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7:56:25

“身陷囵圄”,還是“身陷囹圄”?許多人都分不清!古代監獄稱謂知多少?夏獄曰夏台,商獄曰羑裡,周獄曰囵圄!“身陷囵圄”,還是“身陷囹圄”,試寫一下看你能不能分清?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

有個成語叫“身陷囹圄”,意思是指“失去人身自由,正在監牢裡受苦”。因為有些字形近似,人們在書寫時,往往會錯用它字,比如有人在書寫“身陷囹圄”時,就會不自覺地錯寫為“身陷囵圄”。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2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筆誤,是因為沒有理解“囵”與“囹”的含義。“囵”的讀音為lún,意指完整無缺。《康熙字典》的釋義為:“龍春切,音倫。囫囵也。”囵字很少單獨使用,而是要與囫字配對,組成一個固定詞“囫囵”。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3

囫囵的意思,是整個兒、完整的,或含糊、糊塗。《現代漢語詞典》還選用了兩個與囫囵相關的常用詞:一個是俗語“囫囵覺”,意思是整夜不被吵醒的睡眠。比如“她每天夜裡起來給孩子喂奶、換尿布,沒睡過一個囫囵覺。”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4

另一個是成語“囫囵吞棗”,意思是把棗兒整個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出自《湛淵靜語》:“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卻個棗也。”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5

而“囹”字的本義即為監獄,“囹”常與“圄”聯用,組成一個固定詞語“囹圄”。“囹圄”(有時也作“囹圉”)指的就是監獄。“囹圉”一詞,語出《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孔穎達疏:“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所以,形容一個人被關進監獄,應當寫作“身陷囹圄”。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6

但是,許多人想用“身陷囹圄”這個詞時,往往會誤寫成“身陷囵圄”。不僅是普通人,就連百度百科,也還專門收錄了“囵圄”條,其實,這是以訛傳訛。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7

漢語是世界上最為繁複、精深的語言,漢語詞彙得豐富多彩,是世所公認的。比如,僅是古代的監獄名,就能将現代人整懞。據明末清初的史學家、文學家張岱在其《夜航船》“兵刑部”中所載:“夏獄曰夏台,商獄曰羑裡,周獄曰囵圄,漢獄曰請室。”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8

夏台是夏王朝監獄,又稱鈞台,今河南禹州。商湯湯與伊尹、仲虺謀劃征伐豕韋,被夏桀察覺。桀假召湯入朝議事,将他囚禁于夏王朝監獄——夏台(又稱鈞台,今河南禹州)。鈞台原在禹州城南,距城十裡。《水經注》載,在三峰山東南,大陵之西,陵上有“啟筮亭,啟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鈞台也”。鈞台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舉行“開國大典”和“國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湯的地方。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9

商湯的部下伊尹、仲虺聞訊後,在國内搜集珍寶美女賄夏桀。夏桀便下令放回商湯。夏桀囚禁商湯一事,引起諸侯普遍反感,相傳一天之中叛離夏桀,投奔商湯的諸侯多達五百,夏朝統治基礎陷于分崩離析的境地。商湯強盛,聯合各諸侯國攻夏,縛住夏桀,放逐于現巢亭山(今安徽境)。三年後,夏桀憂憤而死,商湯便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東南)。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0

羑裡,又稱羑都,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羑裡城遺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4.5公裡的。周文王名姬昌,是商末周族領袖。他廣施仁政,引起殷纣猜忌,被纣囚于羑裡。姬昌被囚7年,将伏羲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著成《周易》一書,于是羑裡便成為《周易》(世稱中華文化之源)的發祥地。後人為紀念這位偉人,在城址上修建了文王廟,成為人們朝敬先賢周文王的聖地。《史記·殷本紀》:“纣囚西伯(即周文王)羑裡。”所以,後世的史書稱商時的監獄為“羑裡”。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1

周朝的監獄稱“囹圄”,亦說秦朝的監獄稱“囹圄”。另外,在夏商周三代,監獄還有另外一個通稱,那就是“圜土”。當時監獄多為圓形土牢,故名。《竹書紀年》日:"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爾雅·釋名·釋官室》:“獄又謂之圜土,築其麥牆,其形圜也。”《周禮訂義》曰:“圜土,獄城也”。其後,“圜土”又專指周朝的監獄。周朝的監獄圜土中關押的犯人,要在監督下進行勞動,如果能改過自新的,重罪三年後釋放,中罪兩年後釋放,輕罪一年釋放,但是釋放後三年内不能被當平民對待。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2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監獄的規模已經擴大了很多,此時的監獄名稱也有了變化,叫做“圄”。到秦朝時,因為法律嚴酷,犯罪的人增多,所以監獄也比以前增加許多,郡縣基本上都有監獄。同時,為了适應需要,秦律的《囚律》中有了監獄管理方面的詳細規定。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3

漢代的“請室”是指清洗罪過之室(相當于現代的“請喝茶”吧),亦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獄。《漢書·賈誼傳》載:“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辠耳。” 顔師古注引蘇林曰:“音絜清。胡公《漢官》車駕出有請室令在前先驅,此官有别獄也。”漢司馬遷在其《報任少卿書》中書也說:“绛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意思是“绛侯周勃,曾誅殺諸呂,一時間權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請罪室中”。可見,“請室”在漢代系指監獄無疑。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4

張岱所言,隻是概而言之,其中,盤點一下中國古代的監獄史,就會發現,監獄的稱謂自漢以後,基本就固定下來了。監獄從漢朝開始稱為“獄”,漢朝除了中央監獄即廷尉獄外,還有各個官府自行設置的監獄。此時的監獄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如内宮、居室、保宮和請室等。地方上的郡縣也都有自己的監獄,當時全國共有兩千多所監獄。南北朝時的監獄體制基本上繼承了漢朝體制,但北朝除了監獄外,還挖地為獄,叫做地牢。其後各代,多沿用了漢代的稱謂,稱“獄”或稱“牢獄”,宋代稱“牢城”,明代稱“監”,清代沿用明代的“監”名,并把“監”和前代的“獄”合在一起,始稱“監獄”。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5

中國最早監獄的出現,還有着非常神秘的傳說。我國最早提出創建監獄的人是臯陶。臯陶是上古時期的華夏部落首領,與堯、舜、禹并稱“上古四聖”,臯陶曆經唐虞夏三個時代,長期擔任掌管刑法的“士師(理官)”一職,後世尊為“中國司法始祖”。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6

相傳臯陶清臉鳥嘴,鐵面無私。他有一隻神獸獬豸(獨角獸),能知道誰是有罪的人,臯陶審理案件,遇到疑難,就牽來獬豸 ,獬豸隻觸有罪的人。隋陸法言《廣韻三燭》:“獄,臯陶所造。”自西漢直至明清時期,各地監獄普遍把臯陶奉為獄神,建廟設像,以示崇敬。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7

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所以為世代執法者所接納。

自由與囹圄的區别(身陷囵圄還是)18

到了東漢時期,臯陶像與獬豸圖成了衙門(監獄)中不可缺少飾品,而獬豸冠則被冠以法冠之名,執法官也因此被稱為獬豸,這種習尚在是中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至清代,禦史和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繡有“獬豸”圖案的補服。

(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