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教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呢

佛教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2:51:36

佛教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呢(佛教思想的核心)1

佛學核心,用四個字可以表述完,叫緣起理論,或者用三個字表述叫緣起說,它的最完整表述見于《阿含經》,由二十個字組成,這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這就是整個佛教學說的全部思想核心;

人類思維的最高原則叫思維經濟原則,或者叫思維簡易原則,任何一個學說和思想,它最終一定總結為一個最簡單、最核心、最高拔、最具有普解性的一個簡單表述,一個基本原理;

佛說的最基本核心就是這二十個字;

什麼意思?這世界原本是大空,你所說的世界是你作業派生的産物,這叫“此生故彼生”,你的任何一個業,身,做的任何一個行為,口,說的任何一句話,意,心裡所有的任何一個動念,立即給你創造一個世界面,這叫“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如果你能消除這個業障,世界回為大空實相;

再下來“此有故彼有”,你做的任何業都是不由自主的一個連環牽累效應,一個業做出去,下一個業必定跟進,由此環環相生,構成你的宏大世界,這叫“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要在這個環環相生的虛相世界苦海之中尋求超脫,你就得層層苦修,消除業障,回歸大空境;

所謂“緣起”是什麼意思?緣什麼而起?它的淺近概念有點接近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引起,這叫緣起說,比如緣A起B,緣B起C,依此類推以至無窮,這叫“此有故彼有”,這叫緣起學說、緣起理論;

從佛教的角度看,它是在推究一切存在的終極發生學追問,因此具有極深的締造整個宇宙觀的締造力,這個層層業力締造的虛相世界,叫因緣和合,所以佛教這個學說體系一旦出現,時空具在,也就是時間和空間全部發生,人事并成,也就是物質世界和人間世界同時發生,從人生觀,從人的業開始,最終推導出宏大的宇宙存在之因果脈絡;

講到這,大家一定會有一個疑問,既然世界的本相、實相是大空境,怎麼會有我?我怎麼會作業?我的作業産生了虛相,産生了宇宙,産生了世界,既然世界的本真是空,我何從作業?這顯然是一個邏輯矛盾;

注意,佛教講的是“聞、思、修”,如果你在思考這個問題,你的思境還算比較深,可你隻在思的階段,你沒有進入修的階段;

佛教認為邏輯證明太淺薄,你得用自己的生命去修證,所以在邏輯上它雖然似乎是個悖論,但如果你修證深徹,此悖論自當消除,佛教學說從人生苦難到世界大觀,全部發生,飽滿呈現;

佛教的說法成立嗎?佛陀說你所說的世界就是你作業的結果,就是你的業障,這說法其實是很有道理的,每個人的世界一定是不同的;

比如你如果是一個官員在政壇上厮混,那麼你看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個權力系統,是一個層層相依的權力架構體系;如果你是一個商人,你是一個企業家,那麼你看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個市場體系,永遠是一個價值網絡系統;

是不是這樣呢?如果你是一個學者,那麼你看這個世界永遠都是一些概念的組合,古希臘哲學家認為你所說的世界都是假象,我在哲學課上證明過,它全都是假象,那麼真相是什麼?全在邏輯概念之中,叫理念論;

所以真正深入的學者,世界隻不過是一個概念體系;

再比如你是一個真正的數學家,世界全是數,一個非常高明的造詣極深的物理學家,他讨論任何問題,都立即給我拿出來一個數學方程,所有問題在他那裡都展現為不同的方式的數學模型。去想想畢達哥拉斯,說“世界乃數”,在數學家眼裡,世界就是數的集成和運轉,不是如此嗎?

所以你所說的世界就是你的業力世界,就是你的作業的産物,就是你的業障,應該說表述的是很充分的,佛教講這個世界叫虛相、實相、法相。說你所說的世界都是你作業的虛相;

注意“虛相”這個詞就是我們哲學上所說的“假象”,佛教上所說的“實相”,就是我們哲學上所說的那個“本真”,或者康德所說的那個“自在物”,佛教上所說的“法相”,就是你修佛達到的高度和層次,所呈現的不同實相,你的果位越高,世界就越逼近于實相,你的修佛果位越低,世界就越呈現為虛相,這種修法狀态呈現世界狀态,叫“法相”;

要知道我們所說的世界永遠是假象,你把光量子,光這個能量,錯覺為明亮,這就是你的視覺,你把光的波長錯覺為顔色,你的聽覺是什麼?你把振動波的能量錯覺為轟然作響的聲音,如果你的眼睛就是一個光譜儀,如果你的耳朵就是一個振平儀,那麼這個世界的本相有可能是無聲無色的,你能想象那個無聲無色的世界是什麼嗎?所以你所說的世界都是你作業的産物,不是這樣嗎?

佛陀說得何其之好,佛經上有一句話叫“萬法唯心”,我們今天使用“唯心主義”、“唯物主義”這些詞彙,最早發生就在佛經之中,“唯心”這個詞就來自于佛經,所以佛說深刻,它居然在兩千六百年前就能在哲思的深度上達成對世界認知如此之深入;

而且大家想,如果我們感知世界的任何一個瞬間,都是對世界的主觀扭曲,我們除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外,我們沒有獲得外部世界的其他通道,而這五官之感又全都是主觀感知規定性本身覆蓋在外物上的一個扭曲産物,這還是哲學之說,不是佛學之說,我們的一切知識就一定都是主觀知識,我們永遠夠不着客觀世界;

這是哲學上的說法;

那麼既然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主觀構造,都是先驗規定性的扭曲,請記住所謂宇宙觀、世界觀就絕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也就是說任何宇宙觀或者世界觀都一定是一個思想模型,或者我們叫它是一個感知模型,再或者我們叫它是一個邏輯模型,僅此而已,是不是這樣?一定是這樣;

這個世界從我們今天獲得的知識上,我們可以假定它是相對穩定的;

比如太陽系要發生任何重大變化,需要一百億年以上的時間,可我們在短短三千年文明史上,我們的宇宙觀至少發生五六次大改變,蓋天說、地心說、日心說、絕對時空說、時空相對論……它說明什麼?

說明我們的宇宙觀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應。如果是客觀世界的反映,我們的宇宙觀應該一百億年都不發生變化,它能夠如此快速地變化,證明我們的一切宇宙觀都隻不過是一個主觀思想模型;

這種主觀思想模型之所以不斷變換,是因為宇宙物演進程和人類的文明進程本身就是一個信息增量不斷擴大的進程。因此我們的思想模型不得不常常被突破,不得不常常重新建構,我們的文明追随着邏輯變革而層層推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