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鄧钰
通訊員 華廣原 王小龍
“漲了!去年每斤胡椒收購價十五六元,今年突破20元。”7月26日,在位于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的海南農墾标準化胡椒種植基地中,胡椒藤茂盛生長,郁郁蔥蔥。種植戶黃麗貞忙着給剛采摘完的胡椒修枝剪葉,以保來年胡椒豐産。“價格漲了,我們當然更有動力管胡椒了。”
這是胡椒收購價經曆連續幾年“跌跌不休”後,迎來大幅上漲。黃麗貞認為,收購價上漲的原因,雖與天氣影響,今年胡椒産量下跌有一定關系,但更離不開當地政府和企業對胡椒的産品推廣和品牌建設,“這兩年,來這裡的省内外客商越來越多了。”
胡椒是海南省主要熱帶經濟作物之一,其國際消費市場一直呈快速增長的态勢。民間曾廣泛流傳過這樣一句俗語:“一金二銀三胡椒仁”,可見胡椒在百姓心目中價值之高。
然而一段時間内,海南胡椒價格持續走低,收購價從每斤40元直線下降,最低時收購價每斤僅有十三四元。我省政府部門和海南農墾等一衆企業已經加速行動,助推胡椒産業轉型突圍,提質增效。
現狀:基礎良好卻發展疲軟 内憂外患仍亟待破解
“胡椒采摘期已經結束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後續管護,修剪弱枝、密枝,努力保證明年豐收不減産。”連日來,黃麗貞總在胡椒基地裡起早貪黑地忙活。對她而言,胡椒是一家老小最重要的經濟支撐。
在我省,像黃麗貞一樣依賴胡椒種植維持生活的農戶不在少數。海南種植胡椒的曆史可追溯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目前已是我國最大的胡椒生産區,占據全國胡椒生産總量超9成。據農業農村部農墾局統計,2019年海南省胡椒種植面積33.5萬畝,收獲面積29.4萬畝,胡椒總産量4.5萬噸。
在位于海口市大坡鎮的海南農墾胡椒種植基地中,海墾熱作産業集團員工查看胡椒生産情況。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其中,海南農墾企業是我省主要的胡椒生産加工企業。2019年海南農墾統計年鑒顯示,農墾胡椒種植面積約9.4萬畝 ,總産量約1.2萬噸 ,占全國胡椒産量25%左右。
“可以說,胡椒在海南擁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具有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的先決條件。”業内人士表示,然而雖擁有良好基礎,海南胡椒卻受制于品種老化、生産标準化不高、加工工藝落後、産品附加值低、産業内部協同不足、品牌不響等短闆,市場競争力不明顯。大部分海南胡椒主要銷往低端市場,國内市場也傾向于進口國外胡椒。
内憂外患亟待破解,胡椒種植、加工、貿易等環節脫鈎現象時有發生。為此,諸多從事胡椒産業技術研究與示範的學者、業内人士期望從标準制定、産品研發、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入手,政企合力探索一條适應我國胡椒産業發展新途徑。
發力“深功夫”延伸産業鍊條 環保牌吸引省外客商
“在開展走訪調研中,我們發現,海南胡椒缺乏市場占有量大、知名度高的拳頭産品。”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博士王文峰表示,海南的胡椒産業存在加工企業數量不多、規模小、技術不夠成熟等局限,胡椒精加工、深加工産業亟待加強。
作為我省胡椒産業的主要生産商之一,海南農墾企業率先開啟了對胡椒深加工的探索,并推出“昌農”品牌胡椒粒、胡椒粉等系列産品。
在東昌胡椒加工廠中,工人操作現代化胡椒生産線。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在位于大坡鎮的東昌胡椒加工廠中,工人們正有序地利用現代化的胡椒環保生産線加工作業。
“這是新型胡椒環保脫皮加工生産線,每小時可加工鮮胡椒3噸,生産成品0.6噸,隻需五六個小時就能完成傳統10天以上才能完成的白胡椒脫皮、烘幹等工序,不産生污水,還可集中回收椒皮進行環保處理。”在加工廠,車間技術人員符永存介紹,過去,椒農習慣采用傳統工藝脫皮,先将胡椒放入水中浸泡10日至15日,待其水漚發酵後逐漸脫皮,随後将其放入河中,以水流浸泡沖刷徹底去皮。“如此加工,不僅産品存在熏臭味,品質不夠高,還有加工效率低下,不夠環保等問題。”
“高效環保之外,新式生産線出産的胡椒産品品質也更勝一籌。”符永存介紹,新式工藝生産的胡椒籽辛香濃郁,氣味芬芳,且加工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了殘留的雜質,保留胡椒堿成分,使得胡椒更具營養價值。
“看到海南農墾企業在胡椒加工上的探索和成果後,我們的投資信心更足了。”7月25日,在大坡鎮參觀完海南農墾的标準化胡椒種植基地以及東昌胡椒加工廠後, 廣州新裕農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敏表示,随着當地胡椒種植技術的标準化提升,加工環節的精深化、環保化發展,她十分看好大坡胡椒的發展前景。
探讨:深加工仍需持續發力 “小而精”或有别樣天地
盡管在深加工上有了一定發展,有學者注意到,從目前市場上海南主流胡椒加工品來看,主要是白胡椒粒、黑胡椒粒、胡椒粉等初級加工産品,科技含量低,品種單一,産品同質化嚴重。
“市場上仍然缺乏胡椒油樹脂、胡椒堿、胡椒油等特色、優質、高附加值的中高端産品,影響市場競争力,制約了整個胡椒産業發展。”我省熱作産業學者表示,我省胡椒産業中,初級加工多深加工品少,加工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問題困擾着我省胡椒産品加工業。由此看來,我省胡椒産品深加工也還處于起步階段,仍需持續發力。
位于海口市大坡鎮的海南農墾胡椒種植基地中,胡椒生長茂盛。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多位學者向海南日報記者表示,僅僅依賴白胡椒粒、黑胡椒粒、胡椒粉等初級加工産品,海南胡椒很難與種植規模更大、原料成本更低的東南亞胡椒匹敵,難以進一步站穩市場,不如轉向“小而精”思路,将胡椒加工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産品而不是标準化的工業品,從而提升産品附加值。
在7月25日下午舉行的2021海口“大坡胡椒”産銷對接活動上,中國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表示,目前,調味品行業已進入了高速叠代和創新時期,随着餐飲企業中央廚房模式興起和鋪開,為越來越多餐飲企業對定制化、标準化的複合調味料的需求直線上升。
白燕介紹,相較于單一調味品,包括火鍋調味料、中西式複合調味料等在内的複合調味品增速更快,且更吸引玩家入局與資本青睐。“胡椒作為主要的香辛料是生産各類複合調味料的重要原料。海南胡椒企業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加大研發力度,探索推出适應市場需求的複合調味料。”
同時,諸多業内人士達成共識,海南胡椒産業發展向科技要效益。“我們正在加快整合墾區胡椒産業資源,并依托科技力量,提升産業附加值。”海南農墾熱作産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熱作集團)副總經理陳凱介紹,該公司于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在海口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共同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推進産學研協同發展,加快科研成果轉換,以市場為導向推出系列熱作高品質、高附加值産品。
業内專家認為,海南胡椒企業需要強化品牌意識,需要把競争的重點從價格、質量、服務等層次上轉到品牌這個高層次上,特别是建設自主品牌。“特别是要突出熱帶、海洋、民族文化,打出差異化、特色化,保證産品質量,維護品牌信譽。”王文峰說。
展望:政企研協同壯大産業 多渠道打出特色品牌
“對于廣大椒農和企業而言,胡椒産業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海墾熱作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豫此前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南胡椒産業要轉型升級,做大做強,還需要依靠政企校多方合力,通過政府政策支持引導,企業發力轉型,科研機構提供科技助力等舉措,共同打造産學研一體的産業發展鍊條。
“目前,我省乃至我國的胡椒産品加工标準化技術研究起步晚,産品農藥殘留标準仍相對缺乏。”業内人士表示,相較而言,國外胡椒産品及加工工藝标準的制定相對較早,不但涉及黑胡椒、白胡椒,胡椒精油及胡椒堿,而且涉及胡椒中其他生物堿、胡椒樹脂、鹽水胡椒、脫水青胡椒等産品标準。其産品質量檢測方法及内容比國内的深廣。“以技術基礎的品質評價标準及食品安全标準對胡椒産業健康發展不可或缺,海南應加快建立胡椒産業加工規範體系。”
“同時,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一系列免稅、減稅等稅收政策,為發展包括胡椒産業在内的熱帶農業帶來了重要的曆史機遇 。”李豫表示,海南企業也應該抓住海南自貿港建設優勢,堅持‘兩條腿’走路,利用自身高質量種植資源,打造精品化胡椒産品的同時,在多地擴展原料庫,進一步擴大産能,樹立品牌,讓海南胡椒從地域化走向國際化。
(海南日報海口7月26日訊)
目前海南胡椒産量占全國胡椒生産總量超9成
2019年,海南省胡椒種植面積33.5萬畝
收獲面積29.4萬畝
胡椒總産量4.5萬噸
海南農墾胡椒種植面積約9.4萬畝
總産量約1.2萬噸
占全國胡椒産量約25%
新型胡椒環保脫皮加工生産線
每小時可加工鮮胡椒3噸
生産成品0.6噸
隻需五六個小時就能完成
傳統10天以上才能完成的工序
原标題:海南農墾企業發力深加工,推進産學研一體化,延伸胡椒産業鍊條 胡椒滋味有苦有辣 産業深耕更溢濃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