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由于慢性炎症長期刺激,使宮頸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宮有排除異物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女性往往忽略宮頸息肉,主要原因是宮頸三分之二是沒有痛覺神經的,很多時候沒有明顯症狀,隻有醫生檢查時才發現,即使有症狀大多也輕微,主要是少量點滴出血、鮮紅色,或在性生活後少量出血,經常被誤認為是“回經”。那麼,查出宮頸息肉怎麼處理最好?
一、宮頸息肉怎麼處理最好?
宮頸息肉怎麼處理主要還是看它的具體情況,如息肉的大小、症狀表現情況、是否有癌變傾向等。對于體積小症狀輕,或無明顯症狀的患者,可不手術消除息肉。宮頸息肉的主證是以帶下量多,色赤為主,故在中醫學多屬于“赤帶”範疇。例如《婦科指南》說:“帶下形如紅液者,名曰赤帶。故辨證時當以帶下的量、色、質、味為重點,結合其症狀辭其虛實寒熱。可用中藥或中成藥(息福欣),控制息肉發展,消除不适症狀、抑制息肉,逐漸萎縮、使其消弭、再強肌體,最後避免複發。能不手術消除息肉當然是最好的,但有些息肉并不适合這種處理方法!
二、不适合這種處理方法的息肉應該怎麼辦?
首先對于在懷孕期的患者、以及息肉過大(超過1.5cm),或有癌變傾向時不能使用。對于超過1.5cm、症狀表現嚴重或有癌變傾向的患者,還是建議及時手術治療。比如說息肉摘除術、宮頸椎切術還有宮腔鏡下電切術。但手術隻能消除表面可見的息肉,并不能消除它的病竈,所以很容易複發。建議患者在手術後,若有條件可上述保守方法徹底消除息肉病竈,預防息肉複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