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餘鵬飛】近年來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南海吹填造陸等領域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外交姿态,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中國應該放棄“韬光養晦”的外交路線。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8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外交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積極進取、開拓前行,正在走出一條有着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複興的“中國夢”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選擇是堅持自身的和平發展,同時推動世界的和平發展;基本原則是合作共赢,構建以合作共赢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主要的路徑是建立形式多樣的夥伴關系,倡導結伴而不結盟,對話而不對抗;價值取向是堅持正确義利觀,在國際事務中主持公道、弘揚正義,在國家關系中義利兼顧、以義為先。
對此,著名學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國富在接受環球網記者的采訪時表示,新時期的中國外交将是“韬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相互并存。中國外交的重心旨在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無論任何時候,中國都不會忘記那些幫助過中國的第三世界國家。
李國富認為,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不短提升。當前中國外交的特色分為兩個方面:“韬光養晦”與“有所作為”,這是中國當前實力、國際環境等各方面因素所決定的。實際上它也是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恰當反映。
如何理解“韬光養晦”與“有所作為”,或者說什麼時候“韬光養晦”,什麼時候“有所作為”,李國富表示,并不是說與中國切身利益密切相連時就“有所作為”,更不是與中國國家利益無關時就“韬光養晦”。中國的外交不以是否與自身切身利益得失為标準,而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地位、甚至是不同問題作出相對應的切實可行的方案。中國謀求的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李國富還表示,經濟實力不是影響中國外交方針的唯一标準,随着中國的崛起,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也就越大。國際社會期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李國富指出,經濟實力在推動中國外交戰略的轉變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力越大,社會責任就越大”,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無論中國發展到何種強大,中國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發展中國家的出身,更不會忘記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第三世界國家和朋友。中國的外交緻力于構建穩定和平的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大格局對于實現中國“兩個一百建設”至關重要。“互惠互利”、“實現雙赢”是中國發展與周邊各國外交等領域的宗旨。
責編:餘鵬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