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路
1892年,在《高加索報》上用高爾基·馬克西姆(意為最大的痛苦)這個筆名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在地方報刊當編輯、記者,從此專心從事寫作。
共14張
作品
1895年,高爾基發表了浪漫主義短篇《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贊美了熱愛自由、向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鬥的激情。[5]
1898年,高爾基的第一個作品集兩卷集《随筆與短篇小說集》問世,從此蜚聲俄國和歐洲文壇引起國内外廣泛注意。
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6]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完成的《福瑪·高爾傑耶夫》和《三人》兩部小說,通過較廣闊的現實畫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題。[7]
20世紀初,高爾基的創作轉向戲劇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最簡潔的形式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
從1900年起,高爾基參加并主持知識出版社的工作,通過出版《知識》叢刊團結了當時俄國大批具有民主主義傾向的作家。
1901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當時人民群衆的革命運動風起雲湧,沙皇反動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搏鬥的時候。高爾基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他為了熱情地歌頌無産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資産階級自由派的醜惡嘴臉,就寫下了散文詩《海燕之歌》(後更名《海燕》),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将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鬥,這是一篇無産階級革命戰鬥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甯的熱情稱贊。[8]
1900年,高爾基與契诃夫在雅爾塔
1900年,高爾基與托爾斯泰在亞斯納亞
1901年,高爾基還寫了第一個劇本《小市民》,揭露了資産階級保守派與自由主義者的矛盾,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革命無産者(革命工人尼爾)的形象。[4]
1901年,高爾基因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而被捕。出獄後受革命政黨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9]
1902年,寫了劇本《在底層》,這是作者通過20年時間觀察流浪漢生活的總結,是高爾基戲劇的代表作。[4]
1905年,是高爾基思想和創作發展的第二個階段(1900—1909革命前後)的開始,在革命形勢激烈的歲月裡,高爾基作為戰士參加了革命運動,他的住宅成為1905年莫斯科武裝起義的據點之一。由于高爾基積極參加革命運動、與列甯結識和加入布爾什維克黨,世界觀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創作上也更加自覺地為無産階級革命事業服務,力求創造新的英雄人物,寫出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東西來。
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高爾基積極投身于無産階級革命鬥争,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并同列甯會晤。革命爆發初期,他曾以目擊者的身份寫了讨伐沙皇政府槍殺請願群衆的傳單,号召人民奮起鬥争,同時積極參加社會民主工黨的《新生活報》和《戰鬥報》的出版,多方努力為起義者籌劃經費和武器。這期間他還發表大量政論,其中《談談小市民習氣》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習氣的社會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對革命事業的危害。[4]
1906年,高爾基秘密離開俄羅斯到美國,在那裡宣傳革命,為黨募集經費,寫了揭露和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政論《我的訪問記》、特寫《在美國》、劇本《敵人》。劇本《敵人》和同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母親》标志着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母親》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兩部作品同為俄國無産階級文學的奠基作。[10]
1906年的高爾基
1907年春,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俄圍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從此,他和列甯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和深厚的友誼。[4]
1906年1908年發表作品中篇小說《忏悔》,受到列甯的嚴肅批評。當時他發表的一些論文以及專著《俄國文學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觀念複合”、“經驗組織”和造神論等錯誤觀點。經列甯的批評幫助,他逐漸提高認識,脫離前進派集團。[11]
1901~1910年,先後寫出了《小市民》《底層》《仇敵》《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野蠻人》等許多重要的社會政治劇本,其中有的反映掙紮在死亡線上的貧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識分子和資産階級市儈的精神空虛。在《小市民》一劇裡作者第一次描寫了先進工人尼爾的光輝形象。這些劇本的上演,受到革命人民的熱烈歡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6]
1911—1913年間,完成故事集《意大利童話》。1911—1917年,完成《俄羅斯童話》。1912一1917年,完成《羅斯遊記》。1913年,創作了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4]
1913年,回到祖國,主持《真理報》文藝欄,從事文化組織工作和文學活動。1916年,發表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間》。[4]
養病創作
1921年夏天,高爾基因病複發出國就醫,直到1928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倫托。他一邊治病休養,一邊通過書信和會見來訪者盡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團體的極“左”和宗派主義錯誤,為培養青年作者及團結不同風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還努力創作,發表回憶錄《列夫·托爾斯泰》和特寫《列甯》,完成《我的大學》,描寫了作家從生活底層走向革命道路,勞動者尋找真理、追求光明的曆程。
1922年,發表《我的大學》。[4]
1925年,高爾基在病中完成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6] 該作在從19世紀中葉俄國農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廣闊曆史背景上描寫一個家庭三代人的變遷,從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現了資産階級的必然衰落。
1928年,高爾基回國後,兩次到全國各地旅行參觀,目睹祖國社會主義建設蓬勃景象,熱情高漲,寫了長篇報告文學《蘇聯遊記》。[12]
晚年生活
1931年,高爾基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創作中,劇本《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現了資本主義的沒落和社會主義的勝利;長篇小說《克裡姆·薩姆金的一生》寫了十月革命前俄國社會40年的曆史變遷,以一個個人主義知識分子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壯大;《論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等一系列論文,倡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13]
1931年的高爾基與斯大林
1934年,高爾基主持召開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并當選蘇聯作家協會第一任主席。1936年6月18日2點30分,高爾基離開人世,享年68歲。
看到高爾基的作品,想起了魯迅。他們有相同之處。筆杆子能當槍使。
一起來品讀高爾基的
《海燕》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着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着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着,──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裡,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裡──充滿着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裡,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着,──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鬥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吓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到懸崖底下……隻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雲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争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飛翔着,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着,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烏雲,它因為歡樂而号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裡,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裡。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裡蜿蜒遊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