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1 22:49:52

諸葛瞻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長子,他是大名鼎鼎的《誡子書》中的主角,三十七歲時抵抗鄧艾大軍戰死綿竹,其餘的事迹在史書上泛善可陳,西晉時期大臣山濤對諸葛瞻的評價為“父子在蜀,雖不達天命,要為盡心所事。”幹寶也評諸葛瞻“幹寶曰:瞻雖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而能外不負國,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通過上述引文可以推測西晉官方對諸葛瞻評價:忠臣、孝子、但沒什麼用的繡花枕頭。

在我看來諸葛瞻是個可憐人,讓他背負了過多了期望,父親的巨大光環也讓他疲憊不堪。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不辱父名不負國恩)1

年少喪父到平步青雲。

蜀漢建興五年(227年)的某一天47歲的諸葛亮終于老來得子,取名諸葛瞻字思遠。典出詩經“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之義。此時的諸葛亮為北伐的做準備。透露出他出征在外對這個兒子的思念。年幼的諸葛瞻對“父親”這個詞彙讓他驕傲又讓他陌生。諸葛亮對這個兒子也是非常喜愛,在與兄長的書信中自認諸葛瞻非常聰慧,也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擔憂。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沒想到幾個月後諸葛瞻永遠的失去了父親。蜀漢朝野當初有多愛戴諸葛亮,現下就有多愛戴諸葛瞻,其仕途也是平步青雲,一路順暢17歲,諸葛瞻迎娶了劉禅的女兒,被授為騎都尉。

18歲,諸葛瞻出任左羽林中郎将,因為蜀漢官民都懷念諸葛亮,諸葛瞻又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才思敏捷,因而很受歡迎。之後屢遷射聲校尉、侍中、尚書仆射加軍師将軍。

尤其軍師将軍一職,這是在蜀漢立國後第一次出現加拜軍師将軍,這一軍号由劉備在建安年間創制,自始至終隻屬于一個人:他的父親諸葛亮。

擔任父職可見蜀漢朝廷上下對諸葛瞻的期許和希望。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不辱父名不負國恩)2

諸葛瞻似乎幹的不錯,每當朝廷頒布一項好的政令,盡管不是諸葛瞻建議倡導,百姓們都會互相轉告說:“這都是諸葛武鄉侯的的主意!”。諸葛瞻的美名受到了過分的渲染,有些名過其實。這是父親的榮耀,也是父親帶來的陰影。榮耀有多大,陰影就有多大,這讓諸葛瞻無處可逃。

諸葛亮可是“兩漢無雙士,三代下一人”,由于光芒太過耀眼,蜀漢後繼執政者便是被拿來與諸葛亮比較,蔣琬、費祎、姜維等人,最後也是無可奈何歎息。諸葛瞻身為其長子不能逃離衆人的讨論範圍,可以想象,那些年諸葛瞻過得很辛苦,活得很累。

景耀四年(261年)諸葛瞻為衛将軍行都護與輔國大将軍董厥平尚書事,成為了蜀漢帝國執政者之一。此時的諸葛瞻35歲。某日廖化約宗預一起拜見諸葛瞻,宗預說:"我們已經年過七十,所得的已經夠多,現在是差一死,有什麼要相求年輕後輩而是自己勞累呢?"最後宗預沒有前往拜見。可見諸葛瞻年紀輕輕寸功未立就身居高位引來老一輩的不滿。

諸葛瞻身為丞相的兒子每個舉動都在聚光燈下,稍有不慎就有被人譏諷,這次平尚書事自然要做出成績,他也有自己的計劃。

欲制姜維,止兵戈,可惜功敗垂成。

從延熙十六年(253)開始至延熙二十年(257)期間姜維無歲不征,不可謂是勞民傷财、窮兵黩武。讓姜維下台的呼聲自然高漲,當初谯周見姜維多次對魏國用兵,蜀漢國力也不如從前。于是,谯周建議停止對魏國用兵,休養生息恢複國力。時任尚書令陳祗對此強烈反對,谯周無奈,便回家寫下《仇國論》。

于時軍旅數出,百姓雕瘁,周與尚書令陳祗論其利害,退而書之,謂之仇國論。

陳祗是後主寵臣,反戰派無可奈何,未曾想,景耀元年陳祗離世,沒有後方的支持的姜維回到成都,彈劾姜維行動開始倒計時,諸葛瞻、董厥剛一執政,便打算閻宇為姜維的繼任者。

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國内疲弊,宜表後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

閻宇出身南郡和董厥諸葛瞻一樣是荊楚人士,曾為庲降都督,有“宿有功幹,于事精勤”的美名。

沒想到正當彈劾姜維的奏章馬上遞到後主劉禅之前,竟然出現了意外。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姜維見黃皓擅攝朝政,啟奏劉禅将其處死,但劉禅不同意,說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劉禅命黃皓向姜維謝罪,但姜維見黃皓恐怕會對自己不利。姜維對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後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說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内逼耳。

由于姜維率軍去沓中屯田,姜維重歸軍旅,對諸葛瞻等人來說無異于放虎歸山。之前努力化為泡影。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不辱父名不負國恩)3

這次彈劾行動的失敗激化了蜀漢政權最高權力集團内部矛盾,雖然和孫吳與曹魏相比微不足道,在當時曹魏極強蜀漢極弱的情況下,可謂是不可承受之重。我們也無法猜測,諸葛瞻的行動成功,閻宇代替姜維回事怎樣,是否能逃脫263年的滅國之災。至少應該能改變姜維冒險的漢中防線的計劃,

欲除黃皓,可惜為時已晚。

陳壽稱諸葛瞻對于黃皓亂政鹹共将護,無能匡矯,但是陳壽嘗為瞻吏,為瞻所辱,故因此事歸惡黃皓,而雲瞻不能匡矯也,可以判斷為歪曲。皆因陳壽為私仇毀謗諸葛亮父子,如《晉書》、《史通》等都有記載,陳壽雖有史才,但私德有虧,仕晉後與同為蜀人的李骧、壽良互相誣告,《晉書》、《華陽國志》等對陳壽的人品表達了否定态度。

諸葛瞻為人雖然《三國志》語焉不詳,但身為名臣之後,若是德行有虧玷污父應該在史書上有所記載,但是如前文所述諸葛瞻皆是孝子忠臣的評價,可見諸葛瞻是道德觀念較強的人,因此看不上陳壽不足為奇。陳壽與諸葛瞻有隙,乃至不惜在《三國志》中污蔑可信度很大。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不辱父名不負國恩)4

四川南充陳壽雕像。

諸葛瞻長子諸葛尚臨死前感歎:“父子荷恩,不早斬黃皓,以緻敗國殄民,用生何為。”在《元和郡縣圖志》也記載了諸葛瞻後悔沒有除掉黃皓,并與前文制約姜維并列。從而證明諸葛瞻對黃皓的态度是欲除之而後快。

《元和郡縣志》: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内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可惜時間太短,諸葛瞻正在準備除掉黃皓的計劃時大戰在即,這一計劃也擱淺了。陳壽評價諸葛瞻對黃皓亂政無能匡矯過去唯結果論,諸葛瞻成為國家核心執政者到蜀漢滅亡才兩年,時間倉促未能成功自然是情有可原。

欲保家國,可惜兵敗身死。

鄧艾從陰平道殺了過來,蜀漢朝廷亂成了一鍋粥,蜀漢軍隊的主力都在姜維指揮與魏軍主力鐘會相持,

情勢十萬火急必須馬上派出軍隊抵禦鄧艾大軍,成都隻有戰鬥力不怎麼樣郡縣兵和禁軍,但還能湊出一隻尚且能戰的軍隊,但安排誰是這隻軍隊的指揮官成為了問題,因為蜀漢的善戰之将不是增援的路上就是在劍閣和姜維并肩作戰。

此時諸葛瞻站了出來,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他是國家執政者之一,又是後主劉禅的女婿,沒有人比他有資格帶領這隻軍隊。更關鍵的原因:他是諸葛亮的兒子。

諸葛亮對蜀漢意味挽狂瀾于既倒 扶大廈之将傾:當初白帝城托孤蜀漢危在旦夕,兩年平定南中,五年開始北伐關中大震。諸葛瞻現在就要承擔當初父親的責任。為了激勵百官民心和士氣,沒有比諸葛瞻更好的選擇了。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不辱父名不負國恩)5

但是戰場新人諸葛瞻立馬犯了錯誤,到了涪縣開始止步不前,黃權的兒子尚書郎黃崇多次建議占領險要,但是諸葛瞻猶豫不決,黃崇因為失策而痛哭流涕。很顯然諸葛瞻放着天險不守,是個馬谡式的“舍水上山,不下據城”一樣性質的錯誤,街亭之戰的翻版。如黃崇所言處于險要位置的江油迅速投降,鄧艾輕易得到了天險諸葛瞻前鋒被魏國軍隊打敗,蜀漢軍隊退守綿竹。

若是據守綿竹諸葛瞻自保有餘,但鄧艾極大可能迂回向劍閣進軍和魏軍主力鐘會部回合,對姜維進行夾擊。那麼駐紮劍閣的蜀漢主力軍隊有被全軍覆沒的危險。對諸葛瞻隻有一條路可選:積極發動攻勢,殲滅鄧艾。

鄧艾戰前寫了給諸葛瞻一封勸降信,若是投降可為琅琊王,諸葛瞻大怒斬魏國來使。既然談判破裂就是開戰,這位沒有打過仗的将軍帶着戰鬥力低下的雜牌軍抵抗名将鄧艾虎狼之師。那一刻諸葛瞻擺出了年幼時父親教他的八陣。揮起了令旗魏軍發動攻擊。就像三十年前他的父親一樣,這一次常勝将軍鄧艾竟然輸了。

蜀衛将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并退還,曰:“賊未可擊。

這是四百多年大漢軍隊最後榮耀,嘗到敗績的鄧艾大怒對諸葛瞻發起了總攻,諸葛瞻還在頑強抵抗,腳下已經盡是屍體,但繼續戰鬥,之後便是沒有奇迹了。此戰諸葛瞻、諸葛尚、黃崇、李球、張遵戰死。自元帥以下并受斬戮伏屍蔽地,血流丹野。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不辱父名不負國恩)6

諸葛瞻兵敗身死的消息傳到成都朝野大震,不久後主劉禅聽從谯周的建議開城投降,蜀漢滅亡。

諸葛瞻:可憐與敬佩的人

他極為聰慧博聞強識,而且他應當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手腕,從軍事看,初次臨陣就能擊敗鄧艾,也有不錯的天賦。假如時間充裕他受到足夠的軍政磨煉的話,他肯定能成為合格的執政者和将軍。可惜沒有假如。

他臨死之前恨無法制約姜維除去黃皓,更恨的是時間倉促沒有給自己機會讓自己徒勞無功,還有自己的才能不足。諸葛瞻其實是一個在父親盛名下陰影的普通孩子,卻被衆星捧月,蜀漢朝廷對他有過高的期許,最終被壓垮,成都的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諸葛亮祖孫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諸葛瞻帶着自己的兒子諸葛尚幫助父親諸葛亮守護他們心中的大漢。

不辱父名,不負國恩。他是個可憐人,也是個值得敬佩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