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兒童的世界裡,萬物隻分好玩的與不好玩的,自由地玩陶土,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塊,一堆土經過兒童的勞動,變幻出一個個精美的造型,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新奇的事物。
對兒童來說,陶藝課不是做題目,必須有一個标準的答案,相反的,它沒有标準答案,也不一定要按照老師的原型做得很像,兒童豐富的創造力,才是陶藝的生命力。
▲籃子裡的小魚
▲金魚小姐和海螺先生
▲美麗的海洋公主
兒童在搓、捏、團陶泥的過程中,既能滿足觸覺饑渴、感知物體的屬性(冷與熱,軟與硬),又能鍛煉動手創作能力,所獲得的立體三維空間感和邏輯思維的發展,填補了美術的欠缺。更重要的是,陶藝活動所要求的立體觀察,不但有助于兒童進行平面繪圖,還可以培養他立體思維習慣,這對兒童日後的學習大有裨益。
❖那麼,什麼是立體思維呢?
答:立體思維也稱“多元思維”、“全方位思維”、“整體思維”、“空間思維”或“多維型思維”,是指跳出點、線、面的限制,能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要“立起來思考”。也就是說立體思維能讓兒童從多個角度,角色,心态,時間,文化,環境因素組合基礎上思考問題的一個過程,将所學知識縱向延伸,發展創造性思維。
▲會飛的綠龍
兒童陶藝學習大多數父母都擔心2個問題
問題一:陶藝和其他的智力開發遊戲有什麼不同嗎?
專家解答:著名心理學家認為手、眼、腦三者的協調能力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心智發展,但是手的觸覺發展是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因為安全、衛生的理由,部分父母還限制孩子用手去觸摸泥巴。當孩子看到未知又好奇的事物時,都會想用自己的手去摸一下,這是一種觸覺饑渴的一種表現。
例如:一個粗糙的玩具娃娃被孩子看到了摸到了,孩子就會将這種感覺記到腦海裡。當代孩子的的玩具大都是比較精緻的,而泥巴是一種比較接近自然的一種物質,它的可塑性更強,因此陶藝制作對于孩子來說是極其有利的,是發展孩子手眼配合認識事物的最佳方式。
▲我愛的一家
▲彩色的蝴蝶
問題二:孩子制作出來的作品沒有觀賞性
專家解答:父母都會普遍的認為像才是最好的,但是父母并不知道孩子的創造發展也是有其年齡特征的,而孩子思維形成所依賴的是經曆。
例如:在孩子3歲的時候孩子能夠用單手去制作出泥粒和泥條,但在制作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的了解泥的特性,怎樣去使用泥。父母要知道的是,學習陶藝就是一個促進思維發展,形成健康人格及審美情緒的一個方式,孩子的成果并非由一個作品所能表達衡量的。
▲海洋的魔法珍珠
▲長發公主的城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