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宿宮遺址考察記
(2020年5月30日)
上林苑東西跨度七十多公裡,其中部的範圍是:自少陵原腳下的樊川起,向西跨過神禾原至禦宿川,再向西延伸至沣河東岸。這一段的地貌,相對于東部來說,明顯平緩了許多。既使是少陵原和神禾原,它們的頂部也是平坦的,上面嘉禾飄香。這片區域,北面正對着今天的西安市區。
《三輔黃圖》曰:“禦宿苑,在長安城南禦宿川中。漢武帝為離宮别館,禁禦人不得入,往來遊觀,止宿其中,故曰禦宿。” 《三秦記》曰:“禦宿苑出栗,十五枚一升。大梨如五升,落地則破。其取梨,先以布承之,号曰含消,此苑梨也。” 今神禾原下滈河以東的廣闊平地,仍稱做禦宿川。那麼,禦宿苑在哪裡呢?查閱了不少考古資料,也沒見到相關的考證,隻有何清谷教授在《三輔黃圖校注》中說了一句:“禦宿苑應該在王曲鎮。”
誠然,“苑”是很難留下遺迹的。但既然是禦宿之地,苑中肯定有禦宿的宮殿。按照以往考古調查的情況,在宮殿遺址周圍,多少還是應該有一些殘磚碎瓦存在的。于是,我決定去一趟王曲鎮,看看能不能發現類似的遺迹。
王曲鎮座落在神禾原與滈河之間的一級台地上,南面距終南山不到五公裡。這裡氣候清涼、自然風光很美。發源于終南山的滈河,依着神禾原的西側緩緩北流,水邊稻田廣布,号曰蛤蟆灘,是西安地區唯一的稻米之鄉。王曲鎮的東面緊靠神禾原,原上又有一條凸兀的高地,呈南北走向,被稱為青龍嶺。2020年5月30日,我到了王曲鎮之後,觀察了一下四面的地形。看到神禾原高于平地二十米以上,心中就想:如果禦宿苑在王曲,那麼禦宿宮一定在神禾原上,因為皇帝絕不容許他人能夠居高臨下、俯察他的生活起居。于是,我便直上神禾原。原上有一個村莊,叫藏駕莊,聽其名便知道應該與禦駕有關。但藏駕莊并不是神禾原的最高處,最高處是青龍嶺上的南堡寨村。要上南堡寨,得走另一條上原的道路。
當我從南邊的盤山道登上青龍嶺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長安唐村農業公園”。原來,南堡寨村早已搬遷到了原下,原村址上正在打造這個農業公園。目前,村址的南半部分已經變成了公園,北部仍在荒廢,等待開發。于是,我加速穿過公園,來到了這個已經荒廢數年的、僅剩北半部分的原南堡寨村。
但見大量的破敗房屋座落在一米多深的蒿草野蔓之中,滿目凄涼。村中原有的小巷依稀可辨,筆直向北。小巷左右兩側的破屋内陰森可怖,本想進上幾間察看一下,但這氣氛不禁讓人屏住呼吸,快速退出。
我順着小巷走到村北頭,再向右拐,一路上看到了好幾處半垮塌的院牆。而在這些土石結構的牆體内,我看到了夾雜着大量的殘碎瓦片,有的已經垮落在了牆根,有的還半包在牆體的土裡,露出碴牙。
摳出來一看,竟然是漢代的麻布紋闆瓦的殘片。再往前走,在另一戶的院牆根下撿到了幾塊稍大的,拿起一看,也是,而且數量之多令人吃驚。從這些闆瓦殘片的弧度來看,完整時它們的個頭是很大的,屬于大型建築的用材。兩千多年前的東西,現在還遺存了這麼多,這裡若非宮殿遺址,又會是什麼?想到這裡,我精神大增,繼續仔細搜索,看有沒有其它的發現。果然,又在一面倒塌的牆根下,發現了一塊大型陶甕的殘片。
此殘片長21厘米,最寬處12厘米,弧形,外表有陰刻弦紋,内裡打磨得非常光滑平整,覆有黑色的防滲護胎層,硬亮光潔。從弧度來看,此甕未破時的直徑應該在80厘米左右,屬于大型的陶甕。我曾經在秦鹹陽宮遺址的發掘現場,看到過剛出土的、直徑達一米左右的大陶甕。當時還想,皇宮裡常常舉行宴會,帝王家盛放食物的器皿,果然大氣。
至此,我想這廢棄的南堡寨村,曾經是西漢禦宿宮的所在地,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了。
這裡是神禾原上的最高處。東側有一條很深的溝壑,即青龍嶺的東崖。溝底有一條小溪,叫濛溪。它順着深溝北流,在遠處又西折,最後彙入滈河。村的西側便是神禾原的西崖,崖壁陡峭,高于原下的平地三十多米。從這裡據高臨下俯望,可以觀賞美麗的禦宿川,再遠處,還有連綿不盡的終南山。
禦宿苑雖然是漢武帝所建的,但史書記載來此最多的,卻是太皇太後王政君。《漢書•元後傳》中說:“春幸繭館,率皇後列侯夫人桑,尊霸水而祓除;夏遊禦宿、戶、杜之間;秋曆東館,望昆明(池),集黃山宮;冬飨飲飛羽,校獵上蘭,登長平館,臨泾水而覽焉。太後所至屬縣,辄施恩惠,賜民錢帛牛酒,歲以為常。” 歲以為常,就是年年如此,已成常态。
王政君當了二十七年的皇太後,十六年的太皇太後,活了八十四歲,可以說是享了大福又大壽的女人。晚年的她,每年夏天都要來禦宿宮,應當是看中了青龍嶺上居高清爽、視野開闊,景色秀麗吧。同時,這裡距首都長安城也不遠,往來方便,是一個特别适合休閑避暑的好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