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很走心的幹淨短句人際關系?真香警告、佛系人生……網絡流行語背後反應了現代人的哪些“内心戲”?,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佛系很走心的幹淨短句人際關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真香警告、佛系人生……網絡流行語背後反應了現代人的哪些“内心戲”?
真香警告
這是最近廣為流傳的一種流行語言,出自于湖南衛視《變形計》城市主人公王境澤,王境澤剛到一個農村家庭,為了拒絕錄制,對着攝制組說絕對不吃一口飯,但後來适應了那裡的生活,感受到農村家人的溫暖後,吃着飯說出了“真香”。網友現用“真香警告”來調侃某人對某件事抵觸但又表示喜歡的行為。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遇到新鮮事物,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不願意接受?
首先是出于安全的考慮。熟悉意味着安全,新鮮意味着陌生。所以,在沒有一定鋪墊的情況下,面對陌生而新異的事物采取拒絕的态度,确實在所難免。
其次,就是偏見。一些固定的刻闆的印象,會妨礙人接觸新鮮事物。比如,這個不吃農家飯的小孩,可能存在的偏見就是農家飯不好吃,沒營養,沒檔次。這樣的情形在小孩子中尤其常見,小孩子心理簡單,直率任性,不善于深思熟慮,難免會直言不諱地拒絕。
但偏見終歸是偏見,經不起事實的檢驗,所以《變形記》的男孩會情不自禁的說:真香。要克服這種拒絕心理,就要注意管理情緒,不要被情緒裹挾而口無遮攔,不要被先入為主的判斷綁架,而要慎重地下結論,讓事實說話,讓實際去檢驗,并持有一個開放的心态;嘗試也很重要,面對新鮮事物,不妨嘗試一下。不适合自己的,可以淺嘗辄止,适合自己的,則剛好沒有錯過;其他人的經驗也是參照,如果能有了前車之鑒,自己則更容易做出判斷。當然,不論說什麼做什麼,如果都能給自己留一些回旋餘地,那麼就不僅是真香,而是真正的聰明。
隐形貧困人口
隐形貧困人口是指有些人雖然在朋友圈裡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非常窮。别看有些人表面上風風光光,背地裡哪裡的“土”好吃不好吃了解的一清二楚。
隐形貧困人口折射出年輕人的虛榮心理,其實隐形貧困人口不隻是年輕人,但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占據了大多數。出現這樣的困境,與所處的環境關系十分密切。周圍的人如果都衣着光鮮,生活時尚,那麼沒有誰願意自己太落後于同伴。财力不支,原本是一道保護的屏障。但借貸平台又投其所好,鼓吹提前消費,結果,預支成了主要的消費方式,随着日積月累,債務也越積越多,隐形貧困人口由此形成。
當然,不是有了借貸就一定會因債務而貧困。最合理的借貸方式是應急而貸,如期償還。而隐形貧困人口正是由于有太重的虛榮心,愛攀比,好面子,不想在消費上輸給他人,又缺乏足夠的進賬。結果既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欲望,也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收支,陷入貧困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避免成為隐性貧困人口,就要學會理性消費,放棄無效社交,摒棄過分虛榮,勇于承認暫時的貧窮,積極探索生财之道。尤其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消費欲望,有了購物沖動,不妨延遲滿足。今天十分渴望的東西,沒準一覺醒來就興味索然。如果将非必需品列一個清單,在三次不同的時間予以評估,如果每次都覺得需要,那麼這就是潛在的必需品。管理欲望,就是自律。而一個自律的人,在學會控制自己的時候,也學會了如何和這個世界相處。
巨嬰
巨嬰形容的是有着成年人的身體卻隻有嬰兒思維的人。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極端自私,但是他們覺得是理所當然,自己沒有錯。
巨嬰心理有兩個主要特質,一是自視甚高,感覺自己無所不能,這樣會導緻其将全世界都當成自己的所屬品,不能平等對待他人,甚至不把其他人當作生靈。這其實是嬰兒早期存在的一種心理;另一特質則是滿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脫離現實。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卻很脆弱,牢固是為了保護其脆弱。所以他們一旦受到質疑,就會強烈抵觸;也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一旦遇到,就會陷入憂郁;也不能接受挫折,否則内心就會破碎。
巨嬰通常是溺愛的産品,尤其是沒有節制的母愛,無原則的替代,無條件的滿足,會剝奪一個孩子成長中原本需要的淬煉。而僅供嬰兒的心理母乳,已經不足以撐起一個大孩子健全的人格,所以,他們的心理就停滞在了嬰兒水平。
擺脫巨嬰心理,首先要有自我認知,即意識到自己存在這種心理,這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畢竟“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如果已經有人善意提醒,一定注意自我反思,不要輕易否認;如果已經意識到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不妨定期接受心理健康專業的指導,并見證自己的蛻變;此外,還要重新矯正與養育者之間的心理關系,當雙方都不需要依靠彼此了,分離和成長才能真正的發生;最後,要在心理上做好進入成人世界的準備,那裡既有風霜雪雨,又有霞光萬道,而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積極的廢人
積極廢人,是指那些“愛給自己立目标,但永遠做不到的人;盡管心态積極向上,行動卻宛如廢物,他們往往會在短暫陶醉後恐慌,時常為自己的懶惰自責。有人形象地總結他們的特征就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積極的廢人與大衆所熟知的拖延症有所不同。有拖延行為的人不見得會“常立志”,但兩者的共同點都是行動力不足。明知該做某些重要的事情,但就是難以開始,一拖再拖,結果是壓力如影随形,時刻提醒自己還有未完成的任務,這些慢性壓力,進一步消耗人的鬥志,使人踟蹰不前。
形成積極的廢人原因比較複雜,其中常見的原因就是動機太強,動機太強往往凡事想要做到極緻,反而束縛了手腳,惟恐自己做不好,所以一直停留在計劃、打算階段;性格本身也是一個因素,追求完美的人,做事拘泥刻闆,往往陷于細枝末節而裹足不前;設定目标過程本身會讓人産生滿足感,在自我陶醉中迷失;習慣了不去行動,怠惰久了,對壓力适應了,漸漸将此作為一種應對壓力的方式。
擺脫積極的廢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動:開始行動時,可以從小事做起,逐漸接近主題,不要一上來就奔着熱點難點去,就如同考試,先做會做的題目,不會的先跳過去,慢慢進入了狀态,原先很難的事情也可能會柳暗花明;可以把任務進行分解,既然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那就一口一口地來。這裡的核心要素就是讓自己輕裝上陣,不知不覺找到感覺,慢慢進入角色,然後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隻要開始行動了,就要多激勵自己,多接納自己,放平心态,而不要奢望一步到位。
佛系人生
佛系,是指專注于事情發生的過程,抱着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态,不注重結果。該詞最早來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雜志,該雜志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
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态和人生态度。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積極的一面是,态度平和,期望不高,讓人的壓力變小,不會因為希望落空而受傷,也不會因為競争而對他人充滿敵意,人際關系緊張,對于某些匆忙而好鬥的現代人來說,偶爾佛系一下,會起到減壓降速的作用;消極的一面則是,容易遁世而失去機會,甚至由于動機太弱而失去動力。古語說:世事如棋,一着争來千古業。如果一直是與世無争,那麼影響的将是事業、人生。
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會讓人生也變得積極樂觀。積極的人生态度,會讓人以積極的視角解讀生活,相應地會獲得積極的感受,也會産生積極的行為。即使遇到困難,也會苦中作樂。其幸福指數、生活質量都會相對較高。如果沒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那麼即使錦衣玉食,也未必會知足常樂。就像歌詞所唱的:雖然你有家,什麼也不缺,為何看不見你露出笑臉;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還會讓人獲得好運。積極的人喜歡行動,喜歡嘗試,而越是這樣,就越容易赢得機會,把握機遇;積極樂觀的人也會影響周圍其他人,帶動其他人,其周圍的氣氛也會變得積極快樂。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位老婦人在飛機遇到故障時帶動大家唱歌。故障排除後,有人問其為何這樣樂觀,老婦回答,如果飛機失事,我就去天堂看我大女兒,如果沒有,我就去地面看我小女兒。一個對生死都如此樂觀的人,還有什麼能令其不樂觀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保持樂觀心态,就要經常自我調整,遇事多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行為上要多多助人,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利他行為容易讓人産生積極的情緒;多參與,多行動。行動會轉變性格,促發靈感,行動積極了,态度也不會消極;如果你覺得自己這些都做不到,就找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做朋友吧,多和他相處,慢慢的,他的品質會成為你的一部分。(北京回龍觀醫院 宋崇升 王紹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