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費者向我們提出疑問,為什麼礦泉水煮沸後,在加熱器具中出現了一些明顯的白色沉澱物。其實應該有很多人對這個現象都會有所了解,然而這個問題并不是最使人疑惑的,更令大家糾結的問題是:為什麼以前喝的沒有或者很少有沉澱物,而近期的水就容易出現這種問題,而且還非常明顯?是因為工藝或者水源質量的問題嗎?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科普一下:礦泉水加熱後出現“水垢”的那件事。
首先,大家要了解為什麼礦泉水加熱後會出現白色沉澱物,或冷凍後出現絮狀結晶物的原因,用下面的圖片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
天然泉水經過千年曆史的緩慢過濾,泉水中的礦物質鹽,如鈣和鎂已達到飽和狀态。當煮沸或冷凍時,溫度和壓力發生變化,有些礦物質鹽,如碳酸鈣、碳酸鎂就會以微小的白色結晶析出,這些結晶的礦物質就是所謂的“白色沉澱物”。
它并不會改變産品質量的,對消費者的健康無害,但有礙觀感。
我們都知道天然水源如果得不到補給的話,一味索取很快就會被消耗一空,因此優質的天然礦泉水水源必定會有一套完善的自然補給系統。
由此我們能夠看出礦泉水源是多麼的寶貴,它的補給完全來自于大自然的饋贈!也正因如此,所以它也會受到季節的影響。
春夏雨量充足,雪水融化,水源補給豐沛,因此地下水源中的礦物質含量水平趨于穩定狀态,礦物質沒有達到飽和狀态時,加熱後沉澱物自然也比較少見。而冬季的枯水期,水源得不到補給,水量減少加上地下深岩層礦物質持續蘊化,就會令水中礦物質成分相對而言略微偏高,礦物質達到飽和狀态時,加熱後就比較容易出現白色沉澱物,這也是純天然礦泉水的特征之一。
而依據《GB8537-2008飲用天然泉水國家标準》中對感官要求“允許有極少量的天然礦物鹽沉澱,但不得有其他異物”的規定,這也是符合國家健康安全标準的。
另外,可以在水裡滴幾滴醋,等待至少20分鐘,看醋滴能不能溶解在水裡,如果能溶解就說明隻是碳酸鈣沉澱而已,水并沒有大問題。
如果實在感覺不美觀,建議将天然泉水儲存在陰涼幹燥的地方,宜冷藏不冷凍,加熱時不要超過70攝氏度。
無論是自然礦泉水還是經滅菌處理後的瓶裝礦泉水,之所以叫礦泉水,是因為水中保留了一些礦物質,甚至添加了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譬如,鉀、鈣、鎂、鋅、碳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經加熱後會形成固體,也就是白色的沉澱物狀的水垢。
如果是純淨水,就不會出現上述“白色沉澱物”,因為純淨水不含礦物質,隻是水(H₂O)。
飲用天然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氣體;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份、流量、水溫等動态在天然波動範圍内相對穩定。"國标"還确定了達到礦泉水标準的界限指标,如锂、锶、鋅、溴化物、碘化物,偏矽酸、硒、遊離二氧化碳以及溶解性總固體。其中必須有一項(或一項以上)指标符合上述成份,即可稱為天然礦泉水。"國标" 還規定了某些元素和化學化合物,放射性物質的限量指标和衛生學指标,以保證飲用者的安全。根據礦泉水的水質成分,一般來說,在界線指标内,所含有益元素,對于偶爾飲用者是起不到實質性的生理或藥理效應。但如長期飲用礦泉水,對人體确有較明顯的營養保健作用。以中國天然礦泉水含量達标較多的偏矽酸、锂、锶為例,這些元素具有與鈣、鎂相似的生物學作用,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有利于骨骼鈣化,防治骨質疏松;還能預防高血壓,保護心髒,降低心腦血管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偏矽酸含量高低,是世界各國評價礦泉水質量最常用、最重要的界限指标之一。礦泉水中的锂和溴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活動,具有安定情緒和鎮靜作用。長期飲用礦泉水還能補充膳食中鈣、鎂、鋅、硒、碘等營養素的不足,對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預防腫瘤,防治高血壓,痛風與風濕性疾病也有着良好作用。此外,絕大多數礦泉水屬微堿性,适合于人體内環境的生理特點,有利于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疲勞恢複。但飲用礦泉水應因人而異。
加熱後完全不會産生沉澱物的礦泉水必定是經過人工幹預手段進行處理過的,我們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解決所謂的“水垢”問題,但也會因此而破壞了真正的意義上的純天然礦泉水。除了必要的高規格殺菌抑菌工藝外,絕不使用任何人工幹預水質的工業化手段,良心作品質,隻做真正的天然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