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漲價我能理解,摩托車還要漲價,我實在理解不了。
幾天前,本田更新了進口摩托車的定價,不出意料的是本田金翼價格上漲了,不多不少漲幅正好5000塊錢。比如說,過去賣44萬的aigbag版,現在的價格是44.5萬。
按照官方的說法,漲價是因為芯片壓力太大,不得已調整價格,為的就是對沖漲價之後的利潤風險,簡單來說,芯片價格漲了,我的銷售成本也就漲了,這個成本得轉嫁給消費者。
理論沒問題,但金翼這種已經是利潤奶牛的車型還是一分錢利潤不能少賺,真的合理嗎?
完全不合理,但你拿他沒辦法,因為這個級别的旗艦就是本田金翼,哈雷滑翔、寶馬1600、印第安公路大師在它的面前已經被打的擡不起頭來,很顯然,隻有旗艦才有吃肉的權利。
作為進口摩托車,金翼雖然在國内賣的是40-50萬的價格,但真不是本田想賣這麼貴。
進口摩托車銷售成本真的很高,排量超過250cc的進口關稅就有45%,加上消費稅10%以及17%的增值稅,基本上綜合稅率就要達到90%左右。
也就是說,日本賣10萬的摩托車,在國内銷售的成本就是19萬,算上運費、裝卸費、利潤亂七八糟的,賣你20多萬真的沒賺多少錢。
金翼日本賣多少錢?
日本金翼價格是230萬日元,基本上價格在十多萬,算上亂七八糟的稅費、利潤等,在國内卻賣到了40多萬,當然,别人的10萬多摩托車真的不貴,但本田金翼可真是賺走了大量的利潤。
為什麼?主要是因為本田太強勢,不願意在這個價格上做妥協,基本上就是愛買買不買走人的态度,這個級别中買寶馬、哈雷的人太少了,基本上呈現本田一家獨大的狀态。
看見了沒,一家獨大就是這麼可怕。
其實就算是台灣省,金翼的價格也沒有那麼過分,基本上價格就是120萬台币左右,折算價格也都不到30萬,與國内的價格差距還有10萬。
摩托車在今天已經演化成為了有錢人的大玩具,尤其是金翼這種頂級玩具,能花40多萬買個本田摩托車的人,實力一定比花40多萬買寶馬5系的人強。
但國内摩托車有一個非常悲哀的現狀,那就是不管你多麼高貴、優秀的摩托車,在你登記13年之後,都要走進車庫或者報廢廠,13年報廢期決定了再貴的金翼,每年都會以飛快的速度折損。
這也就造就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明明有的金翼車況非常好,但就是已經按照報廢處理。
從設計強度上來看,本田設計金翼的時候一定是按照20年甚至25年标準來設計的,但國内13年就要報廢的确讓人痛心不已。
我見過很多車況非常好的摩托車,最後都不能上路行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