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土地市場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樓市的好壞,決定了未來房價的漲跌。那麼今年的土拍市場怎麼樣呢?會像一些人說的那樣,樓市開始回暖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最近,全國十餘座城市的第二輪或者第三輪集中土拍基本都完成了。對此有媒體總結如下幾個字:央國企、地方城投托底。
衆所周知,土地算是一級市場,房企們對土拍的态度如何,就能看出來他們對未來市場的态度怎麼樣。如果拿地積極,并且頻繁高價拿地,那自然是有“内部消息”,對未來的房地産有自信。反之,那就說明涼涼了。
縱觀全國這10餘座城市的集中土拍結果,基本上很少看到民營房企的影子。大多數當地自己左手倒右手,或者時候國企央企來底價拿走,還有不少流拍的地塊。
不知道這種糟糕的市場還能堅持多久,但我們知道的是,三四線樓市基本上快“撐不住了”。
三四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不一樣,他們的市場規模很小,購房需求就那麼多,再加上不斷有人離開去往大城市,那未來的房地産市場就更看不到未來了。
當行情好的時候,三四線樓市是上漲最慢的,需要等到一二線漲完才能輪到三四線樓市漲;但是下跌的時候,确實三四線樓市先下跌,并且下跌的更厲害。
當初每平米可以漲二三千,如今可能每平米下跌三四千。一位老家的售樓部負責人表示,縣城房價之所以會下跌這麼厲害,其實這是一個長期的積累一下子爆發出來的結果。過去七八千元的售價,現在一下子降到了五千萬左右,甚至有一些開發商直接按套賣,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售價直接降到50萬元。
50萬元在二線城市可能隻是一套房子的收入,但是在三四線樓市卻可以直接買一套房。
對此,著名的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未來買房要遵循三個20%,即選擇20%的城市、20%的房企和20%的房子。他認為隻有人口能持續流入,經濟發展潛力大的城市,其房地産才有未來;而那些三四線城市人口持續流出,沒有支柱産業,未來房價隻會越來越低,人口也會越來越少。
然而他在2020年初可不是這麼說的,那個時候他說過一段話:房地産支柱地位100年不會變,房地産這個東西,聞着臭,吃着香。誰吃誰知道。整天嚷嚷臭的,都是因為沒有吃一口。
這段話讓我記憶猶新,看的出來這位專家是非常看好房地産行業發展的。但是随着最近幾年樓市逐漸下行,他也承認了自己之前錯誤的觀點。
其實央媒《經濟日報》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未來那些人口能保持淨流入的城市,其房地産市場依然會有一個好的發展。而三四線樓市則更多是一個相反的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