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一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

初一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18 07:19:38

初一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7、(二)閱讀下面詩文,完成6-11題(24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初一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初一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文言文翻譯題型技法分析)1

初一語文文言文翻譯技巧

7、

(二)閱讀下面詩文,完成6-11題。(24分)

(甲)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感灘頭說憧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無?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曹刿論戰(節選)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将戰,曾刿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司:“犧牡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丙)謝翺傳(節選)

宋濂

①謝翺,字臯羽,福之長溪①人。父鑰,著《春秋衍義》《左氏辨證》傳于時。翺世②其學,有大節,會丞相文天祥開府延平③,長揖軍門④,著咨事參軍。

②及宋亡,天祥被執以死,翺悲不能禁,隻影行浙水東。嚴有子陵台,孤絕千丈。翺抉酒以登,設天祥主⑤荒亭隅,弄拜跪伏。酹⑥畢,号而恸者三,複再拜,悲思不可遏,乃以竹如意擊石,竹石俱碎。元乙末,以肺疾作而死。年四十七。

③贊曰:翺一布衣爾,未嘗有爵位于朝,徒以被天祥之知,翺不負天祥,肯背國藏?翺蓋天下之士也。

(選自《宋濂散文選集》有删節)

【注釋】①長溪:福建省霞浦縣。②世:繼承。③開府延平:在延平地區開設府署。④長揖軍門:投拜軍營,文天祥抗元,謝翺曾率鄉兵來投,任咨議參軍。 ⑤主:死者的牌位。⑥酹:以酒澆地作祭莫。

6.初三教材中選用了宋濂的另一篇文章《___________》。(2 分)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 分)

(1)會丞相文天祥開府延平 ( )

(2)翺一布衣爾 ( )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 分)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對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項是( )(3 分)

A.謝翺三次大聲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禮,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B.謝翺多次大聲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禮,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C.謝翺多次大聲痛哭,又拜了兩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D.謝翺三次大聲痛哭,又拜了兩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10.閱讀甲詩丙文,謝翺祭拜文天祥亡靈的原因是:___________;閱讀乙丙兩文,謝翺和曹刿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以上兩空都用自己的話回答)。(8分)

11.下列對詩文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 分)

A.甲詩格調悲壯,氣貫長虹;丙文叙述、描寫、議論相結合,讀來感人至深,

B.甲詩直抒胸臆表明詩人的志向:乙文主要運用對比和對話形式刻畫人物。

C.從乙文和丙文中可以看出要取得戰争的勝利,必須依靠百姓,取信于民。

D.從詩文中可見,文天祥、曹刿、謝翺都具有共同的精神品質。

【答案】

6.(2分)《送東陽馬生序》

7.(4分)(1)适逢 (2)平民

8.(4分)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我)一定用誠心(合理裁決)。或根據實情(合理裁決)

9.(3分)C

10.(8分)要點:感念文天祥的知遇之恩,敬佩文天祥舍生取義的人格。(4 分)平民,愛國。(4 分)

11.(3分) C

8、

(二)閱讀下列詩文,完成第5—11題

【甲】曹刿論戰(節選)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飛将軍

李廣以衛尉為将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緻之。”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①而盛卧之。行十餘裡,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②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堕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裡,複得其餘軍,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騎數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注】①絡:用繩子編織成的網狀物。②暫:突然。

5.甲文選自《 》,這是中國古代一部叙事完備的 體史書。

6.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

⑴單于素聞廣賢( ) ⑵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 )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8.對文中劃線句翻譯正确的一項是

A.發現李廣一定要讓年輕人去抓他。B.發現李廣一定要讓他活着回去。

C.抓到李廣一定要讓年輕人送過來。D.抓到李廣一定要讓他活着送過來。

9.根據甲乙兩文内容,完成填空。

所叙之事

主要人物形象特點

甲文

軍事才能卓越

乙文

李廣被生擒後伺機逃脫

10.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正确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都生動展現了古代悲壯的戰争場面。

B.甲文略寫戰争經過是因為文章重在“論戰”。

C.乙文李廣逃脫的原因是他找到了殘餘的軍隊。

D.甲乙兩文都借助對比的手法來揭示人物特點。

11.曹刿“下視其轍,登轼而望”,在對方轍亂旗靡時乘勝追擊,李廣“ ”,見“旁

有胡兒騎善馬”便馬上行動,甲乙兩文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 。

【答案】

5.(2分)《左傳》 編年

6.(4分)(1)一向,向來,平素 (2)好

7.(3分)魯莊公和曹刿共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之 乘 狀語後置)

8.(3分)D

9.(2 2分)(1)長勺之戰的經過及戰後曹刿論取勝原因 (2)沉着機智,骁勇善戰

10.(3分) B 11.(1 4分)佯死 做任何事情,要善于觀察(2分),并抓住最好時機及時行動(2分)。

9、

(二)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6-11題(24分)

【甲】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索,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嶽陽樓記(節選)

嗟夫!子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欤!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丙】

範純仁①知襄邑縣,縣有牧地,衛士牧馬,以踐民稼,純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隸縣,主者②怒曰:“天子宿衛,令敢爾邪?”純仁言:“養兵出于稅畝,若使暴民田而不得問,稅安所出?”诏釋之。

知慶州。秦中方饑,擅發常平粟販貸”。僚屬請奏而須報③,純仁曰:“報至無及矣!吾當獨任其責。”或謗其所全活不實,诏遣使按視⑤。秋大稔⑥,民歡曰:“公實活我,忍累公邪?”晝夜争輸還之。使者至,已無所負。

(選自《宋史·範純仁列傳》有删節)

[注釋]①範純仁,字堯夫,範仲淹次子,官至參知政事。②主者:常管牧場的官員。③赈貸:救濟。④須報:等待批複。⑤按視:察看。⑥稔(rěn):谷物成熟。

6.【甲】詩是一首七言 (體裁),【乙】文作者是 (朝代)文學家。(2分)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廟堂之高( )

(2)秋大稔( )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公實活我,忍累公邪?

9.根據以上作品内容,完成表格。(6分)

篇目

人物

面對的考驗

人物的抉擇

【甲】詩

(1)

抗金失敗被俘

(4)“ ”

【乙】文

(2)

慶曆新政失敗被貶鄧州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丙】文

範純仁

(3)

百姓遭遇饑荒

(5)“ ”

“擅發常平粟赈貸”

10.下列選項中對詩文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甲】詩與【乙】文都寫出了作者坎坷的生活經曆。

B.【甲】詩與【丙】文都表達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

C.三則詩文的内容都表現出入物崇高的價值追求。

D.三則詩文都運用了語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

11.【甲】詩作者表現了 的高風亮節,【乙】文作者表現了先憂後樂的政治理想【丙】文中範純仁具有 、 的品質。他們都體現了古仁人追求的聖賢之道。(6 分)

【答案】

6.(2分)律詩(1分)宋朝(1分)

7.(4分)(1)處于、處在(某種地位或某個地方)(2分)(2)正好、适逢、恰巧(2分)

8.(3分)範公的确救活了我(們),我(們)怎麼能忍心連累範公呢?

9.(6分)(1)文天祥(1分) (2)範仲淹(1分)(3)百姓莊稼被天子宿衛破壞(1分)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分) (5)捕一人杖之(2分)

10.(3分)C

11.(6分)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甯死不屈(2分) 敢于擔責(2分) 愛護百姓(2分)

10、

(二)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5-10題(23分)

【甲】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魚我所欲也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丙】不苟取

胡汲仲先生長孺①,号石塘,特立獨行,剛介有守。趙松雪嘗為羅司徒奉鈔百錠②,為先生潤筆③,請作乃父墓銘。先生怒曰:“我豈為宦官作墓銘邪!”是日,先生正絕糧,其子以情白,坐上諸客鹹勸受之,先生卻愈堅。觀此,則一毫不苟取于人,從可知矣,故雖凍餒有所不顧也。  元·陶宗儀《南村辍耕錄》

【注釋】①胡長孺(1249—1323)元詩人。字汲仲,号石塘。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②趙松雪:即趙孟頫,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書畫家。羅司徒:即羅源,被元朝拘獲的南宋宦官,後事元,官至徽政使加大司徒。③潤筆:稿費

5.【甲】詩作者文天祥是 (朝代)人,【乙】文作者孟子則生活在 時期。(2分)

6.解釋【丙】文加點的詞語(4分)

⑴則一毫不苟取于人( ) ⑵故雖凍餒有所不顧也。( )

7.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得之則生 / 行道之人弗受

B. 萬鐘于我何加焉 / 則一毫不苟取于人

C. 此之謂失其本心 / 其子以情白

D. 為宮室之美 / 為先生潤筆

8.對【丙】文畫線句的翻譯,正确的一項是( )(3分)

坐上諸客鹹勸受之,先生卻愈堅。

A.坐在上面的幾位客人都奉勸他接受(潤筆),先生拒絕得更加堅決。

B.座位上的幾位客人都奉勸他接受(潤筆),可是先生堅決拒絕。

C.座位上的幾位客人都勸慰他接受(潤筆),先生拒絕得更加堅決。

D.坐在上面的幾位客人都勸慰他接受(潤筆),可是先生堅決拒絕。

9.孟子所說的“本心”,文天祥則表述為“ ”。在【丙】文中,胡汲仲先生拒收巨額“潤筆”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話回答),表現了胡汲仲先生“ ”的品德。可見,這樣的“本心”是一脈相承的,它是古代中國主流知識分子的精神寫照。(5分)

10.【丙】文是記叙文,叙述簡潔,描寫生動,寥寥數語就生動刻畫了主人公的形象。

請參照上述對【丙】文的簡析,選擇【甲】詩或【乙】文進行簡析。(6分)

我選【 】,其特點是 。

【答案】

5.宋(南宋)戰國

6. ⑴索取 ⑵所以

7.C(A它/的;B對于/從;C他的;D為了/作為。)

8. C

9.丹心(1分) 事主羅司徒是宦官兼貳臣(叛臣),為人所不齒。(2分) 特立獨行,剛介有守。(2分)(最後一空,一句一分)

10.【甲】是七律,全詩格調沉郁悲壯,形象鮮明,感情熾烈。颔聯與頸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

【乙】是議論文,邏輯嚴密,說理精當。整句與散句相結合,運用了比喻、排比與反問的修辭方法。(文體形式3分,語言表達3分,請酌情)

11、

(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5—9題(24分)

【甲】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乙】

①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

③子夏曰:“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張》)

【丙】

任末好學

任末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④自照。觀書每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常以淨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注釋】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稱,點燃後可照明。

5.文中的“權”指的是 (填人名),蘇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稱其為“ ”;文中的語錄均選自《 》一書。(3分)

6.理解加點字詞(4分)

(1)負笈從師( )

(2)下列加點詞與“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何陋之有 B.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C.思援弓繳而射之 D.或依林木之下

7.(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蒙辭以軍中多務

(2)下列對【丙】文畫線句的意思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門徒)經常用衣服換走任末的幹淨衣裳。

B.(任末)經常用衣服換走門徒的幹淨衣裳。

C.(門徒)經常用幹淨衣服更換任末的衣裳。

D.(任末)經常用幹淨衣服更換門徒的衣裳。

8.三篇文章都提到了學習(讀書)的重要性。文中,孫權認為通過讀書能 ,進而獲益;文第③句提到了學習能夠收獲 ;文中任末年少求學時“££”的态度,強調了好學的重要性,而他臨終時以“ ”來比喻不學習的人,也形象地印證了文中孫權“不可不學”的觀點。(8分)

9. 三篇文章提到了一些學習(讀書)方法,請分别概括:(3分)

【甲】文: 【乙】文: 【丙】文:

【答案】

5.(3分)孫權 孫郎 論語

6.(4分)(1) 背 (2)C

7.(1)(3分)呂蒙用軍中有很多事務來推辭(學習)。(2)(3分)C

8.(8分)了解曆史 仁德 勤學 行屍走肉

9.(3分)粗略地閱讀(經常讀書) 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廣泛學習、學問結合) 及時記錄心得

12、

(二)文言文閱讀,完成第5-8題(22分)

【甲】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曹南院知鎮戎軍日,嘗出戰小捷,房兵引去。玮偵虜兵去以遠,乃驅所掠牛羊辎重,緩驅而還,頗失部伍。其下憂之,言與玮曰:“牛羊無用,徒縻軍,不若棄之,整衆而歸。”玮不答,使人候。虜兵去數十裡,聞玮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玮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房軍将至近,使人謂之曰;“蕃軍遠來,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決戰。”虜方苦疲甚,皆欣然,軍嚴整。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馳矣。”于是各鼓軍而進,一戰大破虜師。

遂棄牛羊而還,徐謂其下曰:“吾知房已疲,故為貪利以誘之。比其複來,幾行百裡矣。若乘銳便戰,猶有勝負。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吾以此取之。”

【注釋】①知:掌管、主持 ②廓:拖累 ③候:偵查 ④馳:驅車馬追逐,此處意為戰争。

5.【甲】文選自《》,相傳作者是春秋時期的【乙】

文選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2分)

6.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1)軍( ) (2)調其下( )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玮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8.根據選文内容,完成填空。(10分)

【甲】文和【乙】文都先叙述了作戰的過程,後分析了(1)

【甲】文中曹刿的兩個“未可”“可矣”表明“(2) ”和“轍亂”“旗靡”是有利的戰機。【乙】文中曹玮故意制造了“(3) ”的假象,向敵人示弱,目的是引誘敵軍“(4) ”,造成敵人的疲勞;又“請休憩士馬”,是為了(5)

。于是把握戰機,“(6) ”,最終大破敵軍。

由此觀之,曹刿和曹玮都具有(7) 才能。

【答案】

5.《左傳》 左丘明

6.(1)隻、僅僅 (2)慢慢地 (4分)

7.(1)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3分)

(2)曹玮軍隊行進更加緩慢,在行進中找到有利地勢,就停下來等待敵軍。(3分)

8.(10分)取勝的原因(2分) “彼竭我盈”(1分) “頗失部伍”(1分) “遽還襲之”(1分) 麻痹(削弱)敵人的鬥志(2分) “鼓軍而進”(1分) 卓越的軍事(2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