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後期,山西汾州有一位書生,姓李,就叫他李書生吧。李書生志向很大,立志于考取功名,将來做個父母官,為皇帝分憂,為朝廷解難,治理百姓,教化百姓,施恩與百姓,幫助大家過上好日子。
但是,事與願違,盡管李書生很用功讀書,夜以繼日,廢寝忘食,但他的功名,隻止步于秀才,連個舉人都沒考上。他不信命,繼續苦讀,結果又考了二十多年,他都五十歲了,還是沒考中舉人。
五十歲了,人老了,錢花光了,當年意氣風發的李書生,如今也成了老學究,大家出于尊敬,也都叫他李學究。此時,為了生活,李學究不得不靠給别人寫信、題字等賺錢。
一日天氣大好,李學究在家閑來無事,躺在搖椅上看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夢裡,家裡來了兩個人,看穿着像是衙役。一個衙役拿着帖子,敲了敲門,直接進來了,走到李學究跟前,說:“我們府君大人,得知老先生學問淵博,因此特意聘請老先生做教授(教授學問的意思,和今天的教授不一樣),這是請帖,請快些跟我們走吧。”
府君,漢代時對太守的尊稱,後來成為對大官的尊稱;同時,這個詞也可以是對神的尊稱。
李學究不及思考,一聽說是府君大人,又看兩人像衙役,還以為某個大官要請他做私塾先生,趕緊起來,整理衣冠。出了門,他看到有三匹馬,于是騎上馬,跟着兩個衙役出發了。
很快,三人來到一處府邸,看起來十分豪華,起碼是個二品大員甚至是王爺的府邸。那兩個衙役開了門,裡面有青衣童子接應。
青衣童子在前面帶路,李學究看到這裡十分寬闊,房屋美侖美奂,又高大又漂亮,他走在曲曲折折的欄杆上,又走過回廊,終于來到了地方,那是一座書屋,不過足有三間房子那麼大,裡面還有許多書。
李學究坐下後,那青衣童子離開了。
很快,出來兩位少年,不用說,這是大戶人家的公子了。兩位公子以學生的身份,拜了拜李學究,十分恭敬。李學究發現,他們穿着錦衣,相貌不錯,心中也很高興。
從那以後,李學究就開始教習兩位公子,兩位公子勤勤懇懇,從不偷懶,進步很快。至于一日三餐,自然有人送來。睡覺活動,也有安排好的地方。
書房的外面,是主人家的大院子,靠近廳堂,所以有時候李學究能聽到廳堂裡的聲音。不過,基本都是吆喝、鞭笞的聲音,具體有哪些人,說了什麼話,他聽不到。待了許久,也沒見主人出來。
就這樣,很快過去了一年。一日,李學究耐不住了,問兩個公子,他們父親什麼時候有空,自己想見一見。
兩位公子異口同聲,說道:“很快了,他馬上就會來見您。”
果然,下午的時候,主人出來了,他戴着金冠,穿着紫色蟒袍,看起來像是王爺一樣,但不知道他具體是什麼官職,是不是王爺。主人對李學究很客氣,毫無架子,禮儀到位。
雙方寒暄客套之後,李學究開始直奔主題:“小可承蒙您看得起,聘請到這裡做先生,深感榮幸。如今已經一年了,我實在是有些想家了。”
主人聽了後,頗有些驚異又略帶一些哂笑,說:“先生,您到這裡是不可能回去了。不過你放心,我會給你安排好,你就不要多慮了。”
說完後,主人離開了。李學究不知道,他自己已經在冥府了,眼前的主人,其實就是冥府十殿閻君之一。他很不高興,但卻無可奈何,隻能繼續留下,安心教習兩位公子。
過了幾天,冥王設宴,邀請了李學究。但是,李學究不想去,找了一套說辭,說自己太寒酸了,不懂禮儀之類的,但是冥王沒管他,直接叫人強行把他帶過去了。
宴席在大廳裡,看座位,加上冥王的話,也不過隻有四人。這麼說來,除了李學究之外,還有兩人。
外面的童子打掃了庭院和小路後,過了許久,一個和尚來了。這大和尚坐着肩輿(簡單理解就是轎子),擡着就肩輿的人,足足有十六人。在轎子前面 ,還有十六人負責帶路,後面還是三十二人,前後加起來足有六十四個随從,一看就是大有派頭。
冥王一看,尊稱和尚為大和尚。
很快,又來了一個和尚,跟之前的大和尚一樣,坐着轎子,帶了許多随從,冥王尊稱他為二和尚。
兩個和尚坐下後,冥王和李學究也坐下了,大家開始吃飯喝酒聊天。冥王一直和大和尚、二和尚在聊天,聊的内容,李學究聽了半天也不知道什麼意思。李學究喝了酒,吃了飯和果子,隻覺得這些很美味,自己從來沒吃過,也沒看過,甚至沒聽過,仿佛不是人間的東西。
酒過三巡,大家喝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大堂房子屋檐下,落下一架梯子。兩個和尚一看,于是出去,爬上了梯子。李學究覺得奇怪,跟出去看。隻見兩個和尚,到了屋檐上,随即就騰雲駕霧離開了。
冥王對李學究說:“先生,你不是要回去嗎?從這個梯子爬上去,落下後就能回家了。”
李學究一聽大喜,連忙爬梯子。但是,梯子很難爬,他費了許多力氣才爬上去。到了上面,正要踩到屋檐,結果一腳踏空,他直接落下去了。
“先生切記,此間之事,不可對别人說啊!”冥王的聲音傳了過來。
李學究吓得哇哇大叫,等落地後,睜眼一看,自己居然是個嬰兒,托生在本地,也就是汾州,很有錢的李氏家中。他記得之前的事,所以也能開口說話,父母都驚呆了。
四歲的時候,他已經能握筆寫字了,還會讀書,點評其父的文章時,非常犀利到位。父親大為震撼,從此用心教他讀書,還請幾個先生來,專業輔導他。
十幾年後,他去考試,很快就考中了秀才、舉人,最後中了進士。再以後,他就做了揚州通判。
清兵南下入關,李學究親自迎接裕親王。裕親王一把拉住他,說:“通判大人,看看本王。當年的事,你還記得嗎?”
李學究一看,馬上認出來他是之前的那個二和尚,不由得覺得詫異。不過,大和尚是誰,他就不知道了。
這個故事,不是要說李學究沒有風骨,身為明朝人,卻去迎裕親王。我推測,這故事大概是要說:你看别人是天才,可能别人背後的努力,你并不知道;你看别人做老闆發财,人前風光,大富大貴,但你可能不知道,别人可能是靠着上一輩人的福氣,甚至好幾代人的福蔭。
也可能,就是一段單純志怪的故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