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血型來源

血型來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09:06:37

01

不同的血型要吃不同的食物?

今天講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血型與飲食。

從幾年前開始,網絡上就有這樣一種聲音:不同的血型要吃不同的食物,有些血型,适合于吃肉;有些血型,适合吃素。這到底有沒有數據支持?

我查了一下文獻,基本的結論是:這些内容多半都是觀點,現有數據并不支持“血型飲食”這種理論。

1996年,美國人Doctor Peter J.D' Adamo,寫了

《Eat Right For Your Type》這本書,到目前為止已經賣了700萬冊,有60多種語言的翻譯版本。顯然這是非常暢銷的一本書。大家對自己的血型和飲食,都非常關注,所以才有這麼長遠的影響。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

這本書的主要思想是:

O型血的人要吃肉,适度脂肪,限制谷類、豆類和奶類,而不吃小麥,現在很多人執行的“舊石器飲食”,或者 “低碳水飲食”,“生酮飲食”,都屬于這一類。因為同時還不能吃麸質,也就是“無麸質低碳水飲食”。

A型血的人正好相反,要采取0或者低動物蛋白,就是吃素,少脂肪。中高谷類和豆類;不吃小麥。這個有點兒類似于我們所宣傳的素食或純素,再加上無麸質。

B型血的人是中等動物蛋白、中低脂肪、中等的豆類和谷類,可以吃小麥。這種飲食,與現在比較流行的各種飲食方式,沒有什麼重合,采取這種“B型飲食”的人比較少。

AB型血的人,低中動物蛋白,尤其要避免紅肉,有點兒接近A型,但比A型可以多吃一點點動物蛋白,包括肉、蛋、奶。中脂肪,低中等的豆類和谷類,小麥對他們是無害的。這種飲食,也跟任何現代流行的飲食沒有相重疊。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2

02

了解血型的曆史[1]

到底這個有沒有道理?我們先從血型的曆史開始講起。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3

在上世紀初發現了血型系統。大概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有些戰士受傷需要輸血,發現隻有血型相同,才能夠相互輸血,而不出現問題。同時人們發現有些人是萬能受血者,有些是萬能輸血者。

後來到了一九五幾年,科學家發現,不同血型的血不能夠互輸,是因為我們的紅細胞表面,有一種多糖的抗原,也就是A、B抗原。實際這種血型抗原,不光存在于我們的紅細胞表面,也存在于血小闆、白細胞、血漿蛋白、還有一些組織細胞的表面,甚至身體的一些體液:包括乳汁、唾液、汗液等等,都含有血型抗原。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4

如果你是A型血,你就有A抗原,但是沒有A的抗體,因為如果你同時有A的抗原和抗體,那就出現自身免疫的反應了;

而B型的人,有B的抗原,沒有B的抗體。但他們有A抗體,這不會給他帶來什麼問題;

AB型兩種抗原都有,但兩種抗體都不存在;

O型正好相反,兩個抗原都沒有,但是有兩種抗體。

這就是ABO血型系統。

除了ABO血型系統以外,還有其他的,比如我們熟知的RH血型、MN血型等等。也就是說,我們紅細胞表面不光有ABO這套血型的抗原,還可能有其他的一些血型抗原,這些抗原的存在,也可能造成輸血的時候,因為血型不匹配出現凝血反應。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5

80年代的日本電視劇《血疑》,女主角的血型是RH陰性AB型,RH陰性血,又被稱為“熊貓血”,發生概率是1%,而AB血型隻存在于十分之一的人群,所以RH陰性AB型血,是非常罕見和稀少的。

03

全世界血型的分布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6

這是全世界ABO血型的分布。比如中國北京的人, ABO的比例是多少?O型29%,A型27%,B型32%,所以這三個基本上都是差不多,而隻有13%左右屬于AB型。

而中國廣東人,O型的比例比較大,達到46%。但是AB型的比例更小,隻有6%。A型和B型相對被O型擠占。總的來講,在我國南方,O型的比較多;北方相反,是比較均衡的狀态。

如果把東方人平均起來,你可以發現,O型約占40%,A型、B型各27%、28%,AB型的隻有5%左右。總的來講,AB型的确是比較稀有的血型。

除了東方人,我們發現,白種人以A型和O型為核心;而黑人O型比例比較多,跟東方人有點接近。墨西哥人也是跟東方人比較接近。隻有白種人的A型更多一點。這是全球的ABO血型的分布。

04

血型與疾病的關系

不同的血型狀态,我們自身凝血風險可能不一樣。ABO的凝血相關因子有兩個:一個叫因子VIII,另一個叫因子von Willebrand (vWF)。這兩個因子,都是血液裡的補體,補體被激活後,幫助血液的凝結。而ABO血型,會決定這兩種因子在我們血液有多少,進而有可能顯著地影響靜脈血栓的風險。尤其AB型比其他血型,發生靜脈血栓的幾率就更高一點兒。比起O型,其他血型有冠心病發病升高的趨勢,這是在201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2]。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7

ABO血型與冠心病到底有什麼關系?這是發表在2016年的荟萃分析[3],涉及17項研究22萬人。結果發現,A型的人冠心病風險顯著增加14%;O型顯著降低15%。所以O型比起A型,确實在發生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一些優勢。

我們再看看ABO血型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這也是一個荟萃分析[4],涉及了15項研究,結果發現B血型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O血型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8

所以對于這兩類疾病,O型都是有一定的優勢。B型更容易得糖尿病,A型更容易得冠心病,這是荟萃分析的結論。我們大量引用荟萃分析,可以給出更可靠的數據。

我們再看癌症,肝癌是我國的高發癌症。這項荟萃研究包括了7篇文章接近10萬人[5],結果發現,肝癌人群中,O型降低24%的風險,而其他血型沒有關系,也就是說和普通人群沒有差别。我們再看胃癌[6]:A型會增加19%的風險,而AB型會增加9%的風險。所以O型仍然是一個比較優勢的血型。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9

再看看其他癌症[7],胰腺癌、胃癌、乳腺癌、食道癌、卵巢癌、直結腸癌、肺癌、咽喉癌,降低其風險的血型都是O型。但是升高風險的血型,基本都是A,有個别是B,所以A型血的人有癌症風險增加的傾向。跟心髒血管疾病的有點類似。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0

所以從心髒病、糖尿病和癌症,我們最關心的三大疾病來看,O型都有優勢。

再看幽門螺旋菌感染的風險。很有意思的研究[8], O型會增加幽門螺旋菌的感染16%。如果說O型血有缺點的話,這是其中一個,更容易得胃病。B型降低風險17%,AB型進一步的降低到29%。所以并不是O型,對于所有疾病都有優勢,但是對當今社會的主要疾病,O型确實有優勢。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1

瘧疾是紅細胞被病原體所侵染的疾病,所以有可能與ABO抗原有關。這個荟萃分析也就也涉及到21篇研究[9],結果發現O型也是降低瘧疾風險的血型。

ABO與血吸蟲病[10]。非O型,提高40%的血吸蟲病的風險,O型仍然是有利的。這是在2018年發表的荟萃分析。

先兆子痫是産婦高血壓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O型是降低先兆子痫的風險,A型增加,AB型的增加。同樣因為與高血壓有關系,這個結果跟上面我們講的,對于心腦血管疾病O型有優勢,是一緻的[11]。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2

産後抑郁。假如B型是1的話,A型會增加産後抑郁風險23%,AB型會增加産後抑郁的風險31%, O型會增加産後抑郁的風險30%;在産後抑郁上,B型是更有優勢的血型[12]。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3

剛才講産後抑郁,普通人怎麼樣?這篇文章涉及108個健康人[13],O型同樣更容易抑郁,所以幽門螺旋感染和抑郁症是O型的軟肋。

躁郁症,即雙向感情障礙,研究結果發現,對于不同的血型沒有顯著的差别,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與ABO血型系統相關[14]。

評估一個人的卵巢儲備,我們測激素水平:一個叫做卵泡刺激素FSH,還有叫AMH,這兩個代表她的卵巢儲備。卵巢儲備低,女士絕經的年齡可能會提前。很多的女士都很在乎這一點,可生育的時長與這兩種激素有關系。但是這兩個圖标說明卵巢儲備與ABO血型系統是不相關的[15]。

最後我想提出以前講的哺乳類抗原,叫Neu5Gc,這種蛋白隻存在于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包括猴子、猩猩、牛、豬,都含有這個抗原。所以如果人吃了含有這種抗原的食物,包括奶、紅肉等等,會導緻我們的血管、癌細胞、腸道細胞表達這種抗原,導緻免疫攻擊,從而增加炎症的風險。

除了Neu5GC,人們還發現了另外一種α-Gal抗原。某些瑞典人吃紅肉幾小時之後,就會産生嚴重的過敏反應。過敏者的血含有這種抗原的IgE抗體,即介導過敏反應的抗體。過敏者主要過敏的對象就是α-Gal抗原,而後者存在于紅肉的表面。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4

為什麼要談這個?因為A型血和O型血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紅肉的過敏。也就是說,這種紅肉過敏,與ABO血型是有關系的[16]。

所以血型與疾病有關,是有确鑿證據的。

05

“血型飲食法”有沒有道理?

雖然血型與疾病有關系,但是不同的血型要吃不同的飲食,即所謂的“血型飲食”,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O型多吃肉,A型多吃素,你如果真是這麼做了,是不是能夠幫助提高該血型的健康質量?這是我們想要問的問題。

我們看數據。

首先看胰腺癌的風險。這篇文章涉及11個病例對照研究[17],樣本量是足夠大的。它評價膳食的促炎指标E-DII,以及血型與胰腺癌的關系。

這項研究發現,非O血型會增加胰腺癌風險,同時,促炎飲食也升高胰腺癌風險。什麼叫促炎飲食?以前都已經講過了,動物性的食物、高油脂的食物,這都屬于促炎飲食,增加胰腺癌的風險。

該研究進一步發現,血型和飲食對胰腺癌的影響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這兩個不搭杠,不管你是什麼血型,隻要食用促炎的食物,都會增加胰腺癌的風險。

所以,不同的血型吃不同的飲食對于胰腺癌這個結果是沒有道理的。同一種飲食,對于不同的血型,有同樣的效果;飲食促炎的話,誰吃都促炎。

心血管風險。這個是“多倫多營養基因組健康研究”[18],涉及了1455人。結果發現遵循“A型飲食”,也就是接近于素食,可以降低BMI、腰圍、血壓、膽固醇、三甘油脂肪酸脂、胰島素,以及胰島素的抵抗;遵循“AB型飲食”,同樣降低以上的指标,我們知道“AB型飲食”,跟“A型飲食”差不多,都是偏素的;但遵循“O型飲食”僅僅降低了三甘油脂肪酸脂;遵循“B型飲食”沒有顯著相關性。總的來講,這項研究說明,隻要你吃素,就會降低多個心血管代謝的指标。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5

最後這個結論很重要:“血型飲食法”的效果與血型沒有關系,不管哪個血型,如果吃同一種飲食,會得到同樣的效果。不管是A、B、O,你如果是遵循“A型飲食”,偏素食的飲食,都可以幫助降低心血管代謝病的風險。就跟我們剛才講的飲食與胰腺癌症的獨立相關性,是同一個道理。所以說對于心血管代謝疾病,任何一種“血型飲食法”,對所有人有同樣的效果。B型血的人吃“B型飲食”、A型血的人吃“A型飲食”,這種按血型吃不同的“血型飲食”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6

還是這個多倫多的研究小組,在2018年發表了一項介入研究的結果[19],涉及将近1000位超重的成人。結果發現,配對血型和“血型飲食”不會影響減肥效果。換句話說,不同的血型,吃同一種飲食,不會改變結果。

06

低脂純素對不同血型有什麼影響?

那麼,對于大家最關心的低脂純素,不同血型的人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

2021年6月份剛剛發表的這項研究[20],讓受試者進行16周的低脂純素,或者不改變原來的雜食。在介入前,A型與其他血型的參與者之間,體重和膽固醇沒有差别;O型與其他血型的參與者之間也沒有差别。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7

低脂純素介入16周後,結果如何呢?體重和血型的變化都與血型無關。作者得出結論,血型不會影響植物性飲食對于體重、體脂、血脂,或者血糖控制的改善;健康的飲食對所有血型的人群同樣适用。并不是像“血型飲食法”理論說的那樣,O型人更适合于吃肉,A型的人适合于吃素。雖然說A型比起O型,心血管風險可能增加,但是O型的人吃肉照樣會增加心血管風險;O型人吃素,照樣可以降低他們的風險。

07

三個結論

首先,要有科學态度。我們經常講,評估一條資訊,先要問它是看法還是數據。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僅僅是看法而已,沒有數據的支持。對于同一個數據,不同的專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一位專家今天和明年的今天的看法都有可能不一樣。所以看法和觀點是不靠譜的,數據才是一切的根本。

包括這個所謂的“血型飲食法”的理論,不管是中國人寫的,還是美國人寫的,如果沒有數據的支持,都是不值得相信的。但是很遺憾,有些人專門花時間研究這本沒有數據支持的書,甚至幫助去傳播這種謬論。這是一個科學态度的問題。尤其做科普的人,如果沒有科學态度,最終會誤導更多人。科學态度就是實事求是。什麼叫實事求是?就是看數據,不要看法和觀點。

第二個結論是,不同血型的人群确實有不同的疾病風險。比如A血型的人,易患心腦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而O血型的人很多疾病的風險都較低,但是抑郁症和幽門螺旋菌感染的風險升高。不同的血型,确确實實存在着不同的健康風險。

第三個結論是,低脂純素對于所有血型的人群都很好

08

素食并不一定健康

但是健康一定需要素食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素食都是健康的。有些人吃素也可能吃的大腹便便,有些人吃素也可能吃得面黃肌瘦,有些人吃素也可能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這些并不是素食的問題,是吃素沒有吃對。

這就好比在運動的時候,有些人骨折了,有些人腳崴了,有些人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不會因為這些問題,說運動對身體不好。我們運動,也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才不會受傷。同樣,我們吃素也要吃對,才能收獲素食的紅利,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即使吃素吃對了,并不表示你不會得病。有些朋友跟我說:徐博士,我吃低脂純素,吃得這麼幹淨,為什麼還得了這個病或者那個病。

吃素并不表示我們不會生病。健康的素食會極大限度地降低各種疾病的幾率,但不是完全避免。

為什麼不能100%避免呢?因為我們的健康不僅由飲食決定,如果我們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不健康,比如吸煙、喝酒、不運動,一天到晚總是看手機、看屏幕、不做戶外運動、不去曬太陽,該睡的時候不睡,該起的時候不起。這都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血型來源(血型與飲食)18

更重要的是心态。假如我們心态不好,被怨、恨、惱、怒、煩這些負面的情緒所困擾,不能很好地處理壓力和人際關系,這些都會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所以素食并不一定健康,但是健康一定要素食,素食是健康的前提。

參考文獻鍊接

1. Wiley Interdiscip Rev Syst Biol Med. 2016 Nov;8(6):517-535

2. World J Cardiol. 2014 Sep 26;6(9):985-92.

3. Sci Rep. 2016 Mar 18;6:23250

4.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6;20(2):237-42.

5.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Sep;12(9):927-933.

6. BMC Cancer. 2019 Feb 21;19(1):164.

7.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Sep;12(9):927-933.

8. Sci Rep. 2018 Dec 4;8(1):17604.

9. Blood Rev. 2019 Jan;33:53-62

10. J Helminthol. 2018 Dec 11:1-10.

11. Blood Transfus. 2016 Sep;14(5):441-8.

12. Women Health. 2018 Jul;58(6):685-698.

13. Psychol Rep. 2001 Jun;88(3 Pt 1):725-6.

14. J Psychiatr Res. 1984;18(2):119-29.

15. Oncotarget. 2017 Apr 11;8(15):25628-25636.

16. Allergo J Int. 2016;25(2):49-54.

17. Carcinogenesis. 2018 Jul 30;39(8):1056-1067.

18. PLoS One. 2014 Jan 15;9(1):e84749

19. J Nutr. 2018 Apr 1;148(4):518-525

20. J Acad Nutr Diet. 2021 Jun;121(6):1080-108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