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千年以前,有這樣一位斜杠中年,不僅精通詩書畫,還是個水利專家,在教育、醫療領域也全面開花。連做官都是極為戲劇化,擠上擠下,關鍵是這個男人還愛晚上不睡覺,也不讓人家睡覺。
今天我們來聊聊大宋名人蘇轼,前段時間還一名人火上了熱搜。你們身邊有沒有一個這樣,自己熬夜也不讓别人睡的好朋友呢?
蘇轼是南北宋官員,詩人文學家、書畫家、教育家、醫療專家、治水專家。人生經曆不是一般地複雜,多次被貶回家,人生曲線不是單闆障礙追逐,就是跳高潛水。他不僅正經事一樣不落,吃喝玩樂也是多點開花,作為大宋最會玩的旅遊達人、段子手以及美食家,他連餘光中都想跟他一起玩耍。
先說他的文學和書畫,雖然人生起起落落,但天賦異禀的蘇轼,從未經曆過文壇坎坷。他像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人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今天作業還要背幾首,其文學造語都折磨我們到一千年以後。而且衆所周知,蘇轼是豪放派詩詞輝煌的開始。那麼他的第一首豪放詞是什麼呢,《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要知道在當時詞是要唱出來的,相當于流行歌曲,而蘇轼之前,流行的都是些描寫七律幽思的,結果蘇轼一出,直接來了個絕招,射雕射獅又射虎。也正是蘇轼的“以詩為詞”,一掃詞壇的绮羅香澤之氣,使詞真正登堂入室,成為宋朝藝術的主旋律。
那麼蘇轼這樣,是因為不會寫婉轉凄涼的詞嗎,并不是,像是千古第一悼亡詞,也是用的《江城子》,一套譜子能寫兩首風格不同的歌,堪稱大宋李宗盛。更重要的是蘇轼的詞之所以傳唱千年,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接地氣。比如“十年生死兩茫茫,……塵滿面,鬓如霜”。不需要考過漢語四六級,也能讀懂詞中的含義。而随便一首《水調歌頭》,便代表了整個中秋。就像南宋胡仔所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簡單一句“明月幾時有”,這才是真正的super idol。也正因如此,蘇轼也是一代造梗大師,為我們輸出了數之不盡的成語。
當然活在聚光燈下總要面對批評,比如後來的詞壇天後李清照,就說蘇轼不會寫詞,詞論有雲“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說的是晏殊蘇氏歐陽修雖然學問足夠,但是不懂音樂,寫詞都得靠詩來湊,這一口氣得罪所有頂流,不愧是歌壇天後。當然她也不是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古代文化人向來是詩詞書畫不分家,蘇轼在書畫方面的表現又怎樣呢?蘇轼表示“我書易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我就随便寫寫,随手畫幾條線,這也太凡爾賽了,而随便寫寫的結果是,蘇轼直接保送宋四大家之一。當然算不算第一曆來有争議,不過同為宋四家的黃庭堅表示“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于今為天下第一”,而後世則向來把蘇轼的《黃州寒食詩帖》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第一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第二是顔真卿的《祭侄稿》。成為第三,我覺得蘇轼本人應該沒想到,因為他寫下“空袍煮寒菜,破竈燒濕葦”時,真正想表達的可能是“我不減肥”,畢竟他的書法作品往往離不開吃,比如“海蠻現蚝……食之甚美”,哎,這生蚝可真肥。
那除了書法,在作畫方面,蘇轼也将文人畫發揚光大。他認為“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說的是,畫得像不是最要緊的,更重要的是意境,堪稱中國畫的文藝複興,大宋印象派,國産版莫奈。而且北宋後期,是文人山水畫理論成熟的關鍵時期,以蘇轼的貢獻最大,他的理念總結一下就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如今我們學國畫,都得來點蘇轼擅長的墨竹、怪石、枯木,原來始作勇者竟是他,如果真有穿越者,請給蘇東坡帶個話,大神你可卷死我們啦!
詩詞書畫《寒食帖》其實都是蘇轼的副業,人家的主業是做官。雖然仕途坎坷,但是業務能力不容質疑,比如蘇轼可是官方認證的治水專家。2019年,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曆史治水名人,蘇轼的大名赫然在列,而上榜原因嘛,自然少不了詩情畫意的蘇堤,畢竟蘇轼對西湖的情意可不隻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是當年擔任杭州知州的時候,發現西湖裡的水草大面積淤積。于是新修水利進行疏浚,工程完工後還要寫詩慶祝,蘇轼絕對是凡爾賽石錘。而水利大師蘇轼,當然不可能隻有這一件作品。他在徐州時遇到暴雨,不僅及時安撫百姓,還身先士卒帶領士兵抗洪,仿佛大禹附體。他在海南的時候指導當地人勘察水脈,掘土打井,就是如今仍存于世的東坡井。而更讓人懷疑他是穿越者的是,他被貶惠州的時候,還曾為廣州設計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城市自來水裝置,用石槽和竹管組成供水網絡,還将每根主管上鑽一個小孔,再塞住,以便檢修,發明家蘇式無人能出其右。關鍵是這些推進曆史的成就,蘇轼卻往往是無心插柳,就像蘇轼承認自己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他在修建蘇堤的同時,卻恰逢大旱,江浙發生大規模瘟疫。于是蘇轼從庫房中撥出結餘的官錢兩千貫,又自己捐贈黃金50兩,籌備了安樂坊,相當于我國曆史上第一家公立醫院。而在蘇轼被貶的最後一站儋州,一個流落的比天還遠的人,卻發展了海南的文化。除了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甚至海南還流行過東坡話。除了這些,他更是在沒有權利幹預當地教育的情況下,培養出除了海南曆史上第一位舉人姜唐佐。在那個絕境中綻放出人文之花的人,是蘇轼。
如今的我們總愛講,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而讀了萬卷書的蘇轼,也真的行了萬裡路,畢竟他一生走過近200個城市,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他從眉山之西東到杭州嘉興,北及石家莊正定。在黃州感歎周瑜的羽扇綸巾,在惠州品嘗荔枝的甜蜜。而他在沿途的心态,正如那篇必備的《記承天寺夜遊》,灑脫又随性。當然,更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一路走一路,嘴裡也沒消停,除了好山好水,還把好酒好菜也都記錄在詩詞裡。比如黃州好豬肉、海南食生蚝、惠州羊蠍子,據說中國菜的曆史裡,有66道菜受到蘇東坡的影響。
又比“如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我們以為這首詩隻說了荔枝,其實前面還有楊梅和盧橘。曾經楊貴妃的高級生鮮,蘇東坡一天300顆,如今我們的水果新貴枇杷(盧橘),那都是蘇東坡吃剩下的,而且作為千古第一吃貨,蘇轼喜歡吃的還有春節必備的橘子。再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婁蒿滿地婁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竹筍、鴨子、婁蒿、河豚簡直一整首詩都在吃。而除了窮舉法,更有食物與飲品的混合雙打,清茶配嫩筍,人間有味是清歡,不要小看蘇轼的菜單,《老饕賦》中說,肉隻要豬頸後那小塊最好,螃蟹隻選霜凍前的兩隻大鳌,還有煮爛煎成蜜的櫻桃,和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蛤蟆要半熟就酒,螃蟹要和着酒糟。這還不算完,葡萄美酒必須得管飽,莫非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的人做夢都比别人高級。如果宋朝有米其林,那蘇轼絕對是評委級。
當然,蘇轼作為生活經驗豐富的評委,除了每天伺候下舌尖上的味蕾,還得遇事不爽就回怼。如果要在蘇轼面前論金句和造梗,那隻能說,還有誰?比如網絡流行語“呵呵”,早就被蘇轼用爛了。前面說過,他第一首豪放詞就是“亦自是一家,呵呵”,而在給同為宋四家的米芾寫信探讨書法時,他又說“異日為寶,今未爾者,特以公再爾,呵呵”,說你現在還不被人看中,是因為還活着,呵呵。
要論紮心,蘇轼絕對是專業的,呵呵。蘇轼有時候也會吐槽一下自己,研究自己水逆的一生,還不忘結合一下星座。說自己命不好,是因為跟韓愈一樣都是摩羯座,再比如,除了美女、美酒、美食外,還喜歡澡堂搓背的,出去搓澡都不忘吐槽“輕手,輕手,居室本來無垢”,意思是輕點兒,背都被你搓秃噜皮了。
當然你以為這就完了,蘇轼表示我要稱霸成語圈,用他自己創的成語來說便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比如“河東獅吼”,“絕無僅有”;比如“俗不可醫”,“蠅頭微利”,比如“燕瘦環肥”,“難能可貴”;比如,“堅韌不拔”,“厚積薄發”,比如“胸有成竹”,“水落石出”;比如,“不識廬山真面目,聰明反被聰明誤”。哪一個不是課本必讀,哪一個不值得特别關注。
台灣詩人餘光中曾經說,“我如果要去旅行啊,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這個人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跟這個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了,恐怕太嚴肅,可是蘇東坡很好,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也很有趣的人”。而蘇東坡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蘇東坡盡管十項全能,但一言以蔽之,他這人能處。他不僅會治水、醫療、教育,還不求聞達,隻在乎尋常百姓家,他不僅擅長詩、書、畫,還能通俗易懂表達的信、達、雅。他不僅将祖國的大好河山走遍,還不忘留下菜譜、名場面和不朽的詩篇。全能的蘇轼,活得通達,更像是一個集儒、道、釋于一身的哲學家。
而之所以我們都愛他,還因為他人生哲學的底色是樂觀豁達。他既經曆過“塵滿面,鬓如霜”,也能唱響“西北望,射天狼”,于是他選擇了“時見疏星渡河漢”,品味了“人間有味是清歡”,坦然的“袖手何妨閑處看”,“又不到流年暗中偷換”。他看過了“天涯何處無芳草”,懂得了“誰道人生無再少”,直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天涯踏進紅塵”。正如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讓這個曾經皇帝的秘書,國家級院士,被貶為民間自衛隊的副隊長。在遙遠的天邊孤身一人,但蘇轼從來就不是個孤獨的人,因為在他心中全是的那些紅塵,那些平凡又可愛的人。他進能治水為百姓謀福利,退能行醫為黎明求生機,他不僅可以寫出百姓都能讀懂的詩詞,更能身體力行地為人民謀福祉。作為父母官,他将一身專業技能發揮得淋漓盡緻,哪怕斯人已去,也能千百年來福澤後世。而蘇轼留給我們的,又何止是這些豐功偉績與蕩氣回腸的詩詞。他雖然十項全能,他也能自嘲造梗,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更是一個熱愛生活的有趣靈魂,縱使寂寞沙洲冷,卻仍然一笑作春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