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1:30:32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1

↓↓點擊收聽蔣勳老師親述音頻↓↓

感到生命無常,才會有寬容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三個“深”字連用,這絕對是歌曲裡面才會有。

作者用疊字的方法,把空間感推出來,一個在庭院當中深入進去的空間:

一進、二進、三進......它是相互隔開的,而且中間一定有花廳、屏風遮擋,才叫作“深深深”,因為你感覺到後面還有,沒有辦法一下子看完。

“章台路”本是漢代妓院所在的地方,歐陽修作為太守就這樣直接寫出來了,一點都不避諱他經常去的就是這樣的地方。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2

我們可以看到宋代這些為官的知識分子對自己私下休閑生活的描述非常直接,沒有任何遮掩。

可是他們遊冶于這些所謂的風月場所,我們看到的卻并不完全是耽溺于感官的,甚至是堕落的或者鄙俗的描述,相反,會看到他生命經驗的提高。

下面這一段是我覺得非常美的句子。“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黃昏的時候把門關起來,可是無論怎麼關着門,怎麼不忍心去看外面的百草千花,還是留不住春天。

春天你是留不住的,歲月也是關不住的,這是對時間的感傷。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3

“淚眼問花花不語”,含着眼淚去問花,可是花也沒有回答,最後的結論是“亂紅飛.過秋千去”。那些随風飄散的落花翻過高高的秋千架飛走了。

從這樣的句子裡,我們可以大體看到北宋這一代知識分子内心保留着的幻滅情緒。

我不覺得這幻滅有什麼不好,有權力和财富的人少掉這個部分會是粗鄙不堪的。

正是在權力和财富當中,他感到生命本質的無常,他才會有寬容。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4

我非常不贊成很多人說讀這樣的東西會使人消極、悲觀,我從中看到了生命的本相:花是會凋零的,春天是會過完的。

在了解這個本相以後,生命仍有執着,以淚眼問花,它會變成一種深情。

這大概也是宋代知識分子最迷人的部分。

不止要看花開,也要看花落

尊前拟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别。

—— 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拟把歸期說》

“尊前拟把歸期說”,喝着酒和朋友告别,很想告訴他回來是什麼時候,可是“未語春容先慘咽”——大概要分别蠻久的,所以還沒有講就已經有點兒泣不成聲。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我們現在都在傳唱這兩個句子,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是歐陽修的詞。我碰到一些流行歌手以為這是現代創作,我說你們也太小看古人了。

這種句子會在一千年當中傳唱,是因為它抓到了一個非常通俗的真理。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5

和一個歌妓、一個少女告别,這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你是一個政治人物,卻還要難過,還要哭,講不出歸期,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可是接下來他要給自己解嘲,說“人生自是有情癡”,說人生中對于情感的執着沒有什麼道理好講。

在男性夫權文化裡,男性并不敢表現這個部分,可是宋代很奇特,竟然覺得它是可以被解嘲的。

“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的情感本與風花雪月無關。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6

“離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腸寸結。” “翻新阕”就是把舊的歌填上新的詞。他用了非常俚俗的民間語言去講情感的糾纏,講情感的不能釋懷。

這種非常民俗性的文字,是詞可愛的部分,像“腸寸結”絕對是原來民間的口語,就是你想得腸都打結了,現在聽起來怪怪的,可是就直接被文人用在詞當中。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别。”把個人的情感在告别的時候擴大,在“腸寸結”的絕望下走出去,看看整個洛陽城的花。

所有的花都會開,可是也都會調落。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7

“始共春風容易别”其實是說要看到生命的真相:不止要看到花開,也要看到花落。

歐陽修對整個宋代文風有非常大的影響,他的這種率性,在他整個生命形式裡顯得非常優美,也影響了蘇轼。

後面我們看到蘇轼的時候,會發現蘇轼的作品也都有一種自然與直接,不會陷在絕對的哀愁當中。

悠遊于生命的變化裡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 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這首《浪淘沙》是歐陽修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我非常喜歡。常常讓人覺得裡面有一種飽滿,有一種比較喜氣的生命感覺。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大家一起拿着酒,在春天吹起的東風裡。其實“從容” 很難解釋,就是在散步,走來走去在花間玩賞。“從容”是宋代最渴望、追求的東西。

“從容”是一種自信,有了真正的自信以後,連激情都可以慢慢地細水長流了。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8

“且共從容”一方面是在講他和他這些寫詞的朋友一起去玩,另一方面是講生命的狀态,即一個宋代文人生命中的從容經驗和雍容大度的感覺。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生命的聚散令人無奈,“此恨”不是說生命被什麼事情激發的恨意,而是生命的無常。

你必須知道生命本質的無常,才會去珍惜生命裡無常來臨前每個片斷的美好時刻。

我們注意一下,這種感傷立刻就可以轉成喜氣——“今年花勝去年紅”,今年的花比去年還要好,“可惜明年花更好”。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9

他怎麼知道?他當然是覺得生命應該會越來越好。

“知與誰同?”那個時候會和誰一起去看花呢?各位有沒有覺得他的結尾非常開闊?

“知與誰同”,好像有一點惋惜的意味。大概不是今年一起看花的“你”,因為“聚散苦匆匆”, 所以可能是和另外一個人。

但和另外一個人也沒什麼不好,因為不同的隻是生命體驗。你可以和不同的人去感受生命的美好,不見得非要執着于原來的經驗。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10

我覺得歐陽修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他的豁達。将唐宋的文學經驗轉換到一個比較豁達的方向。佛學與老莊的東西也進來了,以往的激情慢慢緩和下來。

揚州有一個“平山堂”,為歐陽修任太守時所建。你坐在那裡,眼前一片江南美景。

這個“平”字也是歐陽修要追求的,他不要發那麼高的音,而是要發一種很平和的聲音,不那麼費力,有一種從容或者自在的感覺。

歐陽修是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歐陽修最迷人的氣質)11

人生的豁達,人生的從容,大概都來自于不必非去堅持非此即彼,來自能夠悠遊于生命的變化裡,耐心地看待某一段時間中我們還沒有發現的意義。

聚和散是變化,花開花謝是變化,月圓月缺是變化,可是在我們不知道變化的真正意義的時候,會沮喪、感傷,甚至絕望。

如果知道它是一個自然過程,為什麼還要去感傷呢?

這個時候,人就會用一種很豁達的心境去看待這些事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