914年那次修補,是大佛第一次出現在現代的照片當中。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11

可見,大佛在當地人的組織之下,一直被修繕和保護着,這也是大佛能夠流傳千年的原因之一。

建國之後,從1962年到2022年的60年間,大佛先後經曆了八次修補工作,而最近的一次修補就發生在2018年。這一次的修補由中鐵西北研究院負責執行,或許這一次的修補隻是大佛修補過程當中的一個縮影。

18年這一次對于大佛的修複是一次搶救性修複,從确定修複到方案制定,整個流程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雖然工期緊任務重,但這一次的修複仍舊經過了文物保護專家以及工程專家的細心論證,最終才确定了大佛修複的方案。

其中争議最大的位置是針對大佛胸腹部的修複,由于排水設計問題,大佛胸腹部存在有一條寬度約為兩米的積水帶,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開裂現象,開裂面積達30平方米。當時的加固支撐材料有三種選擇,竹子,白蠟杆和鋼筋。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12

鋼筋是最早被排除的,因為文物修複遵循修舊如舊和臨時性修複的原則,需要盡可能避免對佛像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本地文保專家傾向于竹子,工程專家傾向于白蠟杆,因為竹子更容易開裂,所以白蠟杆成為了修複大佛的最好選擇。

然而大佛實際情況比想象中更為嚴峻,大部分的修複地區承載壓力較小,使用白蠟杆能夠較好地完成修複工作。

但是在大佛的衣服領子的褶皺處需要承載的重量達到百餘斤,這顯然不是白蠟杆所能承受的。

因此在經過讨論之後,工程團隊在這兩處地方埋下了兩根鋼筋,用以支撐重量。

其實這并非是第一次将現代工程材料用于大佛的修繕工作當中,早在2001年的第七次修複當中,工程人員就曾經試圖解決大佛積水區的問題,從而從根本上避免流水侵蝕對于大佛主體的影響。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13

為此他們在大佛的胸腹部埋下了數根PVC管道,不過可惜的是,兩三年後管道被植物堵塞,這一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

而針對排水問題,18年的選擇則更為審慎。工程團隊在大佛體内埋下了十二根麻繩,這一經驗來自北方,期待這種排水方式能夠幫助大佛減輕病害。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大佛的修建有不少人提出了重建佛閣的方案,但是從實際角度出發,建設對于基岩的大規模破壞,其實最終的結果反而并不利于大佛的保護。

除了排水之外,大佛的修繕還需要面臨另一個麻煩,那就是植物。根據統計,在修繕之前,大佛身上生長着超過五十種植物,其中包括雜草,地衣,苔藓等。

樂山大佛為何屹立至今(樂山大佛屹立千年不倒)14

而這些植物的根系侵入大佛的岩體,導緻産生裂隙和松動,對大佛産生了較大程度的危害。工程團隊先是用蒸汽軟化植物再進行剝離,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

千年屹立不倒的樂山大佛,其背後并非是自然的饋贈而是無數中國能工巧匠的智慧結晶。

從修建到修繕,從建造到保護。中國用樂山大佛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是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相信在無數文保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樂山大佛将會迎來更好的明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