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焦作哪有土地流轉

焦作哪有土地流轉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4:38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安林

7月13日,一場夏雨過後,溫縣番田鎮西留石村農田裡一片新綠、生機勃勃,玉米苗随風搖曳,長勢喜人。

“即使不下雨,灌溉也不愁。”西留石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棟新說,這兩年,灌溉方式不再采用大水漫灌,都采用了絞盤式噴灌機或者滴灌帶,隻需打開開關,汩汩清水就能湧進田間地頭。

焦作哪有土地流轉(焦作市溫縣耕地全托管)1

站在地頭,他和鄰村西南馬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慶傑,探讨着如何利用好耕地全托管經營模式,從地裡“掘金”,帶領村民緻富奔小康。

全托管經營模式是啥?

“村集體流轉土地後,委托農業全托管公司負責耕、種、管、收、銷等整個生産過程,村集體每季支付托管公司每畝600多元的托管費,全托管公司像是村集體的‘長工’。”張棟新娓娓道來。

西留石村全村耕地2733畝,村集體流轉面積2626畝,其中1013畝耕地采用全托管模式,剩餘耕地轉租給大戶經營。

張棟新掰着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就拿今年小麥這季收入來說吧,小麥畝産1050斤,小麥單價1.57元/斤,畝均純收益339.88元,夏糧純收益344303.5元。加上種糧大戶轉租的效益151300元,本季總純收入495603.5元。

“俺村采用全托管模式嘗到了甜頭,村集體收入蹭蹭地往上漲。今年秋季,俺村計劃把剩餘耕地也交給‘長工’來種。”望着玉米苗,張棟新高興地合不攏嘴。

番田鎮黨委書記馬繼輝介紹,為發揮好“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中村集體“統”的作用,推動土地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經營,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該鎮創新新型集體化土地規模經營模式,打破現有戶、組、村地界建立“1000畝管理單元”。

截至目前,番田鎮村集體已流轉土地1.5萬畝,占到全鎮耕地面積的24%,村集體年淨增收400多萬元,已建立了新型集體化土地規模經營雙西5000畝示範區、段村千畝示範區、劉謝千畝示範區和金香千畝示範區4個示範區。

這樣一來,可耕種面積增加5%,生産成本降低10%,生産效益提高10%,地還是那些地,收入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環境友好了,直接推動了新技術、新裝備、新農機的應用,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實現了村集體、村民的雙增收。

放眼全縣,溫縣正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主線,以農村土地經營為突破口,通過“縣 鄉 村 村民 全托管公司”五位一體齊發力,探索新型集體化土地規模經營模式,積極建設産業興旺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