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八年級上冊語文黃鶴樓古詩筆記

八年級上冊語文黃鶴樓古詩筆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21:27:39

八年級上冊語文黃鶴樓古詩筆記(八年級上冊12黃鶴樓)1

黃鶴樓①

文 | 崔颢

昔人①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③。

晴川④曆曆⑤漢陽⑥樹,芳草萋萋⑦鹦鹉洲⑧。

日暮鄉關⑨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①選自《全唐詩》。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蛇山的黃鹄(hú)矶上。《太平寰宇記》:“昔費袆(yī)登仙,每乘黃鶴于此憩駕,故号為黃鶴樓。”此樓屢建屢毀,現在的黃鶴樓是1985年重建的。崔颢(hào)(?—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

②[昔人]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

③[悠悠]飄飄蕩蕩的樣子。

④[晴川]晴日裡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⑤[曆曆]分明的樣子。

⑥[漢陽]地名,今湖北武漢的漢陽區,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⑦[萋(qī)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⑧[鹦鹉洲]長江中的小洲,在黃鶴樓東北。

⑨[鄉關]故鄉。

【譯】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着黃鶴飛走了,這裡隻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隻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隻見一片霧霭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賞析】

《黃鶴樓》之所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主要還在于詩歌本身具有的美學意蘊。

一是意中有象、虛實結合的意境美。詩從樓的命名之由來着想,借傳說落筆,然後生發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複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餘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二是氣象恢宏、色彩缤紛的繪畫美。詩中有畫,曆來被認為是山水寫景詩的一種藝術标準,《黃鶴樓》也達到了這個高妙的境界。首聯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隐含着此樓枕山臨江,峥嵘缥缈之形勢。颔聯在感歎“黃鶴一去不複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了此樓聳入天際、白雲缭繞的壯觀。頸聯遊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聯徘徊低吟,間接呈現出黃鶴樓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詩篇所展現的整幅畫面上,交替出現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相互映襯的則有仙人黃鶴、名樓勝地、藍天白雲、晴川沙洲、綠樹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鮮明,色彩缤紛。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富于繪畫美。

《黃鶴樓》一詩依格律而言為七言律詩。一般認為,律詩中“颔聯”與“頸聯”最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全詩八句四韻或五韻。然而,全詩中“黃鶴”一詞出現三次,頸聯上聯幾乎均為仄聲,下聯以“空悠悠”平調煞尾,全然不顧所謂格律,竟是作古體詩寫法。然則後二聯整饬歸正,回到格律之中,所以仍是七律而非七古。即便如此,文人更看重意而非詞,仍有許多人認其為七律之甲。

對于七言律詩真正創作方法,一些簡單的“押韻”“對仗”“平仄”格式,我們可以讓學生有所接觸和了解。但在初中詩歌教學中,不必過于專業和精确。對于律詩技巧的了解,可引導學生注意尾字的規律(押韻與平仄)以及中間兩聯(對仗)的結構即可。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鑒本詩中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對比。

最重要的,在于對詩歌自身的解讀。比如詩中“萋萋”對于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情感抒發,以“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呼應篇首的渺茫之感,值得我們學習。

總之,把《黃鶴樓》當成七言律詩來講,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古體詩與近體詩之别,在學習格律時又不拘泥于形式,沿承古代文人的才思,而非将思想禁锢于死闆的規章之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