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清朝一個名叫朱國福的人對戰外國拳王,僅用四招就讓對方毫無招架之力,這一故事是否屬實?
朱國福的名氣在我國近代的武學界并不大,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他确實也為中國傳統武術的發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而且朱國福也和孫殿堂等一衆元老級宗師一樣,為維護中國武學的尊嚴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其實朱國福并不是一個練習武術的好苗子,因為他從小就體弱多病,很多人認為朱國福甚至活不到成年。
他的家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于是便想要讓朱國福拜師學武,通過修煉武術來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誰知朱國福這一練竟一發不可收拾,不僅重獲健康,而且還在師傅的建議下走上了習武之路。
朱國福最開始修習的是形意拳,學成之後朱國福便辭别恩師,獨自一人走上江湖。
由于朱國福謙遜好學勤奮刻苦,所以很多有名的武術大師都願意傳授給朱國福一招半式。
就這樣,朱國福集百家之長,不僅将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等各式各樣的古代拳法熟記于心,而且還精通各種武器,算得上是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
他也有了一定的名氣,為了維持生計,朱國福當了一名镖師負責運送貨物。
古代镖師這一行業的危險系數很高,除非自身有着強大的實力,否則在運镖的過程當中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
好在朱國福實力強勁,他運送的貨物從未有一次失手。也正因如此,朱國福在镖師界的信譽很好。
但清朝沒落之後,镖局以及镖師也被曆史淘汰,朱國福沒有經濟來源,隻得前往當時一個民間武術組織拜師學藝。
希望能夠暫時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在學藝期間,朱國福的人品以及對于習武的執着精神打動了當時著名的武學名門大師李存義。
李存義不僅與朱國福成為了忘年交,而且還将自己的畢生所學傳授給了朱國福。
李存義死後,朱國福成為了他唯一的親傳弟子,雖然當時朱國福單從實力這方面來看,算得上是武學界數一數二的人物。
但是他并沒有因此驕傲自滿,而是一直勤學苦練。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提高國力,朱國福還創辦了講武堂。
希望能夠将自己的習武心得傳授給更多的人,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感受到習武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整體國力,挽救國家和民族于危難之中。
朱國福的愛國之心不隻體現在這一方面,相傳他曾經與一外國拳師單挑,僅用四招便讓拳師失去了還手能力。
其實朱國福最開始是想要學習法國的拳擊技術,于是他便花重金聘請了一位法國的拳擊冠軍。
誰知這名拳擊冠軍絲毫不将中國傳統武術放在眼中,雖然他受聘于人,不過對于朱國福卻沒有半點尊敬。
甚至在朱國福面前大言不慚的嘲諷中國傳統武術隻不過是華而不實的花架子,面對外國人的侮辱,朱國福自然不肯忍讓。
于是便相約與這名外國拳擊冠軍對決,雙方交手那天人山人海,人們都想看看中國傳統武術與外國的拳擊技術到底誰更勝一籌。
交戰開始,朱國福在靈活躲閃對方攻擊的同時迅速出手,僅用四拳便讓之前不可一世的法國拳王再無還手之力。
此次對戰結束之後,朱國福也不學習國外的格鬥摔跤技術,而是繼續弘揚國内的傳統武術,并立志要讓傳統武術再現繁榮,雖然朱國福的名氣不大,但他對中國傳統武術所做出的貢獻卻非常沉重。
近些年來不斷出現傳武對戰現代搏擊,太極對戰散打,詠春對戰搏擊之類的事情。其實就功夫本身來說,并沒有真假之辯。朱國福赢了法國拳擊,他的功夫就是真功夫,拳擊就是假功夫,反之,今天的散打戰勝了詠春,也不能說散打是真功夫,詠春是假功夫,輸赢的本質,還是武術家自己的實戰能力決定的。
舉一個影視作品中的例子,太祖長拳是少林寺最初級的一套拳法,但喬峰卻能憑借其中的三招兩式,打敗少林高僧。而虛竹大戰鸠摩智時,由于外家功夫知之甚少,僅憑一招黑虎掏心的初級招式,就能和身兼數十種功夫的鸠摩智打成平手,這些并不是說他們練的是真功夫,而是自己本身強大内力的支撐導緻的。
對于我們而言,雖然沒有那些神乎其神的内力做支撐,但踏實的基本功,驚人的耐力,強大的爆發力都能作為我們赢得對抗的主要條件。有了這些,無論你是練形意八卦太極也好,或是練散打柔道泰拳也好,都能在對抗中展示出非凡的實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