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每一個人都知道。但是卻很少有人專門去研究動物大小的緣由,去細化辨别不同動物,不同物種之間的分類細則标準等規則。
在這本《大大小小的動物》中,作者用全新的分類,不一樣的思維,用對比量化同等條件下代入理解的思維帶領我們認識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動物世界。
一、自然科普繪本,不一樣的内容,讓孩子大開眼界。
在尋常的繪本中,我們會發現我們習慣了用成人視角以教學的口吻去告訴孩子這個動物是什麼,隸屬于哪一個分類。但其實這樣的内容對孩子來說無異于照本宣科,在他們的思維模式裡,難以理解這樣内容的意義,所以教學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在這本繪本裡打破了傳統的思維印象,用“大小”為切入點,為孩子換了一個學習内容的角度,孩子會驚奇的發現,原來關于動物的一些事情還可以這麼有趣。
孩子們在閱讀中會發現原來環尾狐猴和大王烏賊的眼睛一樣大(一個是陸上生活的動物,一個是水下生活的動物,它們的眼睛竟然一樣大);歐洲綠啄木鳥每天要吃掉約2000隻螞蟻,而大食蟻獸每天吞下的螞蟻是這一數量的15倍(30000隻)。而鴕鳥的脖子竟然和火烈鳥的身體一樣高,北美豪豬身上尖刺的數量是刺猬身上的5倍(原來刺猬的尖刺不是最多的)。除此以外,在這本繪本裡樹懶和加拉巴哥象龜竟然開始賽起了跑,抹香鲸和大象比起了體重,蜂鳥、花栗鼠和眼鏡猴一樣高……
書中用40多組這樣的動物進行對比,讓小讀者不僅沉浸在動物們大大小小的趣事中,也在無形之中鍛煉了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和空間構思裡算數能力。
二、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講故事!對孩子來說大小這樣的數量是最為生動明顯的對比。古有孔融讓梨,今有大大小小的動物教學,帶領孩子進行思維啟蒙。
繪本采用全頁大開本的設計,用醒目的标題作為每一頁内容的開始部分不僅讓整個篇目的内容一目了然更起到了警醒的作用,更加方便小讀者們閱讀和查找。
随後用左右圖文的排版設計簡潔明了的介紹了每一組對比動物的基礎信息,包括了動物們的基礎生活習性及分布位置。舉例來說通過閱讀,我們不僅可以知道歐洲綠啄木鳥主要分布在歐洲,分布的範圍及其廣泛,可以用喙在樹上挖洞築巢。而大食蟻獸僅僅是一種食蟲類的哺乳動物,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及草原上,沒有牙齒但舌頭卻能伸出口外約60厘米。通過閱讀這些内容不僅增加了小讀者們對于基礎信息的認知,更提升了小讀者們的閱讀範圍。
最後,在繪本的下頁用不同的對比方式将動物之間的大小關系排列出來,不僅更加直觀立體,還讓兩個對比動物之間的大小感更明顯,更加方便小讀者們去辨别。
綜合來講,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一面,這本《大大小小的動物》表面上是再告訴孩子們要去認識不同的動物,其實是再教會孩子們“橫看成嶺側成峰”的道理,當我們面對一件棘手的事情時,或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會發現可以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