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3:44:42

引子

聽莫紮特的音樂會讓孩子更聰明,這是科學試驗得出的結論。

美國一位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試驗,将一組聽過莫紮特編号為K448鋼琴練習曲的學生,與沒有聽過的一組,另外聽了其他音樂作品的一組學生相比較。

結果發現,聽過莫紮特的學生,智商水平平均高過其他組8-9分。

心理學還有一個專業名詞“莫紮特效應”,因為當音律每20-30秒重複出現的話,對人類大腦中樞神經會産生影響,而世界上隻有莫紮特的音樂才能達到這個标準。

因此,全世界的胎教,用得最多的教材,是莫紮特的音樂。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1

現代的媽媽們,應該很少有不知道莫紮特的,因為你懷孩子的時候,一定給他(她)聽過《K448練習曲》,孩子出生後,也一起聽過《D大調雙鋼琴協奏曲》吧?

如果沒有,别慌,馬上補救還來得及。科學試驗還證實,莫紮特的一些音樂,對所有人都有激發大腦活力、提高智商的作用,甚至在醫學上,還可以用于治療癫痫、精神疾病等。

當然,後來又有很多人經過實驗證明,不是所有莫紮特音樂都有這麼神奇的作用,并警告世人不要過度依賴莫紮特音樂來提升智力水平,也不要以為智商高了,就不用努力了。

這些人無疑是對的。但我想,無須誰警示,大家都知道,音樂隻是一種輔助手段。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2

但無論如何,莫紮特不愧為是一個天才的音樂家,他十幾歲的時候作的曲,已經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最著名的歌劇有《費加羅的詠歎調》《魔笛》《唐璜》。

現代人一生中至少聽過一次他的音樂。因為許多流行音樂的素材,和許多流傳很廣的旋律,都取自莫紮特的作品。

台灣歌唱組合SHE的《我不想我不想長大》,主題就借用了莫紮特的《G小調第14交響曲》第一樂章中的旋律。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3

奧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的主題音樂,也同時獲得了最佳音樂獎。電影的音樂創作,就是用莫紮特的作品《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進行改編的。

在片中,該曲多次參與故事叙事、抒情,還很好的烘托出了壯麗的非洲景觀。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4

可以這麼說,世上除了莫紮特,沒有一位音樂家的音樂,能對後人産生如此深遠的影響。雖然莫紮特已經去世250年,但他的知名度,在所有音樂家中,一直都是穩排第一。

如此成就的天才音樂家,卻一生勞作,終身窮困潦倒,36歲就早早離開了人世,是天妒英才,還是過度透支?

01 神童的鑄就:父母教育的成功之處

其實,用音樂進行胎教,并不是科學家發現的,而是音樂家自己的發明。

1756年1月的某天,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糧食街9号,一個男人正對着妻子拉小提琴,而他的妻子挺着大肚子,坐在床邊,也在一把大提琴上彈奏着,兩夫妻一起對着未出世的孩子,演奏了一首剛學會的名曲。

這一對夫妻,就是後來被稱為音樂神童的莫紮特的父母,他們是一對音樂家,正在對未出生的小莫紮特進行胎教。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5

莫紮特的父親是宮廷的副樂長,同時還是地方大教堂的管風琴手,有着很高的音樂素養。為了教女兒(莫紮特的姐姐)彈鋼琴,他自編了一本教材《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則》。

後來,為了教兒子莫紮特拉小提琴,他又編了一本《小提琴實用基本教程》,這兩本書後來都出版,成為歐洲音樂史上的重要文獻。

莫紮特的父親發現了兒子的音樂天賦,開始對他進行悉心教導。

除了教他彈鋼琴、拉小提琴,還教他讀書寫字,教他學習法語、英語、意大利語等多國語言,為莫紮特今後創作大量音樂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莫紮特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幾點值得我們借鑒:

第一、寶媽樂觀、幽默、智慧。莫紮特的母親安娜本身是一位優秀的大提琴手,生了孩子後她把全部精力都用于操持家務,和照看孩子上面。

安娜性格幽默、樂觀,待人寬厚仁慈,莫紮特從母親那裡學會了禮貌待人,謙遜質樸。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6

通常被稱為神童的孩子,大都很傲驕,脾氣大,或者孤僻,難以溝通。但莫紮特卻不同,他聽話、溫順,對誰都和藹可親,又聰明伶俐,逗人喜愛,這是母愛的影響。

第二、父親有教育家的才能。莫紮特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他所有的音樂及文化知識,都是父親親自教的。

莫紮特的父親不但自己有極高的音樂素養和文化素養,他還懂得一些兒童心理。

當他看到年僅4歲的兒子小莫紮特,模仿大人作曲,将墨水弄了一身,他沒有沖孩子發火,也沒有譏諷,而是給孩子一個欣喜的擁抱,和大大的贊揚。

天才需要發現,也需要鼓勵和呵護。

在帶孩子們遊曆歐洲各國演出的過程中,莫紮特父親還不忘對孩子們的教育。

在漫長的旅途中,父親規定兩個孩子必須每天記日記,而且是用當地的語言來記。這樣強化訓練孩子們的語言學習,使他們很快就掌握了多種語言。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7

第三、潛移默化。莫紮特的家庭環境,無處不是音樂。父親由于工作原因,每天會在家裡進行練習和創作,有時還将同事帶到家中來排練,每天還要教莫紮特的姐姐彈琴。

小莫紮特就是這樣耳濡目染,日日侵泡在音樂的世界裡。

第四、适時施教。小莫紮特從小對音樂有着極大的興趣,每當父親教7歲的姐姐彈鋼琴時,他就會丢下手中的玩具,在旁邊當旁聽生,久而久之,他還要向父親提問,指出姐姐的指法不對。

有人說莫紮特是無師自通,雖不完全正确,但莫紮特的确智商高,記性好,他靠旁聽完成了鋼琴啟蒙,顯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父親覺得應該提前教他學琴,而此時,他才年僅3歲。

一個人能成為神童,無疑與父母優秀的基因、先天的智商水平有關,而胎教的作用也顯而易見,但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後天環境的熏陶,和方法得當的教育。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8

02 提前透支,悲劇人生的開始

莫紮特6歲的時候,父親帶着小莫紮特和她的姐姐開始環遊歐洲,進行巡演。

在這裡要先安利一下老莫紮特這樣做的原因。

歐洲十八、十九世紀時期,音樂非常盛行,可以說人人都懂音樂,每家每戶的男男女女,都會幾樣樂器,不要說有錢人,連他們的女仆,都會彈一手好鋼琴。

因此,一個人如果要立志做音樂這一行,當音樂家,那就必須通過不斷的演出,擴大知名度,才能引起皇室、貴族和宗教界的重視,以謀得一個體面的職位,成為宮廷或教堂樂師。

拿中國的話說,就是吃上皇糧,終身得到保障。

莫紮特的父親雖然是優秀的音樂家,是宮廷的副樂長,同時還是地方大教堂的管風琴手,有一份不高但可以養活一家人的薪水,但經常要受主教大人的排擠、打壓。

那時宗教勢力十分強大,藝術家地位很低,不管你有多大的才華和名氣,都隻能是教堂和宮廷的仆役。

同時,18世紀的歐洲十分混亂,大小王朝林立,國界版圖變化無常。德國和意大利都分裂出了上百個小公國,每個小公國都有一個朝廷。

這些小王朝的統治者過着驕奢淫逸是生活,他們紛紛對藝術競相資助,一半原因是出于王朝和貴族之間的競争,一半是附庸風雅。

但客觀上,歐洲的藝術事業在這一時期有了發展的沃土,音樂界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9

莫紮特的父親覺得,這是讓兒子出人頭地的最好時機。

莫紮特的父親看到兒子有罕見的音樂天賦,覺得不能白白浪費,應該讓他盡快出名。孩子出了名,生活就有了保障,而作為父親,他在地方教堂樂隊和宮廷樂團的地位,也會得到鞏固。

基于以上原因,莫紮特一家首先來到慕尼黑,開始了第一次旅行演出。

莫紮特的父親除了教學有方,還是一個很好的經紀人,他四處宣傳有兩個孩子的音樂才華,貴族們都喜歡以對音樂的熱愛,來顯示自己的高雅。

因此,他們紛紛邀請莫紮特一家去演出,很快兩個“神童”就出了名,驚動了宮廷,得到了選帝侯的邀請,也得到了許多賞賜。

第一輪巡演取得巨大成功,莫紮特的父親并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反而更加嚴格地訓練姐弟倆,加強他們對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以達到鋼琴家和小提琴家的水準。

實際上,他是要制造出“音樂神童”的更大宣傳效應。

莫紮特父親的這種理念,哪怕在今天的商業化演出時代,都是很先鋒的,他的動機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但這樣的話,孩子的負擔開始加重了,姐弟倆那時候一個10歲,一個6歲。

小小年紀就要承受父輩沉重的期望,是莫紮特人生悲劇的開始。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10

03 繁重的演出和旅行

此後,一家人又去維也納巡演,名氣越來越大,甚至被多次邀請到奧地利皇宮去演出,還成了皇帝、皇後的寵兒,皇子們的朋友。

莫紮特一家成了搶手貨,貴族們紛紛以請到他們去家裡演出為榮,這樣兩個孩子的時間就被排得滿滿的,幾乎沒有了正常的休息時間。

長期超負荷的演出,必定會産生惡果。莫紮特生病了,一家人重新回到家鄉薩爾茨堡。

此後許多年,莫紮特一家又去了巴黎、法蘭克福、布拉格等等地方巡演,莫紮特從兒童到青年時期,基本上都是在旅途中度過的。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11

這些演出,對莫紮特來說,也是學習的過程。他在這些演出中,接觸到了不同的文化、語言,不同的音樂、戲劇,他的學習能力超強,很快能吸收到不同文化、音樂的精華,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

但同時,繁重的演出和學習,颠沛流離的旅行生活,再加上父親除了關心孩子的知識、業務學習,打理他們的演出,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營養健康,卻并不十分重視.

這對莫紮特的身體和健康産生了極大的損害,莫紮特長成青年了,依然個子矮小,身體孱弱,腦袋奇大。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12

有人批評莫紮特的父親,說他過分壓榨孩子,透支孩子的體力和智商,緻使小莫紮特英年早逝。

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在孩子的身體發育期,本來應該有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上天給與了一個人聰明和智慧,應該悠着點,不要那麼急于開發使用,讓他細水長流,才是對他的真正愛護。

小莫紮特無疑得到了上天的恩惠,但老莫紮特深受宗教和宮廷的壓迫,急于改變自己和孩子的命運,他對孩子這種不當的人生規劃和指引,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04 父親教育的失敗之處

老莫紮特是小莫紮特合格的知識、音樂導師,合格的經紀人,但他不是合格的人生指路人,他也沒有教會小莫紮特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失敗的生活管理教育。

小莫紮特成為青年,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後,不懂得理财,不懂得愛惜身體,因此将日子過得一團糟。

尤其是在他結婚以後,妻子也和他是同樣性格,兩個人臭味相投。

莫紮特經常演出,又寫作品賣錢,又教學生收學費,本來收入是能夠維持兩個人的生活的。但他們兩個一有錢就高消費,不考慮後果,因此反而常常過着拮據的生活。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13

第二、失敗的職業策劃

老莫紮特一心想讓小莫紮特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終身都沒有成功。

老莫紮特到處乞求,盡管吃盡了閉門羹,仍然不死心。

而小莫紮特則一直在等那些王公貴族的恩賜,希望他們看在自己的才能上,能夠賞賜自己一個穩定的飯碗。

這種到處乞求的行為,非常為人所不宵,連最喜歡小莫紮特的奧地利皇後都拒絕用這種方式給與幫助。

她對老莫紮特到處宣傳小神童的做法很反感,她認為老莫紮特攀附權貴,是把兒子當商品推銷給王侯和貴族。

莫紮特在事業上沒有學會獨立,對父親言聽計從。本來他有機會去布拉格發展,那裡的平民非常歡迎他的音樂。

為平民服務,不但能得到相應的報酬,還能得到平等的、真心的認可。

莫紮特是怎樣的天才(神童莫紮特隻活36歲)14

而為王公貴族和宗教服務,隻能得到虛僞的誇獎和賞賜,自己還是隻能處于奴仆的地位。因為貴族階層和統治者既要顯示自己對藝術的欣賞能力,也要顯示占有權利。

但莫紮特一直信守父親的教誨,要為自己國家的宮廷服務,哪怕是當奴仆,哪怕這些王公貴族從内心瞧不起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