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衮曾經發起過一個關于情感的“終極拷問”。
他問大玉兒:如果我和福臨同時掉進河裡,你隻能救一個,你會救誰?
大玉兒不語。
多爾衮追問,你一定會救福臨,對不對?
對,但我會跟你一起死。
關于兩人的愛情故事的真相,其實這一幕已經說了個明白。
索要答案的人永遠愛得更多,而追問得來的答案,往往令人心碎。
手握權柄的大玉兒,在這場兒子與情人的角逐中,自然會重重地偏向在兒子一方。
而一起去死?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她的兒子尚且無法擔起治國的重任,山河社稷不允許她去死,祖宗家法也不允許她去死。
至少,不允許她這樣去死。
而情人?
情人自然是輸了個徹底。
何為輸個徹底?
戰死沙場不過兩月,奪封号,除玉牒,挖墓鞭屍,挫骨揚灰,極盡羞辱。
多爾衮為他的深情,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
記得當年他隐約感覺到皇帝日益增長的恨意,兩人相處往往不歡而散。大玉兒如何勸解?
皇上還小,你讓着他,原諒他吧。
多爾衮說,皇上還小尚且如此,等他大了還不把我給吃了?
大玉兒笑答,他怎麼會把你給吃了?再說,我也不會讓他把你給吃了。
可等到多爾衮真死了的那一天,甚至連屍骨都要被抛到荒野。
大玉兒什麼都做不了。
有很多人問,大玉兒究竟愛不愛多爾衮?
她自然是愛的。
愛過。
那麼又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份愛變了?
從大玉兒嫁給皇太極那一刻起,一切都變了。
大玉兒與多爾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永遠順命運而行。
既來之,則安之。
不管是怎樣的陰差陽錯,她既然嫁給了皇太極,那麼她就從此依靠他,服侍他,愛他。
大玉兒從來不糾結,所以她與多爾衮的愛情,到這裡已經停止。
而多爾衮恰恰相反,他永遠都在痛苦——
苦于失去的額娘,苦于失去的皇位,苦于失去的玉兒。
當他什麼都不剩的時候,大玉兒成了他生命之中唯一可以抓住的東西。
多爾衮是為大玉兒而活的。
甚至在他的心中,大玉兒對他的愛一如既往。
這才是一切悲劇的源頭。
大玉兒幾次暗中幫助他,但這份幫助,并非出于年少時愛戀。
那是一種不同于愛情的情感。
當她去探望病中的多爾衮時,當她幾次出現在多爾衮眼前時,她永遠義正言辭,永遠深明大義。
大玉兒她永遠都是對的。
聰明、冷靜,加上一份恰到好處的殘忍,她是一個天生的當權者。
當她是你的盟友時,這意味着勝利。
當她成為你的對手時,這就是災難。
而很不幸,命運将多爾衮推到了大玉兒的對面。
多爾衮是從什麼時候起,毫無勝算的可能的?
福臨降生的那一夜,多爾衮站在永福宮的門口。當他望見那道透瓦而出的紅光,絕不會想到,這屬于未來帝王的祥瑞,正是由他的鮮血染成。
那一夜之前,他尚有赢的餘地。
那一夜之後,他再無勝利的可能。
如何為赢?
坐享天子之位。
皇太極猝死,多爾衮與豪格争奪皇位。他若能赢,要做得第一件事是什麼?
立大玉兒為皇後。
大玉兒聽聞笑說,怎麼可能呢,到時候的皇後隻能是你的福晉小玉兒。到那時,我們倆想這樣見一面,恐怕也難了。
衆所周知,小玉兒痛恨大玉兒。而大玉兒借力打力,告訴多爾衮,你當了皇帝,我們恐怕也完了。
所以呢?
所以你退一步,立幼子為皇帝,你做攝政王。這樣,我們二人之間唯一的障礙便迎刃而解。
如何?
大玉兒總能在關鍵時刻,一招制敵。
當年多爾衮帶兵直入山海關,定鼎中原,權勢威望到達巅峰。他已經隐隐感覺到,這是自立的最好時機。
就在此時,大玉兒的貼身奴仆蘇茉兒出現了,還帶來了一個剛剛繡完的荷包。
多爾衮看着這個荷包說,罷了,我做周公。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機會,就此錯過。
周公輻政,自是千古流芳。
而多爾衮輔佐幼主,隻是為了他心愛的玉兒。
大玉兒用這個荷包,困了多爾衮一輩子。
小玉兒曾向她的夫君多爾衮哭訴:
全世界都知道大玉兒在耍你,隻有你還蒙在鼓裡。
多爾衮盯着妻子的眼睛說:
即便是被她耍,也是一種快樂。
前面說過,多爾衮為了大玉兒而活。
更悲劇的,在于他隻為大玉兒而活。
被需要是一種快樂。
被欺騙是一種快樂。
求求你騙騙我。
最卑微的愛情不過如此。
多爾衮是夢中人,他隻能活在夢裡。
而大玉兒那句,短折而死,振聾發聩,驚醒了夢中人。
夢中人醒來的一刻,即是心死的一刻。
而心都死了,人還為什麼而活?
所以,他最後問大玉兒,如果我和福臨同時掉進水裡,你隻能救一個,你會救誰?
其實答案,他早就知道了。
人生的最後一戰,多爾衮幾乎求死。
一生戎馬、刀尖舔血的英雄,死都不願站在深愛之人的對立面。
在與大玉兒的這場愛情中,他選擇了獻祭。
《孝莊秘史》二十年,為什麼這個故事還是如此打動你?
為什麼多爾衮這個角色,仍然是許多觀衆意難平?
在當下這個時代,講述愛情是可恥的。
我們可以談論企圖心、野心,甚至可以探讨鬥戰之法,黑化之力,但我們不屑于談論一段純粹的愛情。
愛情往往不值一提。
而多爾衮在20年前的這場愛情叙事裡,明明能坐擁天下,但卻選擇為愛而死。
他的最珍貴之處,恰恰是在于他的不真實。
一生隻愛一個人。這是一個過時的童話,是英雄的所為。
英雄的深情最動人,當我們看到多爾衮側身墜馬,掏出懷中那個換他一生的荷包時,嘴角帶一絲笑。
見者落淚。
而英雄?
無悔。
作者其他文章:
《唐明皇》這樣的曆史劇,為什麼再也看不到了?
時隔36年,為何日劇《血疑》仍舊是不可超越的經典?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恐怖之處,不是“殺人”,而是“誅心”
《神雕俠侶》的故事,為什麼從“李莫愁”開始講起?
《新白娘子傳奇》中“小青和張玉堂”這一段,有什麼用?
關注平分往事,換個方式看經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