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4:09:49

漫步·傾聽

漫步城市的每一秒都是故事。10月12日起,長甯區文化和旅遊管理事務中心與東方廣播中心共同推出《傾聽長甯:海派考古》聲音紀錄片第一季。

我們特意挑選了5棟位于長甯區的特色建築:聖瑪利亞女中舊址路易·艾黎故居市三女中達華賓館岐山村,講述你或許不知道的過往和如今。

愚園路岐山村

弄堂深深·百年芳華

百年愚園路,陽光從遮天的梧桐葉間漏下,光影斑駁間,似乎每走一步,都會與閃閃發光的過往擦肩。拐進1032弄的岐山村,有一種寬敞整潔之感;弄堂很深,矗立着類型各異的聯體式三層花園住宅和獨棟花園洋房。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1

除了常見的水泥拉毛牆面外,還有紅磚清水牆、青磚清水牆以及鵝卵石牆,和老鋼窗、木窗兼并交融出一派别樣的風韻。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2

岐山村,共75幢,建造于1925年-1931年間,是當時頗為著名的新式裡弄之一。建築内常見洋松打蠟地闆和設備齊全的衛生設施,考究的取暖壁爐也不少。

當時,業主借周武王發祥于岐山的典故,因此冠名“岐山村”。取“鳳鳴岐山”順天應人、美好和諧的意蘊。回望近現代的岐山村,文人墨客、官宦商賈雲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中國現代小說的先驅者”施蟄存、愛國人士杜重遠、表演藝術家祝希娟等都曾居住于此。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3

歧山村111号底樓,錢學森在上海的這處舊居原是錢母章家的産業。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4

由于家道中落,章家賣掉此樓,後來又向房東租回。父親錢均夫就住在底樓,上面三層則是錢學森的表哥居住。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5

八十多年前,年輕的錢學森常常騎着自行車、沿愚園路前往交大上課;他也在這幢小樓裡自學鑽研,從鐵道工程轉向航空工程專業,從此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

如今,踏進錢學森舊居,兩個依照曆史照片仿制的木箱一下子把我們拉回到那個風雲詭谲的年代。那是錢學森計劃從美國打包回國的木箱,裡面裝滿了書、筆記和論文。箱子上用英文印着寄送地址:上海,愚園路1032弄111号。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6

然而,1950年,這幾個木箱和它們的主人被美方強行扣押,15天的關押與折磨讓錢學森吃盡苦頭。5年後,曆經種種意想不到的艱難和波折,遊子終于重回祖國。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7

1955年10月的一天,錢學森帶着妻兒,敲開了他無比熟悉的小院門。

聲音紀錄片

地點:岐山村錢學森舊居

錢學森:爸!

錢均夫:哎!兒啊!蔣英,你們終于回來了!

蔣英:永剛、永真,快過來,快叫爺爺!

錢永剛、錢永真:爺爺爺爺……

錢均夫:來!快進屋。吃早飯了嗎?

錢學森:還沒呢!

錢均夫:吃點豆漿,吃點油條!大餅還熱着呢!

錢學森:真想念這豆漿和油條啊!在美國哪裡吃得到“四大金剛”啊!香!太香了!

錢均夫:你慢點!永剛、永真,你們也吃。

錢永剛、錢永真:味道有點奇怪,和牛奶不像。

錢學森: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的早餐了。爸爸剛到美國的時候,都喝不慣牛奶,總想着豆漿大餅油條。

錢均夫:你們這一路回來,想來相當不易吧。我一直提心吊膽,總擔心出事。

錢永剛:太悶了!爸爸都不讓我們下船!人家都說,碼頭特别好玩。

錢均夫:哦?為什麼?

錢學森:哎?爸,不是您發電報過來,提醒我們“沿途切勿登岸”的嗎?

錢均夫:啊?我沒有啊……

錢學森:這就奇怪了。電報還是在“克利夫蘭總統号”郵輪上收到的。我們本來就擔心路上不安全,接到電報後就更加想明白了,絕不在中途下船。不然,遭遇不測也不一定……

蔣英:好了,不提這些了。難得一家團聚,我們和爺爺一起拍個全家福吧!永剛、永真,媽媽帶你們去院子裡玩,讓爺爺和爸爸說說話。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8

錢均夫:現在想來,當年你說要轉理論研究,我還反對來着。還是你嶽父說服了我。

錢學森:我都記得。您說“中國傳統教育就是‘動口不動手’”,希望我學習“動手”的課程,做工程師嘛。不過美國的工廠歧視中國人,不讓我去實習。當然,現在看來,還真是應了我們的老話——“禍兮福之所倚”啊。

錢均夫:嗯嗯。你這千辛萬苦地回來,我就問一句,我們國家搞航天到底行不行?

錢學森:怎麼不行?外國人能搞的,我們中國人一定能行!

他國二十年,舊屋十來天。1955年10月底,錢學森啟程離開上海前往北京,從此踏上了開創“兩彈一星”偉大事業的征程。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9

那張在臨着弄堂的窗前所拍的錢家祖孫三代全家福,就挂在舊居的牆上。而那封神秘的電報也在50多年後揭開了謎底:當年正是外交部借用錢均夫的名義發出電報,既提醒錢學森注意安全,又讓此事的關注度降到了最低。

如今,錢學森舊居裡綠植蒼翠,歲月靜好,似乎過往種種隻在須臾之間。從錢學森舊居再往弄堂口走,便能來到著名作家、翻譯家施蟄存的故居。從1938年到2003年去世,施蟄存在岐山村住了65年。而他大名鼎鼎的書齋“北山樓”,實際就是在三樓曬台上搭建的6平方米小屋。除了書籍資料外,“北山樓”隻能放下一張小桌子,冬冷夏熱。就在如此簡陋的環境裡,施蟄存苦中作樂,醉心于文史世界,還收藏了2000多件碑帖拓片。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10

當年,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就住在附近的安定坊,“轉一個彎就到”的距離,連接起一段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聲音紀錄片

地點:施蟄存故居

施蟄存:老傅來了?

傅雷:看你看你,好好的樓梯上堆滿了書!

施蟄存:啊呀,沒地方堆嘛。走路小心。今天有什麼好事情啊?氣色不錯啊!

傅雷: 我又得了一副賓虹先生的墨寶,想喊你一起看。

施蟄存:早期還是晚期的?在我看來,晚年賓翁之畫幾近“墨豬”,大概是視力欠佳之故。

傅雷:胡說八道!你不懂中國畫裡的水墨筆法!他這是用積墨法達到“渾厚華滋”的境界。

施蟄存:知道你推崇黃賓虹……

傅雷:以我數十年看畫的經驗,近代各家除白石、賓虹二公外,餘者皆欺世盜名。賓虹的寫實本領,不用說國畫家中幾百年來無人可比,即赫赫有名的國内幾位洋畫家也難于比肩!

施蟄存:好好好……,你叫怒安,還真貼切。我可不敢再往你槍口撞了!

傅雷:你現在又不同我讨論翻譯,再不說說畫,還能說什麼?

施蟄存:我們的翻譯方法不很相同,一說沒準又吵起來。

傅雷:上次的還沒吵完。《哈姆雷特》第一場那句“靜得連一個老鼠的聲音都沒有”。在紀德的法文譯本中,這一句就是“靜得連一隻貓的聲音都沒有”——這不是譯錯,這是達意,也就是傳神。

施蟄存:依照你的觀念,中文譯本就應該譯作“鴉雀無聲”。

傅雷:沒錯!

施蟄存:不行!因為莎士比亞時代的英國話中,不用貓或鴉雀來形容安靜。我從英文本譯,隻能做到達英譯本的意。

傅雷:我說過好幾遍了吧?非但要達意,還要傳神!

施蟄存:我還是主張照原文原意譯,甯可加個注解,說明這個成語的意義相當于中國的某一句成語。罷了罷了,求同存異……

許多年後,施蟄存在《紀念傅雷》一文中說:“隻願他的剛勁,永遠彌漫于知識分子中間。”但不同于朋友傅雷,施蟄存說,生命的意義就是要“順天命,活下去,完成一個角色。”

蟄以圖存,先生安坐“北山樓”。再後來,他索性敞開了“北山樓”的小門:人們常見老先生一襲睡袍,一支雪茄,坐在窗前看書讀報。學生們對他最大的印象是平等随和,沒有架子。作業每篇必改,包括标點符号;學生外出來信,他也會認真批閱。

“萬水千山來小坐,此身何處不是緣。”老先生将百年風骨留在了岐山村。

“這裡有着上海灘最寬、最深的弄堂”,每每有訪客慕名前來,從小在岐山村長大的居民霍白就會為他們講述點點滴滴的故事。

占地2.2萬平方米的岐山村,曆經近百年的風雨,寫滿近現代史豐富的人文故事,也融入濃濃的市井煙火。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11

前幾年,通過外立面修繕、架空線入地等城市更新工程,裡弄面貌重回初建成的模樣。這裡的居民還自建“弄堂議事會”,讓原本衆口難調的“72家房客”參與到社區改造中來:共享竈台、小花園使用文明公約等等創新舉措,都讓“小而精”的城市更新投射進更多居民的日常。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12

一批“原住民”相繼站出來講述街區曆史,過去和現在凝固成一個個動人的瞬間。九旬岐山村“逆齡”回歸最初芳華,留住故事,也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

有空,就去蕩一蕩。

《傾聽長甯:海派考古》聲音紀錄片第一季全部結束,不妨去這些有趣的地方兜兜,也歡迎繼續關注。

編輯:向曉薇

責任編輯:楊葉超

弄堂那一抹醉人的風景(弄堂深深岐山村)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