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鄉村人才回歸工作計劃

鄉村人才回歸工作計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9 00:37:44

鄉村人才回歸工作計劃(李小雲鄉村現代化)1

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李小雲。圖/新京報制圖

“我們在雲南、湖北等多個地方的二十多個村莊裡,做鄉村振興的工作,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中國農業大學資深講席教授李小雲說。

過去數十年中,城市化與工業化為主要推動力的現代化,使得鄉村走在了現代化的後方。近些年來,随着脫貧攻堅的收官,鄉村振興的推進,鄉村正在加速現代化。李小雲認為,與城市相比,鄉村的現代化,是“追趕的現代化”,在未來,要實現中國式鄉村現代化,“需要解決農業功能與收益的矛盾、發揮鄉村生态涵養功能、人的現代化三大問題,其中,人的現代化,或許是未來最難解決的問題。”

鄉村現代化,也有共同特征

鄉村的現代化,是任何社會在現代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樣具有共性和中國特色。在共性方面,農業人口下降、農業比重下降等,是普遍存在的共同特征。

李小雲介紹,“在所有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中,鄉村的現代化有幾個共同特征。第一,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直接從事農業生産的人口持續下降,這得益于現代機械替代繁重的體力勞動。第三,農業生産力不斷提升。第四,農村人口收入持續提升。”

同時,還有一些新趨勢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出現,比如鄉村的涵養生态功能日益明顯。

總體而言,“農業生産力提升,農業産值提高,比重降低,農業人口減少,鄉村居民收入提升,生态涵養等,是未來鄉村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鄉村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國式鄉村現代化,也必然具備這些特征。”李小雲說。

小農的存在,是獨有的特點

實現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現代化,是全面實現現代化最重要的基礎之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

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式鄉村現代化中,也有自身獨有的特點。“小農的大量存在,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李小雲說,“我國人口衆多,城市化雖然依然在推進,但短期内不可能容納大量小農進城。這就造成了一個特别的現象,我們要在小農大量存在,人均占有耕地、水等資源較少的情況下,實現鄉村的現代化。”

小農戶如何現代化?事實上,在過去多年中,我國已經探索出一條相對成熟的途徑,李小雲介紹,“在技術和機械化方面,我國通過大量的社會化服務、專業化服務,幫助小農戶實現現代生産。在東北、華北等地,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非常高,幾乎全部用機械種植,不是因為每一家農戶都買了農機,而是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的。在信息方面,互聯網進村入戶,使得小農和市場得以直接對接,電商從地頭發貨,直接對接消費者。在要素方面,通過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這樣的制度設置,既推動了适度規模經營,也保證了公平公正。”

強力的主導,形成鮮明特色

與發達國家的鄉村現代化不同,李小雲表示,“在我國鄉村現代化的過程中,強有力的國家推動和政府主導,是主要的力量,這形成了我們鮮明的特色。”

以社會化服務為例,李小雲介紹,“我國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在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下迅速發展起來的,這與歐美、日韓的鄉村現代化都不相同。我們的鄉村現代化,是一個追趕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強大的力量去推動,一方面促進鄉村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也糾正過去城鄉發展中的不平衡現象。這一力量,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使得現代化的過程,始終圍繞‘以人民為中心’在進行。”

中國的鄉村振興、鄉村現代化,是在城市化尚未完成、且依然在推進的過程中進行的,這也是中國式鄉村現代化的特征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功能進入了鄉村,推動了鄉村的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另一個鮮明的特征。”李小雲說,“我們是在城市化進程中,把鄉村建設起來,在鄉村發展鄉村産業,實現業态的多元化,但卻不是把城市的産業挪到鄉村,甚至把城市不要的産業挪到鄉村。而是在鄉村建設了許多新的産業,比如鄉村旅遊,這是以前沒有的,還有研學、農耕教育、自然教育等,都是鄉村的新業态。在這個過程中,城市的觀念、思想、市場、資金、消費等,都進入了鄉村,推動着鄉村的現代化進程。而且,在城市進入鄉村、反哺鄉村、帶動鄉村的過程中,國家和政府強力的推動,同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後發的追趕,面臨三大挑戰

如何實現中國式鄉村現代化?李小雲認為,未來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

解決農業功能和農業收入的矛盾,是第一個問題。李小雲說,“農業是第一産業,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農産品,保障食物的供給。但同時,農業又是低效益産業,所以必須在保障和實現農産品供給功能的同時,讓鄉村人口、尤其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産的人口,提高收入。這需要通過制度、技術等多方面的共同協作,使得農民在生産現代化的同時,收入也相應提升。”

在生态發展的時代,鄉村的生态功能正在日漸凸顯。李小雲說,“盡管在今天有60%的人生活在城市,但鄉村所占的面積,仍然超過80%。這意味着鄉村的生态涵養功能非常強大,所以,要解決怎樣發揮這一功能的問題。”

人員外流、鄉村空心化等現象,正在制約着鄉村振興的推進。李小雲說,“人的現代化,可能是鄉村現代化面臨的最大挑戰。這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人才缺乏;第二,适合鄉村新業态的人才更加缺乏。”

人的現代化,是振興的關鍵

從2004年開始,李小雲在雲南等地進行鄉村建設,他表示,“很多時候,我們最大的困惑是,在鄉村建立了新業态,可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去經營和管理。我們過去的現代化,是城市和工業主導的,這導緻人員大量流向工業和城市,鄉村中缺乏更多的人才,尤其是現代鄉村。不管是農業也好,還是其他新的鄉村産業也好,都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社會化服務使得全程機械化得以實現,而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使得适度規模化的經營發展起來了,但誰來管理和經營合作社呢?而像鄉村旅遊這樣的新業态,就更需要新的人才。”

李小雲認為,解決人才問題需要從教育開始培養,“過去的教育,是為城市和工業培養人才。這種局面在今天已有改變的苗頭,如雲南昭通的昭通學院,正在籌備一個鄉村CEO學院,未來可能需要更多這樣的學院,為鄉村振興的需求,培養更多人才。此外,還需要重視怎樣留住人才。今天,城市中更好的收入、教育、就業機會、社會保障、文化娛樂等,怎樣才能讓人才回到鄉村呢?僅靠說服和情懷,顯然是不行的。必須要加強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力度、公共服務水平等,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同時還要進一步發展鄉村新業态,打破鄉村經濟空間的單一性,使鄉村産業更加多元,才有可能吸引人回到鄉村。”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鄭偉彬

校對 劉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