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蜀漢既有内憂也有外患。
内憂主要是南中地區(今雲貴一帶)的孟獲造反,外患則是與東吳和曹魏同時為敵!
諸葛亮
讓我們捋捋“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後,都發生了哪些改變了曆史走向的事兒?
公元220年,孫權襲取荊州,并殺害了荊州守将關羽。
同年,曹操病逝,曹丕篡位。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重新建立了“漢”政權。随即,劉備親自率領約四萬多軍隊伐吳。
公元222年,陸遜"火燒連營八百裡”,利用制造混亂打敗了蜀軍。
夷陵之戰
公元222年,因為和曹丕的矛盾激化,孫權派鄭泉拜訪劉備,劉備派宗玮回訪,但雙方的友好關系并沒有因此恢複。
公元223年,劉備托孤白帝城。諸葛亮派鄧芝訪問東吳,雙方恢複了“聯合抗曹”的同盟關系。
公元225年,諸葛亮“七擒七縱″,感化了孟獲,平定了南中。
公元227年,諸葛亮首次出兵北伐。
公元234年,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在北伐前線。
白帝城托孤
仔細一看,劉備托孤白帝城的時候,也正是蜀漢政權最最脆弱的時候!同時,也是諸葛亮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為什麼?
因為同時和曹魏和東吳為敵,很容易把蜀國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劉備在"夷陵之戰″全軍覆沒,蜀漢元氣大傷。要不是孫權目光短淺,拒絕把兒子孫登送到魏國做人質,惹惱了曹丕,導緻魏國和吳國反目成仇,沒準兒它倆早就聯合起來把蜀國滅掉了。
孫權
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漢室氣數未盡?但卻可說是蜀漢不幸之中的萬幸了!隻要孫權和曹丕反目成仇,蜀漢就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這是因為,雖然三國鼎立,但畢竟還是北方強南方弱,單憑孫權的實力還不足以抗衡曹魏!所以,孫權才迫切需要和蜀漢重新“聯合抗曹″。
不過,孫權心裡還是有底氣的——蜀漢和曹魏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它們不可能聯合起來對付東吳的!而實力弱小的蜀漢呢?它要想生存下去,也必須和東吳搞好關系,不能四面樹敵!
曹丕
面對強敵的威脅,弱國隻有合作才能生存下去!這個道理孫權明白,諸葛亮也清楚。
而相對于東吳,這個時候的蜀漢同時和吳魏兩國為敵,南中地區又發生了叛亂,所以更是迫切需要改變被動處境!
在共同利益大于彼此矛盾的前提下,諸葛亮又派鄧芝出訪東吳,孫權也樂得借此機會和蜀漢言歸于好。
三國鼎立
随着蜀吳兩國恢複友好合作,蜀漢政權又平定了内部叛亂。危機逐一得到化解,諸葛亮終于度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