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人給孤獨定義了十二個等級:
一級孤獨:一個人逛街
二級孤獨:一個人逛超市
三級孤獨:一個人喝咖啡
四級孤獨:一個人吃火鍋
五級孤獨:一個人下棋
六級孤獨:一個人看電影
七級孤獨:一個人看海
八級孤獨:一個人去遊樂場
九級孤獨:一個人旅行
十級孤獨:一個人搬家
骨灰級孤獨:一個人看病
崩潰級孤獨:一個人做手術
你是幾級孤獨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一個人獨處。
我一個人逛街走走停停,吃喜歡的零食,買喜歡的衣服,看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
我一個人看電影,看喜劇片放肆大笑,看劇情片哭得稀裡嘩啦,喜歡把片尾字幕全看完,期待會有彩蛋,看見同樣愛好的我們相視一笑,享受這短暫的知己之感。
我一個人喝咖啡,擇一處靠窗的位置,手捧一本喜愛的書,陽光透過窗戶灑到書上,原來它也喜歡看書。
我一個人吃飯,一碗生汆面、一盤烤肉、一瓶果啤,工作的疲憊一掃而空,胃和心都得到了滿足。
我一個人跑步,耳邊聽着優美、歡快的音樂,呼吸着早晨新鮮的空氣,欣賞着沿路的美景,聞着迎面撲來的濃濃花香,感受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兩隻腳不停地向前邁進。
……
原來不是每一次逛街,都必須有同行人一起制造回憶;不是每次外出用餐,都必須和朋友談人生哲理、和同事團建培養感情;不是每場電影,都是為了成為聊天冷場時的話題……
有人說不愛發朋友圈,不是你成熟了,而是你蒼老了。但是,在我看來,與蒼老無關。
隻是現在的我,既不想抱怨生活中的苦,也不願炫耀已擁有的甜,隻想在自己的世界中,孤獨而驕傲地活着,安靜,自在,不受拘束,不再遷就。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要學會的,還是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鮑爾萊說:“一個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别人而言毫無意義。”
成年人的苦悶與難過,心酸和委屈,不滿和憤懑,都隻有藏在心裡,獨自消化。
其實,不是不願意說,也不是不敢說,而是心裡清楚得知道,有些事有些話,說出口也沒有意義,旁人并不會懂。這世間,并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微信好友幾百個,可當心情不好,想找一個人傾訴時,卻發現不知道該說與誰人聽。曾經形影不離、無話不說的好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漸行漸遠,變得越來越陌生,最後見面也隻是一聲客氣的寒暄。
也許,這就是成長。所以人們才會說,成長的道路,是苦澀的、是孤獨的、是寂寞的!
劉若英和鐘石結婚後,幸福得光芒萬丈。很多人問劉若英家庭幸福的秘訣,她說:“我們都保有孤獨的自由。”
劉若英和鐘石在家設置了兩個書房,分别是房子對角線最長距離的兩端。
進家門後,一個往右走一個往左走。表面上看,他倆似乎不夠恩愛,實際上這愛極為聰明。
劉若英說:“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
沒有一種愛能替代孤獨的意義,愛可以撫慰孤獨,但不能消除孤獨。一個人隻能與自己達成最完美的和諧。真正的愛,就是讓彼此保有孤獨的自由。
馬爾克斯曾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是一種享受,是一種修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享受孤獨,利用獨處的時光,遵從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活出更好的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