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部分展示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下載
知識點一空氣的成分
1.空氣是由什麼成分組成的
【化學家】
【實驗操作】
(1)将少量汞放在密閉的容器裡連續加熱12天;
(2)收集汞表面生成的紅色粉末,放在容器中加強熱。
【實驗現象】
(1)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态汞變成紅色粉末,同時密閉容器裡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1/5。
(2)得到銀白色液體和一種氣體,而且氣體的體積恰好等于密閉容器裡減少的體積。
【實驗結論】
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實驗反思】
【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的結論。
2.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藥品選擇】
①該物質在空氣中能燃燒且隻與氧氣反應;
②該物質燃燒後生成物最好為固态,不能為氣态。
【實驗原理】
利用可燃物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密閉容器中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容器内水的體積即為減少的氧氣的體積。
【實驗裝置】
①儀器:集氣瓶、燃燒匙、玻璃導管、燒杯、彈簧夾、膠皮管
②藥品:紅磷、水
③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
①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間5等分,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③點燃燃燒匙内過量紅磷後,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塞緊塞子,觀察紅磷燃燒的現象;
④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後,打開彈簧夾,觀察實驗現象及水面的變化情況。
【實驗現象】
紅磷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産生大量白煙,并放出熱量。打開彈簧夾後,燒杯中液體被倒吸入集氣瓶中,約占集氣瓶内原有空氣總體積的1/5。
【實驗結論】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實驗反思】
(1)實驗時,需要加入過量的紅磷,為什麼呢?
(2)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什麼?
(3)實驗時,若裝置氣密性不好,對氧氣含量的測定會有什麼影響?
(4)實驗後,集氣瓶中剩餘氣體主要是什麼?該實驗說明這種氣體有什麼性質?
【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空氣組成
空氣的成分 |
氮氣 |
氧氣 |
稀有氣體 |
二氧化碳 |
其他氣體和雜質 |
體積分數 |
78% |
21% |
0.94% |
0.03% |
0.03% |
4. 物質的分類——混合物、純淨物
項目 |
混合物 |
純淨物 |
組成 |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組成不固定 |
由一種物質組成,組成固定 |
表示方法 |
無固定符号 |
用專門的符号表示 |
性質 |
無固定的物理性質,混合物中各物質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 |
有固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
舉例 |
空氣、海水、鋁合金、礦石等 |
氧氣、二氧化碳等 |
聯系 |
混合物分離成為純淨物;純淨物混合成為混合物 |
1.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約占空氣總體積1/5的氣體是( )
A.N2 B.CO2
C.O2 D.稀有氣體
【答案】C
【解析】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的結論。故選C。
2. 如圖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裡氧氣體積含量,有關此實驗結論與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質量的1/5
B.此實驗證明,反應後剩餘的氣體既難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
C.該實驗中的紅磷還可以用木炭來代替
D.若該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能是紅磷過量
【答案】B。
【解析】A、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而不是質量)的1/5;B、足量的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後熄滅,說明剩餘的主要氣體氮氣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且進入的水約占集氣瓶體積的1/5,水不再繼續進入,說明氮氣難溶于水;
C、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雖除去氧氣,而增加了新的氣體,沒有形成壓強差,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D、紅磷過量,才能完全消耗裝置内的氧氣,若該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不可能是紅磷過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3.測定空氣裡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和步驟如下:(已完成裝置氣密性檢查)
①在集氣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
②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③點燃燃燒匙内的紅磷後,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觀察現象;
④紅磷熄滅後,立即打開彈簧夾,觀察現象。
其中有錯誤的實驗步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A.①在集氣瓶内加入少量水,防止熱的生成物落到瓶底,使瓶底受熱不均而炸裂;因為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五分之一的,為了觀察水進入瓶中的體積,将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不符合題意;B.②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防止膠皮管漏氣,不符合題意;C.③點燃燃燒匙内的紅磷後,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減少紅磷燃燒放熱使氣體逸出,減少誤差,不符合題意;D.④紅磷熄滅後,立即打開彈簧夾,做法錯誤,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水進入集氣瓶的體積會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題意。故選D。
1.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試管的容積為50mL,注射器的活塞實驗前停在25mL處。容器内紅磷足量)。用酒精燈加熱裝置中的紅磷,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束,試管冷卻,可觀察到裝置中活塞最終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
A.20 mL處 B.15 mL處 C.10 mL處 D.5 mL處
【答案】C。
【解析】試管的容積為50mL,注射器的活塞實驗前停在25mL處。容器内紅磷足量,用酒精燈加熱裝置中的紅磷,紅磷燃燒消耗裝置内的氧氣,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束,試管冷卻,由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減少的體積為(50mL 25mL)×1/5=15mL,則可觀察到裝置中活塞最終停留的接近刻度是25mL﹣15mL=10mL。
2.圖中乙裝置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改進裝置(電熱絲通電引燃紅磷),與甲裝置相比,改進後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束後觀察到從燒杯中進入集氣瓶内的水的體積仍明顯小于瓶内原空氣體積的1/5,請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答案】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确度;操作簡便;減少污染(答出一點,答案合理即可) 裝置的氣密性差;紅磷量不足;裝置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至少答出兩點,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乙裝置用電熱絲點燃,不能手動點燃,操作簡便,裝置密封性好,産生污染小,故圖中乙裝置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改進裝置(電熱絲通電引燃紅磷),與甲裝置相比,改進後的優點是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确度;操作簡便;減少污染。實驗結束後觀察到從燒杯中進入集氣瓶内的水的體積仍明顯小于瓶内原空氣體積的1/5,可能的原因是裝置的氣密性差;紅磷量不足;裝置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